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2月24日和5月18日,央行分别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每次释放4000多亿元的流动性资金,此一轮降准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存款准备金率的两次下调无疑对银行信贷规模、股市以及中小企业都有重大的影响。通过论述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及影响,揭示出其调整的原因及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内在联系,预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趋势,并简要分析这种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近几年在不同经济形势下,所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贷款的关系,并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论证了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贷款行为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6月9日晚间,央行发布公告称,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此次“定向降准”是4月25日“定向降准”的持续和对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实,引导信贷资源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  相似文献   

4.
几个月前,在央行作出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后,在成都经营拉闸门窗生意的姚安全也和房地产大鳄们一样,长出了口气。"我跟他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姚安全说,如  相似文献   

5.
2015年以来人民银行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此为政策背景,本文对存款准备金的作用及降准带来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以山西省为例,对基层央行在准备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表,以不良贷款率衡量银行风险,利用2003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利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具有正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与法定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鉴于此,商业银行自身、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应该采取措施,降低银行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相似文献   

7.
从2006年8月15日至2007年12月25日间,央行为了控制"流动性过剩"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12月21日央行再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央行年内第六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时间,流动性过剩问题成为热门话题,由此引发的原因猜测也众说纷纭.在日前召开的"2007年上市公司百强论坛"上,央行行长助理易纲认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国际收支不平衡所致,关键在于人民币汇率上升浮动造成.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央银行不断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及发行巨额央行票据等货币政策手段控制流动性过剩,但效果并不显著。应转变思路,引导资金合理分流,努力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9.
许龙 《大众商务》2008,(12):30-30
几个月前,在央行作出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后,在成都经营拉闸门窗生意的姚安全也和房地产大鳄们一样,长出了口气。“我跟他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姚安全说,如果房地产商的日子难过,他的拉闸门窗生意也会“很秋”。 事实也是如此。今年以来,姚安全的销售业绩大幅跳水逾40%,月营业额降低至20万元左右。不过,即便这样,他也能每月稳赚几万元。  相似文献   

10.
央行施行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如在08年上半年连续提高5次存款准备金防经济过热。下半年连续降三次存款准备金防衰退。10年至今,货币政策又进入了一轮紧缩。央行连续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使准备金率达到21%的历史高点  相似文献   

11.
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高至13.5%的历史新高,并于11月26日起开始执行,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九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本文从分析国内的宏观经济背景出发,认为央行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流动性压力依然存在,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CPI于10月再创新高,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进一步加大等,并从银行业、股市以及房地产业三个方面对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宏观效应做了分析,最后预期今年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存在上调空间,但幅度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4月5日宣布将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于2007年4月16日起开始执行。这是央行继2006年7月份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至10.5%。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央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能力,从而减少社会的货币供给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张文竹 《大众商务》2010,(14):51-51
央行本年内已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文根据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理论以及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央行实施这项政策的原因以及此政策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在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中越来越常态化,其制度内生动力在于隐性税收。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显著降低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成本,且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大幅降低外汇占款对冲成本。其调整上限为存贷款利率之差与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之差的商,虽然目前未触及上限,但未来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升将缩小调整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央行本年内已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文根据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理论以及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央行实施这项政策的原因以及此政策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部金融》2010,(5):1-2
1、央行全力做好玉树地震灾区金融服务工作。4月21日晚,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尽快向灾区提供最急需的金融服务,降低灾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央行将对灾区安排增加再贷款额度。以加大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于灾区地方金融机构,再贷款利率可在现行基础上降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这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分析了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提升利率会对股票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但从我国实际来看,提升利率短期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不大。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能起到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股票价格上涨的作用。2006年以来我国股指在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后的表现大部分呈现出与理论解释相反的走势,即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后,股票价格反而呈现出上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一、微观层面多种矛盾制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分析 (一)基层央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所赋予的权力与手段之间矛盾.基层央行缺乏有效手段来调控金融市场.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由总行统一确定,而利率浮动在总行确定的范围内基层央行对金融机构几乎没有话语权;再贴现由分行确定个别窗口办理;再贷款严格指定特定机构特定用途;公开市场业务由于货币市场欠发达,基层央行既无权利又无条件通过其来实现调控.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取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四个变量,运用1981到2010年的数据,采取VEC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新疆工业贷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对新疆工业贷款是正向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再贴现率对新疆工业贷款是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3月至2011年6月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宣告对房地产行业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宣告的消息对房地产行业股票短期内没有影响,而下调的消息则具有正面效应。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的存在、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意图被市场提前预期到以及刚性需求情况下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效果不大是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