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赋予商业银行新的资金来源和扩张信贷的能力,拓展了银行的信贷融资渠道,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有效性。反过来,作为传导中介主体的商业银行,货币政策频繁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其资产证券化是否会产生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运用2012—2021年中国14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样本,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对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阻碍银行流动性创造、增加银行信贷风险、缩减影子信贷规模,从而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资产证券化的促进作用在城商行、全国性银行以及高信用评级的银行中显著;对银行上市与否均有促进作用,但对非上市银行的影响程度更显著。此外,数字金融的发展会弱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的负向冲击,并稳定其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频繁,如何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同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本文发现,建立合理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协调两者的重要政策工具。我们考察了宏观审慎政策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机制,发现社会融资杠杆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关系,而宏观审慎政策可以约束融资杠杆率在合理区间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利用110个国家2000—2017年间的宏观审慎政策数据,我们构造出宏观审慎政策综合指数及其分类指数,并实证考察了宏观审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理论预测。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从多个维度规范了信贷融资活动,因而可以通过限制社会融资杠杆率,动态调整信贷规模(占GDP的比重),对平衡经济增长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两个政策目标起核心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72家商业银行2006-2013年面板数据,构建商业银行在资产和负债选择上的风险承担代理变量,运用GMM方法,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完整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整体上看是存在的,且受宏观经济和微观银行特征影响:一方面,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表现在资产选择行为上,而非负债选择行为;另一方面,银行资产风险承担上升会引起信贷投放增加,而负债风险承担增加会鼓励信贷投放减少。这意味着从金融稳定角度看,货币政策非中性。因此,我国在进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下的货币政策设计时,应当兼顾金融稳定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227家商业银行2005-2016年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增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而且这种显著的负向关系并不随着银行风险代理变量、经营辐射范围以及是否有外资入股等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经济周期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非对称性影响,即相比在经济上行时期,在经济下行时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更强且更为显著。就可能的影响机制而言,本文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提高银行盈利能力,从而降低银行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11—2018年中国170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考察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有促进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与城农商行,数字金融对股份制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力度更大。数字金融通过影响银行收入结构来影响银行风险承担,“数字金融-收入结构-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有效。银行竞争度提高会减弱数字金融对银行主动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但对数字金融与银行被动风险承担关系的调节作用无效;宽松货币政策会加剧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金融监管力度加大会减弱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金融监管的风险约束有效。该成果可为防控中国银行业信贷风险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78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研究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改善银行经营绩效,其中,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会提高银行单位资产盈利能力,降低成本收入比。相比区域性商业银行,加强宏观审慎政策可以更大程度地改善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面对收紧的宏观审慎政策,银行可以通过约束风险承担行为的方式改善经营绩效。此外,市场竞争对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市场竞争会强化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经营绩效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1—2020年中国202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数字金融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对银行特许权价值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股份制银行与东中部地区银行,数字金融对城市及农村银行与西部地区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抑制力度更大。(2)金融开放与宏观审慎对数字金融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金融开放程度与宏观审慎政策力度的提高均会加剧数字金融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抑制作用。(3)净息差在数字金融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数字金融通过信贷配给与金融脱媒渠道降低了银行净息差,进而降低了银行特许权价值,“数字金融—净息差—银行特许权价值”的传导渠道有效。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风险、抛售博弈与宏观审慎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意  黄丽灵 《经济研究》2019,54(9):41-55
遭遇负向冲击,银行会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差异选择资产抛售并因此形成风险传染。微观审慎抛售是先出售流动性程度较弱的资产,宏观审慎抛售则是先出售流动性程度较强的资产,且微观审慎抛售作为纳什均衡结果会导致更高的系统性风险。本文发现,宏观审慎政策本质上是一种导致银行合作的激励机制。基于此理念,本文通过博弈论分析并结合构建的系统性风险指标测度出"窗口指导"、"流动性注入"等宏观审慎政策的时变政策成本与收益,发现"窗口指导"政策优于"流动性注入"政策,并以此提出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顺序。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政策实践情况,论证了上述宏观审慎政策的可行性及实施顺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梁琪  李政  卜林 《经济科学》2015,(2):5-17
本文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可变的LTV上限作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代表,利用中国商业银行2003-2012年的微观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这两大工具在抑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杠杆率变动及其顺周期性中的作用,评估了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显示,这两大工具能够显著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和杠杆率变动,而且通过其逆周期调节,能够有效降低银行信贷扩张和杠杆率放大的顺周期性,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调控是有效的。由于其传导机制的不同,准备金率的调控效率在不同类型银行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可变的LTV上限对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效力则要高于城商行和农商行。研究结果为构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科学有效地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资产数字化是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使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方法,将资产数字化因素和监管因素纳入宏观经济模型,研究资产数字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讨论“双支柱”调控的效果。研究发现资产数字化能够有效抑制银行部门的风险积聚,资产数字化程度越高,银行风险降低程度越明显;监管强度和监管范围会影响资产数字化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银行资产数字化后,监管强度的增加和监管范围的扩大更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相比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和贷款价值比工具更有利于降低数字化后的银行风险;相比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组合更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与社会福利损失。