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城市形象对于城市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升城市形象作了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吴颖  王绍伟 《中国市场》2014,(42):144-145
户外广告体现了城市发展特点、文化特色、自然风貌、环境特征等,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面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淮安市本身城市形象特点,从户外广告文化价值,合理规划和布局等多个方面解决现今淮安市户外广告所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利用户外广告提升淮安市城市形象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玉婷  孟霞 《中国报业》2013,(16):27-28
城市形象传播与城市发展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如何有效传播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文章引入云南大理、泰国曼谷及湖南株洲三座城市形象传播的案例,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而提出要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及公关策略三个方面作为重要传播手段,结合城市的发展需要,逐渐把城市形象传播运用到每个城市。  相似文献   

4.
城市形象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用系统的理念评价并提升城市质量品位已成为人们新的标准和要求。如何用城市形象系统的理念建设城市等内容,正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西宁市城市形象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设计了一系列西宁市城市形象的子系统,并提出了西宁市城市形象系统设计与营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武汉的城市形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笔者基于在汉大学生的视角,结合在汉的学习、工作、休闲等生活场景,进行了武汉城市品牌形象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根据武汉现有的城市品牌形象,在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环境下,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塑造城市形象关键词,寻找大众记忆点和大众兴趣,并结合武汉英雄城市的精神,打造属于武汉的独特的城市品牌形象。 同时,在城市建设上,用好大学之城的名号,在此基础上加大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6.
高丽君  康旭 《商》2014,(12):95-95
城市建设需要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城市良好城市形象的塑造,不仅有利于增强城市竞争力,还有利于城市凝聚力的形成。本文通过对临汾市城市形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临汾的文化特色及自然环境,提出了城市形象塑造的一些对策,旨在对临汾市城市形象的塑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赵凤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5):101-102
城市形象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体现着城市的价值。提升城市形象,首先要基于城市形象定位,制定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战略;进行城市形象设计,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同时通过城市的品牌产品、通过城市的企业形象来经营城市的品牌形象;还要提升市民素养,抓好城市的"窗口"建设,提升城市的行为形象和服务形象。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5,(10):48-51
城市形象是一个蕴含着丰富内涵的大课题,主要包含城市建设、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对促进城市的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鉴于"城市形象"涉及范围很广。城市形象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在各地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形象策略"的制定。但城市形象的营造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共同经营。本文对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研究,结合嘉兴现有资源和优势提出了进行嘉兴"江南水乡"城市形象塑造的策略以及整体构造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杨闵敏  刘璐 《品牌》2014,(8):44-44
以分析九江市历史文脉为前提,从南山公园公共设施的形态语义出发,针对当前九江市南山公共休息、公共卫生、公共照明和公共标识等现状展开论述,形成具有九江市时代精神的公共设施设计改良对策和指导方法,并为重塑特色鲜明的九江城市形象,反映城市文化、地域环境、审美特征和民生风貌提供有力的理论实践保障。  相似文献   

10.
交互艺术新概念在社会中的运用及价值潜力是本文阐述的重点之一,并较全面论述了交互艺术对传播城市形象的积极作用,进而分析了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对传播城市形象以及城市历史文化的优越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应将历史文化、交互技术以及视觉传达理论相结合,在实践道路上探索出一条表现城市形象的最佳形式,这必将对城市对外形象宣传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城市形象的好坏,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声誉。现代城市是一个诸多子系统结合在一起的多面体,物质层的形象、管理层的形象、思想层的形象是城市形象的基本层次。城市形象建设要与城市的功能性质相吻合,通过发挥城市功能的潜在作用,发掘城市的文化内涵,把城市建设的时代性、传统性、地域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完美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环境公共标识系统不仅在复杂城市环境体系中起着必要功能性作用,它在还代表着城市的外在形象、传播着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此,就长株潭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现状,提出了设计上需要改进的方法,从功能性与文化性等角度对长株潭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以期在未来的设计中更能体现长株潭城区人文特色,实现城市标识实用性与文化艺术性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武汉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它在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将城市的历史传统、城市标志、文化积淀、市民风范、生态环境等要素塑造成可以感受的表象。并以武汉城市公共导识系统设计为重点来解读武汉城市视觉信息和城市设计.通过武汉城市公共导识系统设计来解析并建立起武汉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应用体系,为武汉城市建设的发展、提升武汉城市形象、创建武汉文明城市和“两型”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丹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气候优势,旅游是丹东经济的一大重要的支柱产业。尽管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但是一提到避暑,很少有人能联想到丹东,丹东对于这方面营销宣传还很薄弱。丹东应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加强丹东旅游形象建设和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使丹东旅游业成为推动经济整体增长的动力,让丹东的旅游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李晓 《江苏商论》2012,(8):118-120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游客评价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准,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苏州现有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对于公共交通、公共游憩设施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自然形态和城市居民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个性外在体现的重要载体。城市标识作为城市某一部位的特殊记号,既是城市形象硬件,又是城市形象软件。以郑州市标识的英文翻译为例进行个案分析,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城市标识翻译对城市形象的作用及影响,以引起有关部门注意,从而提高城市的品位。  相似文献   

17.
王杏丹 《中国市场》2013,(36):13-14
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够为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提升区域会展经济的竞争力,同时会展经济也能够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出明显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城市发展中认识到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并重视会展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会展经济对会展关联产业、城市基建以及城市形象三个方面的带动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侯子建 《市场论坛》2012,(10):27-28
城市精神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展示出的一股强劲力量,是展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明的精神载体。城市精神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阜阳市近年来提出王家坝精神和农民工精神,能够有效展示阜阳形象,但城市精神的塑造和弘扬需要从多方面做起,才能更有效地推进阜阳城市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经营城市是有效地整合城市资源,吸引外部资源,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形象,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城市经营的主体、规划、土地储备、投资多元化、管理市场化、城市形象、城市营销等方面分析了经营城市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迅速提高,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家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十分重视,各个城市在公共空间营造和公共环境改善上面的投资也是逐年增长。本文先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了分类;然后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最后讨论了城市公共空间中舒适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