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互联网+"是当下的热点话题,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农业生产力突破各种制约因素,通过对淮安市品牌农业发展的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况、用户需求的分析,提出基于"互联网+"的淮安市品牌农业发展信息资源整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以特色产业集聚为基础,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广大中小农业生产者是主体,政府政策引导和激励是催化剂,行业协会自身的监督管理是外部条件。江苏农产品资源丰富,特产众多,初步形成了阳澄湖大闸蟹、盱眙龙虾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但也面临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区域公用品牌的动力不足、中小农业生产者承担建设能力有限、政府激励扶持政策失灵等问题。通过调整制定合适的激励和引导政策,构建区域品牌联合共同体,建立营销与宣传机制,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协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江苏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是影响农业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将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纳入理论框架,通过构建多区域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对农业收入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理论研究发现,提高农产品品牌化程度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对本地农业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对于周边区域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除农产品品牌的空间溢出效应尚未体现,全国层面的经验分析均验证了理论命题;分区域的检验呈现分异特征,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对于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未来应全面推进品牌强农战略,全国层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品牌体系和农产品区域市场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提高农产品国内外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可提高农产品品质及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具备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优势条件。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品牌现存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区位品牌建设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制约我国农产品区位品牌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参与农产品区位品牌的建设具有现实可行性。从而进一步探索农产品区位品牌建设中政府行为的合理空间。政府应通过引导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推进农业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信息技术服务,促进农产品区位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区域品牌视角下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产品区域品牌化发展的视角,通过研究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化发展对推动家庭农场在农业发展、农业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促进作用,从而构建了基于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家庭农产发展新型模式。并提出加大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扶持力度,制定重点产业产品支持和扶持培养龙头家庭农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设农业品牌,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应强化农产品的安全生产监管,培育品牌农产品建设主体,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用文化塑造提升农产品品牌,重视农业品牌的宣传推广和加大政府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市场的去库存、降成本以及补短板要在开发优质特色的农产品过程中实现。河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应加速农产品的标准化产销,以农产品品牌建设为切入点,以区域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然而,河南农产品品牌发展面临着品牌宣传投入不足,品牌保护意识较弱,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品牌区域集群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可从加强宣传投入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文化传播,塑造和维护品牌形象强化农产品区域特色,实现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促进农产品产销升级,创新驱动品牌集群化实现农产品规模效应等方面完善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9.
以区域品牌战略带动白城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产业化的支持,但是区域品牌落后正在成为制约白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区域品牌的支持,其他努力都将事倍功半。对于白城地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应先由政府主导,并逐渐向企业主导过渡,同时,农户、行业协会、消费者、科研院所、法律法规、媒体舆论等也应共同努力,形成社会合力。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生态示范省,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吉林省的品牌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发展却相对落后,近年来,吉林省的农业品牌面临着两难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拥有全国最丰富、最好的农业资源,另一方面却不能够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为了解决吉林省农产品品牌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应注重营建品牌生态环境,对吉林省的农产品进行品牌整合,加强品牌管理,致力于打造吉林省农产品绿色品牌,拓宽国内外市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收入。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卖难"现象主要由农产品自身弱点、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超量增加等农业内部因素和农产品交易的价格不公、运输成本趋高、消费过程的诸多矛盾等农业外部因素所致。应采取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策略;实行规模化集约经营,推进农业生产转方式、调结构的优质、高效策略;落实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对口支援策略;加强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风险共担的保障策略,来稳定生产、保障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有效缓解农产品"卖难"。  相似文献   

12.
台湾农业生产现已达到较高水平,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但由于内部因素的制约和外部市场的冲击,台湾农业发展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科技进步,发展优质农业;大力发展安全农业、休闲农业;加强农产品国际行销,特别是注重与大陆的农业交流和合作是台湾农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标志,拥有多少著名农业品牌,业已成为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河南知名农产品很多,但真正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并不多见,依然没能走出"有名品、少名牌"阶段。河南农业经营指导思想应由商品本体经营型转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品牌经营型,通过农业品牌化建设,推进农产品升级,实现农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在新农村建设中,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对农产品的市场营销问题,特别是农产品品牌问题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南农产品市场的调查分析,运用现代品牌理论和营销理论,分析了湖南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状和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湖南农产品品牌营销问题的对策。这为促进湖南农产品市场发展、提高湖南农产品竞争力提供了一些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与成长路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借鉴工业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经验,可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和成长路径模型.农产品区域品牌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演化和形成,还由于不同阶段的核心表现和发展重心不一样,要求区域品牌建设主体--政府、行业协会、农业企业或合作组织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陕西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经营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西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条件,但由于受自然经济传统约束,广大农民缺乏市场经营意识和经营经验,加之缺乏有效的农业合作组织,缺少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导致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程度低,现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市场影响力有限。要创建陕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必须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地方政府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组织专业协会,发展龙头企业,完善特色农产品技术服务支持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产后商品化处理,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品牌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7.
刘丽伟 《全国商情》2009,(10):122-123
农业品牌建设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大力提倡农业产品商标注册,以法律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保障,不断发展农业品牌,促进农民增收.本文从证明商标的内涵到农产品现状,谈到树立品牌意识的重要性,再到主动出击,打响农业产品品牌战役,为农产品成功走向市场,走向辉煌,指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品牌化经营过程中的五大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产品品牌战略是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但在目前农产品品牌经营过程中 ,存在一些不足和误区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产品品牌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品牌营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推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虽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政策保障和组织支持,但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急需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农村农产品创建品牌分布散,制约性大,因此建立“农产品品牌”有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关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是环境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建立农业企业化组织,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推进科技创新,突出发展重点,国家采取扶持性政策等方面阐述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对推荐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