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财税体制改革与财税法治建设的两个命题之间既有差异性也有协同性.前者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后者是国家治理的依托.事权决定支出责任,进而引导构建科学合理的财税法律体系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路径.财税体制改革必须依托法律制度框架,走法治化的路径.制定财政基本法、税收基本法等宪法性财税法律.  相似文献   

2.
税收基本法是税法体系中关于税收基本制度的立法,是具有统领地位的“税收宪法”,适用所有税收法律行为。税收基本法是在宪法关于税收规定过于抽象、税收立法级次、体制不完备、立法法关于“税收基本制度”内涵不明确从而税法体系出现空档的情况下再次被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的。税收基本法律制度包括税收体制基本法律制度和税收部门基本法律制度。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创制税收基本法的经验,立足国情,尽快创制中国版的税收基本法。  相似文献   

3.
论《财政法》的立法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订《财政法》不仅是国际财政法制的基本惯例,也是我国建设法制经济的基本要求.作为财政基本法,要体现宪法的基本原则,解决好法律与行政的关系;完善财政经常性收支、法定收支和政府债务收支等专门立法;在国有资产运用和处置立法方面补充和解释物权法立法搁置和意思表示不适当的地方.通过《财政法》的立法,实现国家财政的明文化和法制化运做,解决当前财政问题分散决策的状况,使财政体制的正常操作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在立法指导思想、立法标准和立法技术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缺陷。重构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必须:以落实公民获得裁判权为基点,改变立法指导思想;摒弃程序、权益性内容,简化立法标准;完善立法技术,实现宪法与基本法的技术协调。  相似文献   

5.
韩国是一个新兴的法制国家,近几十年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在韩国,近代宪法思想与宪法理论是从西方移植的,但却存在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宪法裁判制度。这种宪法裁判制度是随着韩国人民在漫长的反抗一党专制和军人政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本文就主要通过卢武铉案介绍韩国的宪法制度,并对中国如何借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韩国是一个新兴的法制国家,近几十年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在韩国,近代宪法思想与宪法理论是从西方移植的,但却存在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宪法裁判制度.这种宪法裁判制度是随着韩国人民在漫长的反抗一党专制和军人政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本文就主要通过卢武铉案介绍韩国的宪法制度,并对中国如何借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下,由于社会保障是一种“准公共品”,不但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供给,反而造成了市场失灵。由此,社会保障同公共财政发生了联系,进而内在要求规范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关系的公共财政立法。在中国,社会保障的法制化与规范社会保障所需的公共财政立法供给不足的矛盾要求增加法律供给。应从宪法以及相关法律的修改和制定人手,在宪法中增加相应条款,并制定国债法,加快制定税收基本法制定进程,制定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法律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系以西方财政学为理论依据.其产生和发展,与西方财政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进展密切相关。清末在1900年以前,西方财政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限于常识层面,1900年以后深入到理论层面。北洋时期,西方财税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税收法定主义通过对国家征税权的限制,本质上要求以法律形式保护纳税人的权利和公民在税收立法上的广泛参与。现代社会中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已逐渐作为一条重要的宪法或税收基本法的原则而被各国所接受或采纳,但我国在税收立法实践中并未实行税收法定主义。税收法定主义的实现条件是国家财政收入以税收为主、私人产权明确而得以保护等,我国目前实行税收法定主义的条件已逐步成熟,因此应通过在宪法中全面确立税收法定主义,尽快制定《税收基本法》,在税收立法中实行听证制度和扩大税收司法审查权等,以早日实现税收法定主义。  相似文献   

10.
银行业的出现与发展是近代中国金融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它在近代中国金融市场中扮演着主要角色。银行的资金运用是银行业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无论对于银行业自身成长,抑或是工商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近代中国银行业的资金运用呈现出财政寄生性、资金运作投机性和资金分布不均衡性等若干特征,并逐渐疏离于工商产业,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这些非正常特征导致了近代中国工商业资金短缺、农村金融枯竭以及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等负面影响,反映了在传统经济环境下西方现代银行制度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自清末参照西方模式启动财政分权改革以后,财政分权既涉及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也包含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随着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改革的展开,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思想也开始产生。清末、民国时期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思想对于当今中国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完善财税体制,建立现代制度",为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梳理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探寻现代财政制度的历史逻辑,挖掘财政制度现代化的动力之源,对于我国财政制度现代化的路径及战略选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财政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个别到总体、由零星到系统、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这个传播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同时,西方财政思想的传播对于近代中国财政理论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商业法治60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与计划经济、有计划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各个阶段相适应,商业法治各具特色,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法治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但也时常经受日新月异商业发展的挑战.可以认为,业界探讨的商业法,商品流通法、市场流通基本法、商事通则等,本质上都是商业基本法.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草的<商业法>虽未见立法成果,但推动着商业基本法研究和商业法治建设进程.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商业交易(买卖)活动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商业流通现代化建设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商业基本法.我们应当关注并研究商业基本法立法模式、形式、体系、规范层次;研究相关的商业习惯法、商业惯例、商业行规的地位、作用,期待中国商业法治建设更多的实质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分税制财政体制在运行中表现出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但是与此同时, 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暴露出了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所存在的主要弊端.本文针对这些弊端进行了原因分析,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①合理配置税种, 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与财力范围;②照宪法规定实行四级政府运行结;③完善地方税制,解决基层财政困难.  相似文献   

16.
税收法定主义是税法至为重要的基本原则,它是民主原则和法治原则等现代宪法原则在税法上的体现。必须加快税收立法步伐.逐步建立起以税收基本法为核心、以税收法律为主要存在形式、实体法和程序法相互协调的税收法律体系,推进税收法律化进程.为实现依法治税提供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宪法做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在构建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具有普通法律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现行宪法在序言和文本中明确树立了宪法的权威观,要求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全体社会成员只有自觉地拥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才会有助于实现构建法治中国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可以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本文分别从立法、司法以及国际条约与国内法之间冲突的解决三方面来论述国际条约在中国的适用。建议我国的国际条约适用模式以纳入为主导、兼采转化式。当国际条约与宪法相冲突时,应优先适用宪法的规定;但是当国际法与一般国内法相冲突时,则国际条约优先。  相似文献   

19.
本文梳理了中外相关经典文献,研究了近代财政理论西学东渐的基本驱因、镜像和嫁接过程,并探究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知.近代财政理论引介,是在财政新困境下旧制度无能为力之时的历史选择.西方财税理论主要是通过日本引介到中土,具体内容包括西式预算理论与财政分权理论.在晚清江河日下的财政危机下,经过广大知识分子的呼吁,清廷尝试了西式预算试办和国地两税划分转型.虽然学界对西式财税理论引介过程持有一致结论,但一方面,经济学家往往认为西式财税的中土转型改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君主财政面相,带有"现代化"色彩,另一方面历史学家则认为晚清皇帝依然对财政有最后的决策权力,因此对其价值不应当被高估.这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可能是学科研究差异所致.因此,未来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进一步挖掘历史细节,利用财政学理,深入剖析近代中国财税制度转型的理论渊源与改革程式,客观评判晚清西式财税转型的"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法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民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是仅次于宪法的二级国家基本法。民法的重要地位,使民法学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法学部门,成为许多法律专业必修的基本法律学科。但是,由于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所造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