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荣 《科技和产业》2014,(2):136-141
创新的系统范式是技术创新研究的核心内容。从发展观看,它经历了企业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等五个阶段,这些系统范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通过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包括对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创新系统之间的比较,以及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系统的比较,一方面,可以让人们能更好地识别它们,把握每种范式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以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当前,面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不断涌现,成为推动创新管理研究发展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创新活动相比,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创新过程更显著地跨越了企业、行业乃至国家边界,呈现出多类别主体竞合、多范式协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构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规律框架,从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创新范式的多样化与创新行为的生态化三个维度挖掘创新规律的新特征与新内涵,指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异质性数字主体及其复杂关系构成的系统,并以多层级、多主体、多模式协同共演的机制运行。以期对新形势下的创新政策、创新实践与创新管理研究贡献实践启示与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3.
蔡杜荣  于旭 《南方经济》2022,41(3):114-130
近年来,企业创新的成败越来越依赖于它们所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哪些因素影响了创新生态系统成长是一个亟待探讨的话题。基于新近的"架构者"理论,文章探究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新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架构者"及其对生态系统其他企业的影响,试图揭示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化机制。通过案例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文章发现:(1)在新生期,政府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架构者",其政策效应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动力;(2)在成长期,先驱企业取代政府成为"架构者",其通过对其他企业产生"跟随效应"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创新产出增加;(3)在成熟期,作为"架构者"的先驱企业对其他企业创新溢出存在"乘数效应"。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该根据创新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识别相应的"架构者"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从而发挥它们创新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4.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创新研究的新一代范式,关注度日趋升高。运用科学计量方法,系统分析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研究的发展现状和主题分布。研究发现:20年来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研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研究主题大多集中于商业生态、服务创新、平台生态、技术生态和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内容已从创新生态系统的架构解释,转向对不同创新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组织运作、原理和机制的探索。基于此,对未来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范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文章通过分析荆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要素互动的角度,结合荆门市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的"技术-金融"范式,文章从金融创新动力内核、运行内核、价值内核三个层面构建金融创新质量评价体系,测算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指数,并与典型国家比较得出中国金融创新进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动力内核中的企业注册审核执行效率不足;运行内核中法律法规、征信系统存在漏洞且金融服务渠道依赖于银行部门,较为单一;价值内核中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以上分析为解决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7.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的"技术-金融"范式,文章从金融创新动力内核、运行内核、价值内核三个层面构建金融创新质量评价体系,测算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指数,并与典型国家比较得出中国金融创新进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动力内核中的企业注册审核执行效率不足;运行内核中法律法规、征信系统存在漏洞且金融服务渠道依赖于银行部门,较为单一;价值内核中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以上分析为解决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8.
王宏 《辽宁经济》2023,(3):61-65
关于大学生初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对辽宁省4个大学生初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大学生初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结果发现,大学生初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可以分为协同共生机制、系统稳定机制、创新催化机制和适应匹配机制。基于此,从完善创新创业政策、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发挥互联网等新兴载体作用等方面进行施策。  相似文献   

9.
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依托的科学城建设是实现原始创新的主要载体之一,对于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已有研究,从结构主义视角提出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并以北京怀柔科学城为例,对其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内外部共时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从整体性上看,怀柔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类型较为单一,创新生态系统种群的多样性尚且不够;从共时性来看,系统各部分内部、各部分之间及其与系统外部之间的知识和信息交互均显不足.从促进创新要素大量集聚并发生聚合反应、创新主体之间充分协同并形成自组织性和营造宜研宜业宜居且开放的创新环境3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怀柔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和演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夏远永 《杭州研究》2008,(2):155-158
本文通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案例的政策过程分析研究,揭示了一个从政策需要出发的、系统的政策过程范式。这种政策过程分析范式对主流政策过程分析范式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界定问题的困难、政策发展上的单极论、保守性等,都提供了比较满意的解释。它无论从政策过程的研究上讲,还是从实践来看,新的政策过程分析范式都无疑是一种对政策过程理论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的关键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分析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现状,利用区位熵法对其信息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建立了基于政产学研用多重创新主体的基础社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并构建了包含创新核心层、创新支持层、创新环境层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基本框架,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四个层面剖析了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活动,围绕全球创新要素的集聚、核心物种的培育竞争、生态系统配套程度的提升、核心企业更新力度的加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继宏  王婷 《科技和产业》2022,22(11):45-52
众创空间作为服务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驱动了创新发展,是实现创新要素集聚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对于推动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分析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并从管理服务、集聚资源、环境支撑、创新产出4个维度构建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山西省众创空间整体以及各维度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发现,山西省众创空间整体发展质量处于中上等水平,其发展对于各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集聚资源和创新产出能力所占权重最大,其得分却低于整体发展水平,成为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短板。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全国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个复杂的工程,对于产业创新发展的具有重大意义,至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可从创新群落和创新环境入手,确定研发应用种群、政府决策种群、创新环境和创新市场4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科技金融、产业政策、创新人才、创新经费、孵化环境、知识能力、技术产出和应用产出等10个二级评价指标,从已有成熟指标体系中选取可量化的三级评价指标,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苏靖淇 《科技和产业》2023,23(18):61-67
引致创新理论指出,环境规制政策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创新。基于此,聚焦于碳交易政策的效果分析,将企业技术创新具体划分为自主创新和引进模仿创新,选取最先开展碳交易的7个试点省市的2012—2020年上市公司,通过双重差分法探讨实施碳交易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行异质性分析。对于丰富碳交易政策效果分析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绍波 《中国西部》2020,(1):91-100
在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美国不惜动用国家力量“绞杀”华为,其实质是对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围追堵截。文章类比生物生态系统,分析了中国信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生存机制,包括反馈机制、鲁棒调节机制、多样性调节机制等。针对中国信息产业领导种群的位置由欧美企业占据、企业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提出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努力做到国产自主可控;聚焦信息产业核心技术,抢占产业生态领导种群位置;建立产业联盟,共建创新生态系统;加大对本土信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培育政策扶持力度等“突围”措施。  相似文献   

16.
This research aims to understand how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industrial sectors are related to and affect innovation activities. Using Heckman's two-step procedure,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examine firms' innovation determinants with a framework that clearly distinguishes between the two steps of innovation model: innovation propensity (probability of being innovative)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patents and innovation sales). In particular,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D intensity, 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The findings show that different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generate different impacts on innovation propens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Firms in 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relative monopoly industries are more likely to innovate. The findings also show that Direct Government Subsidy does not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improve econom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firms and Indirect Government Subsidy on innovative economic performance is easier to be influenced by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ve important potential policy implications to guide innovation activities for Chinese policy makers as well as for Chinese firms.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高度重视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创新生态的相关背景、内涵、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搭建由基础体系、支撑体系及引导体系构成创新生态组成框架,分析了美国、德国、瑞士、日本、以色列等发达国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相关实践,并得到我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重点布局的核心领域。基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分析构成要素、主要特征、运行机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优化路径。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