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6,(9)
上海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7月15日起编制并公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指数,至今为止它已成为我国影响力最为深远,投资者关注度最高的股票指数。然而很多时候它显示出来的数据都存在着一些"失真"的现象,更是难以发挥经济"晴雨表"的功能。笔者深入分析之后发现了上证指数的编制中存在一些不科学合理之处,希望借此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且为改进上证指数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GARCH模型族对上证指数日收益率的波动性和波动的非对称性做了全面的分析。通过实证发现,上证指数收益率具有尖峰厚尾和聚集现象,并且表现出显著的异方差特征,同时其波动存在非对称性,"利空消息"会比"利好消息"使得股市产生更大的波动,另外,通过比较发现EGARCH(1,1)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上证指数收益率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修正的 OHLC 估计量和夏普比率对上证指数的易变性期限结构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上证指数的 OHLC 规模变化存在着不同于时间平方根变化的现象,表明了上证指数的运动明显地不是高斯过程,也没有在正态分布里被很好的描述。并且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对上证指数运动呈现出的一些特殊现象,结合我国证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黄秀海 《江苏商论》2005,(5):122-123
作者运用修正的OHLC估计量和夏普比率等指标研究发现:上证指数的OHLC规模变化存在着不同于时间平方根变化的现象,表明上证指数收益率的运动明显地不是高斯过程,没有在正态分布里被很好的描述。并且对实证分析中上证指数运动呈现出的一些特殊现象,结合我国证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修正的OHLC估计量和夏普比率对上证指数的易变性期限结构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上证指数的OHLC规模变化存在着不同于时间平方根变化的现象,表明了上证指数的运动明显地不是高斯过程,也没有在正态分布里被很好的描述。并且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对上证指数运动呈现出的一些特殊现象,结合我国证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运用多变量随机波动率(MSV)模型来分析中国沪深股市波动性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发现深圳成指的波动对上证指数的波动存在很强的Granger因果关系,然而上证指数的波动对深圳成指的波动不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就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股市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本文用1999年到2004的上证指数和宏观经济指标的数据,在多因素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了两者之间的预测模型。得出在这段时间内,上证指数对一些宏观经济指标是敏感的,同时与另一些宏观经济指标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结论部分对计量结果作出了一些分析,希望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宏观经济分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军  练振中 《中国市场》2011,(14):44-46
通过简单的比较研究方法,对20年来我国传统节日后上证指数的波动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股市具有明显的"节日效应","春节"、"五一节"和"国庆节"后,上证指数上涨概率大于下跌概率,具有明显的"节前持股节后赚钱"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2005年到2010年的GDP、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上证指数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序列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得到上证指数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广义货币供应量可以作为上证指数的领先指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李龙 《市场论坛》2014,(2):70-71
文章主要采用GARCH模型及其衍生模型分析上证指数的波动性.通过对上证指数的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证股市存在ARCH效应,数据分析表明上证指数存在尖峰重尾现象;股市波动具有相关性,即过去的波动对未来股市具有一定的影响;风险与收益具有正相关关系,高风险高收益;股市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存在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期股市VaR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极值理论和经济计量方法对上证指数收益率VAR进行估计和分析,通过对上证指数突变前后股市VAR大小的比较指出其存在的差异与原因,实证结果表明随着股市价格下跌其存在的风险值也越大但风险值的增长率远小于股市价格下跌率。  相似文献   

12.
我国股票市场收益、交易量、波动性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我国股票市场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的收益、交易量、波动性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收益和绝对收益与交易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收益与交易量以及绝对收益与交易量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线性或非线性);深圳成指收益的波动方差对收益具有正向作用,而上证指数收益的波动方差对收益没有直接的影响;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的成交量对股指收益的波动方差不具有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资产价格与成交量间存在同时存在线性和非线性的相关关系。本文对线性相关关系,运用VAR模型,建立上证指数和成交量间稳定的线性模型,研究了上证指数与成交量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对上证指数对数收益率和成交量对数变化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给出定量分析结果。对于二者之间的非线性、非对称关系,先根据核密度估计模拟出VAR模型中对数收益率和成交量对数变化率的残差分布函数,再利用Copula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依强度以及相依结构,定量描述了上海股市量增价升现象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市场中有很多投资者对技术分析方法持排斥和鄙视的态度.技术分析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历史会重演",这个立论遭到许多人的抨击.本文从实验金融学角度出发,构造实验模型对上证指数月线历史KD金叉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上证指数在某些条件成立的时候"历史确实是会重演".  相似文献   

15.
宏观经济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002年至2006年各项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和上证指数的分析,发现我国的宏观经济呈现稳步增长并有加快的态势,而证券市场上的上证指数和股票价格却表现为波浪式上升,这表明宏观经济与股票价格之间在短期内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但在长期来看,它们具有正向一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15年6月末,中国股市在持续了一年多的高涨之后遭到重挫,出现了"股灾",虽然政府积极应对,但市场情绪并未好转,恐慌继续蔓延,导致股市持续低迷。文章以"清配"和"停止托市"两个时间节点界定第一轮股灾,并运用TARCH模型和弹簧振子理论分析了上证指数在本轮股灾前后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上证指数在"股灾"后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并且"股灾"后上海股市反而有更高的配置效率和更低的市场摩擦。  相似文献   

17.
林玮倩 《商》2013,(21):278-278,259
本文在回顾了相关的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工业生产总值数据与上证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解释,结合运用Eviews软件对假设的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并通过检验试图证明两者阎的相关性关系。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之上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探明工业生产总值数据与上证指数问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生产总值相关数据与上证指数之间为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宏观经济数据也是驱使我国上证指数变动的因素之一。经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工业生产总值增速变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上证指数的变动。而上证指数也体现了我国的宏观经济现状。通过所得出的结论本文也给投资者投资给出了相应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上证指数收益VaR进行估计和分析,通过对上证指数突变前后股市VaR大小的比较指出其存在的差异与原因,并运用参数法VaR模型对股票投资实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随着股市价格下跌其存在的风险值也越大但风险值的增长率远小于股市价格下跌率,并且组合投资能够降低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猴年未到,中国股市便提前感染上了新年的"特征"--上蹿下跳。在9月24日上证指数冲高至1496.21点、深证成指冲高至3649.88点后,依靠温总理讲话而催生的"9.14"行情迅速回落。11月23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再度以两根阴线的收盘为后市抹上了一层阴影。 与此同时,中国股市正进入一轮空前强大的政府做多周期。显然,市场自顾自的走势已经与基本面发生了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两个步骤检验了1992-2010年之间上证指数与一些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上证综合指数与工业增加值、人民币储蓄总额、股票成交金额、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差额存在着协整关系。这意味着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