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金融科技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成效也关系着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败。本文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视角,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问题提供了一个解答。本文将特许权价值的约束设定纳入DLM理论模型,从效率和多元化的角度探讨金融科技通过特许权价值进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20年230家中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方式来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增加来自效率渠道和多元化渠道的特许权价值,进而实现银行风险承担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的冲击加剧了银行业的存款竞争与利率竞争,造成了市场相关特许权价值的丧失;对于地方性、小规模和低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化解效应”更为突出;金融监管对于金融科技风险化解效应的调节作用呈现出先弱化后强化的U型影响趋势。本文的研究不仅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以金融体制市场化和机构转型升级这种“合意”的方式促进金融稳定,也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政策,高质量推进银行业数字化...  相似文献   

2.
明确存款保险制度应当作为我国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风险定价的存款保险费应当由政府和银行共同承担。政府提供的隐性存款保险随着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逐步减少,为银行积累资本赢得时间。银行应当通过充实资本,降低存款保险费,为实施明确存款保险创造条件。我国最终应当建立信息透明、市场机制主导、政府严格监管、风险处置及时的明确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尽管人民银行三令五申禁止将揽储任务下达给非存款部门和与职工个人利益挂钩,提高或变相提高利率,不得向储户支付利息以外任何名目的费用和馈赠物品。但一些银行、邮电储蓄部门仍然采取各种隐蔽手段,违反有关规定,进行不正当业务竞争,搞高息揽存,且有重新抬头之势,已成为金融“四害”之一,给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工作的稳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破坏了国家存款利率政策,扰乱了金融秩序。二是加大了银行经营成本,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三是引起存款搬家,造成同业之间的矛盾,影响金融系统…  相似文献   

4.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是银行危机防范和管理的补充手段。作为沟通银行监管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桥梁,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维护公众信心,防止挤兑风潮,以抑制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存款保险制度分为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目前,两种存款保险制度共存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之间的替代性和不同制度引发的道德风险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金融安全与存款保险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滢 《经济论坛》2005,(24):103-106
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证金融安全高效地运作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保障银行等存款机构金融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也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存款保险制度简单来说,是指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保护存款人利益,对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所吸纳的存款提供保险所需要的一系列保障和管理措施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银行资本结构决定的特殊性与资本充足率监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媛 《财经科学》2002,(5):18-21
对银行的资本管制已逐渐发展成为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但是,对于为什么银行需要接受资本充足性的管制则缺乏理论上的探讨。本从一般的资本结构决定理论出发,探讨银行资本结构决定中的特殊性,并由此说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重要性。本的结论是,由于银行的主要债权人--存款受到政府的保护,其对银行股东的制约减弱,使得银行倾向于持有较少的资本,并选择更高风险的投资。这意味着银行失败可能性的增加和政府救助成本的上升。资本充足率监管是监管为了减小其存款保险(显性的或隐性的)的运行成本而采取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风险防范机制,在发生银行挤兑风险时.有利于维护存款人的信心,对于避免银行挤兑风潮的扩散及金融危机的爆发均起到有效的风险隔离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存款担保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将危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可能成为银行或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那么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之间到底有何联系?本文试图通过一个简要的代理人理论来阐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罗滢 《经济导刊》2006,(1):116-120
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证金融安全高效地运作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保障银行等存款机构金融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银行危机的发生一般都伴随着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和银行资产贬值。东南亚地区,金融政策伴随着体制的转型,往往出现政策的冲突和不协调,这容易导致银行信贷高估和资本外逃等问题。一旦存款者对政府担保丧失了信心,银行的脆弱性就会暴露,就会导致资本外流,进而引发银行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稳定,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而造成挤兑而引发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我国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持公众信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和地方性、区域性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兴起,建立科学的、严格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1.
当前金融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杨喜安,齐朝辉在我国,财大莫过银行。1992年末,全国银行各项存款相当于一年财政收入的4倍,年存款增长额接近全年财政收入,全国银行贷款与年国民生产总值不相上下。银行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剖开更深一个侧面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12.
魏玉 《经济视角》2004,(4):43-45
来自银行系统的资料显示,银行目前具有与居民个人一样的理财行为:热衷于存款和购买国债等有价证券。当前金融系统很多的存差都用在这上面,并且已成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正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大量存款和大量购买国债,从而极大地抵消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这是银行信贷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国2000年以来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中介规模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性,并且中国存款货币银行在配置国内信贷过程中相对于中央银行的重要性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着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金融中介的不发达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所以中国金融改革的重心应放在大力促进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14.
邱宇文 《新经济》1997,(8):47-49
银行是提供金融中介与交易服务的机构,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银行经营失败,将使广大存款者蒙受损失,易引发金融风暴,造成金融业的动荡,甚至危害社会安定团结,因此,银行营运的安全性显得格外重要。存款保险制度正是因此而产生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12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利差缩小,金融脱媒等问题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巨大的存款逐年下降压力,国内各家银行的对公存款增长乏力已成事实,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和拓展中间业务,平衡好理财和存款的关系,进一步拓展存款业务和市场中间业务的竞争力,寻求新的存款增长点已经成为各家银行当前要务。  相似文献   

16.
自从70年代末以来,世界金融发生了一场持续而深刻的变革,其中金融证券化成为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资本市场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借款人与贷款人日益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如发售各种证券)实现资本的转移,而不是通过银行中介来确立债权债务关系,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张保洲 《经济师》1997,(7):33-34
对银行转轨时期开展新业务的若干思考●张保洲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专业银行逐渐向商业银行转轨,而目前高额存款负债、巨额贷款债权与高度的信贷风险已成为我国银行经营中表现出的明显特征,与这种特征相适应,利息收入几乎是银行经营收益的唯一来源渠道。银行...  相似文献   

18.
来自银行系统的资料显示,银行目前具有与居民个人一样的理财行为:热衷于存款和购买国债等有价证券。当前金融系统很多的存差都用在这上面,并且已成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正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大量存款和大量购买国债,从而极大地抵消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这是银行信贷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存款准备金付息导致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大量存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多年来的金融改革仍未突破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发展路径,并在存款利率等方面形成新的金融压抑。存贷款利差扩大不利于银行创新改革,成为利率市场化的阻碍因素。我国在实行赶超型金融发展战略中,为不被旧的路径锁定,使利率市场化顺利进行,最佳选择是在既有路径中边发展边修正改造旧路径,调整金融结构,变银行主导型为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职能也应及早转变,促使政府主导的供给型金融向市场主导的需求尾随型金融转变。  相似文献   

20.
西部开发:区域货币资金失衡及其调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认为区域货币资金失衡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区域货币资金失衡从金融层面考察有以下原因:全社会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管制使东部地区享受“优惠”利率;商定银行布局的区域差异;区域金融监管的差异;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所分布的差异。西部大开发需要金融战略的支持,调整区域货币失衡的金融政策有: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优化区域金融组织体系;促进西部资本市场发展;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