因此,在资产数字化过程中,“双支柱”调控框架能够更好地防范银行风险,增强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存在着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变化对风险识别或风险容忍度的影响,进而影响银行资产组合的风险以及风险定价.大量研究证实在低利率的环境中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具有承担更多风险的意愿.本文将对有关货币政策传导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理清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以期为政策当局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和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9-2021年中国88家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估计和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实证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双支柱”政策在银行风险承担方面能够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整体能削弱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银行风险承担上升;不同类型的宏观审慎工具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有效性不同,银行流动性宏观审慎工具与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协同作用更为显著;“双支柱”政策的协同效应因经济周期存在非对称性,经济下行期的协同效应要强于经济上行期;政策协同效应存在银行异质性,对于全国性银行“双支柱”政策协同作用不显著,而对于地方性银行则显著影响其风险承担意愿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宏观审慎思想将货币政策立场和资本充足率要求引入信贷传导模型,拓展剖释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及其与宏观审慎工具的配合机理,并以2001-2013年37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会促使商业银行提高风险偏好,增大信贷投放,加剧其亲周期性,反之亦然;货币供给调整、货币政策立场转变时,“大而不倒”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响应尤为积极;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能够有效抑制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和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高风险承担.因此,货币当局需兼顾调控目标和稳定需求,全面研判银行体系的复杂性,谨慎选配政策工具,精准操控旋钮力度,有序牵引银行信贷行为和信贷规模,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稳妥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在新常态背景下,资产证券化创新已经提速,其与金融稳定的组合将是未来较为明确的"政策组合",在此过程中,银行将不得不承担较高的风险。为了防止银行高风险承担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及金融稳定的维护过程衍生的种种负面效应,我们必须转变监管理念,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在监管体系中的地位,这是解决"三元悖论"中相关政策矛盾的重要支撑点,同时在策略上也需要明确流动性管理核心地位,以有效配合宏观审慎监管,也要构建统一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以实现金融稳定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货币理论忽视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生态的影响,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微观视角出发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金融生态的影响机理。理论层面,金融生态与货币政策制度供给、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相互关联,货币政策则通过资产价格或估值机制、收入及现金流机制、追求收益机制、杠杆调整机制、道德风险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实证层面,构建了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和风险承担的数理模型,选取国有和股份制两类共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增加、风险承担意愿增强,有利于优化金融生态,反之则反是;国有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变化更敏感,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金融生态更敏感。因此,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互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步完成之际,正伴随资产证券化发展不断提速,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研究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动因十分必要。基于相应实证分析范式,以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产证券化动因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是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动因;在利率市场化的不同时期,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存在差异;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银行更多考虑利用资产证券化相关功能,以应对利率市场化引起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体系,审慎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表外化"模式,不断完善"表外化"模式的约束机制,并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框架下,实现资产证券化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7.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有限理性,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将管理者乐观主义置于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中,利用中国商业银行2008-2017年的季度数据,通过中介效应的两阶段回归实证检验了经济不确定性、管理者乐观主义与银行风险承担三者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会抑制管理者乐观主义的心理偏差;管理者乐观主义会使得银行风险增加;在经济不确定性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过程中,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管理者乐观主义的中介渠道”实现的,而管理者乐观主义的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遮掩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中,银行市场纪律约束具有调节作用,并且该调节效应至少部分是通过管理者乐观主义中介渠道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众多学者提出影子银行监管不充分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增强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并造成了金融风险的积累.与此同时,具有逆周期调控理念的宏观审慎政策开始被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付诸实践.本文通过构建符合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特点,纳入影子银行和宏观审慎政策的NK-DSGE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影子银行对中国金融风险的影响以及宏观审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高杠杆的经营方式加剧了金融系统脆弱性与风险积累,对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信贷监管不对称会刺激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宏观审慎政策实施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包含影子银行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抑制影子银行的顺周期性,使金融调控政策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以流动性差的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增加了资产的流动性,为经济发展更快地融通资金.增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对于银行的盈利和资本运作有着非常大的意义.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理论基础、表现形式、风险管理的一般策略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四个方面来论述,在理论基础之上,运用归纳与演绎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新常态作为切入点,首次从行业信贷视角探究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进而研究2007年至2015年宏观经济特征在银行风险形成过程中的一般作用.研究发现:(1)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影响程度有限.从行业信贷来看,顺周期行业的信贷风险高于逆周期行业的信贷风险;(2)在银行风险的形成机理方面,物价变动引起的“货币幻觉”效应长期存在;银行自身特征引起的风险放大效应主要存在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增速放缓引起的信贷需求摩擦在非危机时期更突出.上述因素对不同周期性行业信贷风险的影响与总体情况基本一致;(3)基于银行风险形成机理,本文发现货币政策比汇率政策治理银行风险的效果更好.此外,危机时期应使用宏观审慎政策抑制银行风险的自我放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