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天津经济》2011,(9):1-1
当前,天津已经进入了一个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阶段。近期,市委、市政府特别强调,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对于当前狠抓的重点工作,天津市长黄兴国在8月底召开的“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现场交流推动会上提出了四个“始终不渝坚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FDI)发展很快,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国际贸易。本文通过对传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FDI理论的回顾,阐述这些理论提出的意义。并分析这些理论的局限性。在对FDI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当前FDI理论领域的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当前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任务。它不仅是我们正确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也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地进行阶级分析的理论依据,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一个没有创造意识的民族,难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如何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5.
该文运用现代消费理论和经济计量模型,对影响中国转型期农民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当前农村消费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被看作是改善政府治理效果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新举措.虽然参与式民主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不是民主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但随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政府治理更加强调对话与服务,而不是单纯的回应和管理,以通往“后现代”公共行政.公共行政话语理论是“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公共行政理论看作是一种“语言”,强调“想象”和“直觉”的重要性,为公民参与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路径.因此,在“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下对公民参与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实现方式,从而走向民主化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7.
审计环境: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兵 《山东经济》2003,(5):53-54
笔者在1995年提出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观点后,引起了部分专家、学者质疑。本文首先对这些质疑进行了解答,并根据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具备的条件,分析“审计环境”是否符合这些条件,对“审计环境起点论”寻求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东亚货币合作:一个简单的制度分析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尝试性地引入一个新的简单的货币理论研究框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演进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即把影响东亚货币合作的因素嵌入到制度的“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最后导出一些对东亚货币合作进程较为有益的启示,如制定意向性的货币合作趋同标准、挖掘和宣扬东亚共同价值观、大力推进“硬制度装置”建设、中日担负起制度变迁的初级行为团体责任。  相似文献   

9.
林熠蓉 《发展》2008,(5):104-105
本文针对有些学者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错误认识,在对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理论成果回顾的基础上,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重新认识。认为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是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的有益补充,将会计理论推向一个更加科学、严谨和精确化的方向发展。方法是研究理论的手段,不能简单认为方法不能超越理论,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提高理论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侯学宏 《辽宁经济》2006,(11):110-111
实证会计理论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奠立于1986年,以瓦兹和齐默尔曼的合著《实证会计理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实证会计研究的宗旨是解释现行的会计和审计实务,并对未来的会计和审计实务做出预测,其研究重点是会计选择行为。围绕这个重点,实证会计理论涵盖如下领域:(1)有效市场假说(EMH)和资本资产计价模型(CAPM)。该领域主要研究EMH和CAPM的确立对实证会计研究的意义。(2)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该领域研究在有效市场假说下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的关系。(3)竞争性假说的辨识。该领域研究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竞争的机械性假说。  相似文献   

11.
葛宇宁 《改革与开放》2016,(15):122-124
问题意识是指我们在实践中要意识到问题,把握问题,带着问题展开求知和思索,以求解决问题、回答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应包括理论问题意识和实践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未来的科研人才.而问题意识是科研的起点、科研创新的根本动力、科研过程规范的起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学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是阅读,带着问题阅读,读出问题;其次,观察时代,用心体验我们这个时代;第三,认真反思,专注于“笨想”.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包含两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关联创新的有无,第二层次涉及创新的大小。第一层次的创新包括经验驱动性理论创新、理论整合性理论创新以及提出新概念或描述新事件/现象三种类型。第二层次的创新包括范式内创新和范式间创新两种类型。对于范式内创新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理论的自变量数量越多,外延就越小,相应地贡献也越小;在理论只有一个解释变量的前提下,理论的边际贡献就取决于该变量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范式间创新有两个亚型,其中第一个亚型是理论的结果变量相同(似)但基本假定不同,这样的理论可以时序优先性和理论内涵的大小作为评价标准;第二个亚型的特点是结果变量和基本假定均不同,这样的理论原则上不可比。作为一个变通,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结果变量的“重要性”来推断理论的相对重要性,其主要指标是“基础性”。评估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参照系是专业文献,而非个体的直觉或见解。“众所周知”体现了评价主体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文本较大的潜在理论贡献,但它本身并不是理论评价的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13.
梁平汉 《开发研究》2004,9(2):65-68
有效市场假说 (EMH)一直是标准金融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近年来兴起的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Finance)质疑这一假说。依照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思想 ,本文首先回顾了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异象”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建构模式 ,然后回顾了标准金融学对“异象”的实证研究和解释 ,分析了“异象”的实质根源。本文认为 ,使有效市场不能得到实现的套利限制更多的是来源于信息、制度等外部约束 ,实证研究很难说明投资者的特殊心理因素是有效市场的障碍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还未形成关于投资者行为的清晰理论体系。但是 ,在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间不断的挑战———应战过程 ,金融理论将得到不断的发展 ,更加具有预测力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杨雁泉 《魅力中国》2010,(6):243-244
“软”“硬”构词主要是通过隐喻实现的,它们在现代汉语中作为词素构成很多两字组相对立的词。近年来,以“软”“硬”组成的三字组新词陆续出现,它们并不像两字组一样相对立而存在。我们根据隐喻学理论,以“软实力”“软环境”“硬着陆”等为对象,研究“软”“硬”在三字组造词中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重点证明“软”的构词能力较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申玉琼 《魅力中国》2014,(9):279-279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以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为基础,分析了“市民社会”的地位和作用,阐释了“知识分子”的职能,强调两种社会控制中“同意”的重要性。这些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处于多事之秋的当前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一事一议”制度效力的理论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文章从公共物品投票决策、资金约束和管护搭便车三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农村“一事一议”制度的效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制度设计缺陷和实施环境限制,“一事一议”制度在当前难以成为我国农村社区公共物品有效的供给制度,甚至可能会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一个制度“陷阱”。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需要规范议事内容和程序、调整筹资上限标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及公共物品管护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王志军 《开放导报》2001,(10):36-37
金融创新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金融创新是当今金融全球化的金融技术基础(李扬、黄金老,1999)。西方经济学家对金融创新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不少的理论和观点。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西尔伯的约束引致假说,凯恩的监管的辩证法,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德塞等人的特征向量空间模拟以及制度经济学的金融成本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金融创新的动因,为后来的金融创新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在不完全市场中的证券设计与一般均衡的框架内,建立了一批金融创新模型,并借鉴产业经济中的创新理论对金融创新的采用与扩散进行理论研究。本将对80年代后期以来国外金融创新理论中有代表性的模型和理论做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作为“一门美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知识”与“权力”二者的联系进行解构的工作已经做了很多。英国学派和“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也参与到了“民族化”国际理论的行列之中。本文采用一种谱系学的方法来描述在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学派的浮现及其逻辑 ,并且分析该理论对古代“大同”伦理观念的诉求。这种理论建构将与英国学派有关“国际社会”讨论的浮现及其逻辑联系起来。“国际社会”和“大同”都使用“文明标准”作为区分国际关系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文章结论认为 ,这两种国际关系理论取得一致的诸多方法之一 ,即是用文明和帝国的相同逻辑来排斥美国国际关系理论 :为了重申中国和英国理论上的“我族 (self)”而建构一个美国理论上的“他族 (other)”。因此这些理论并非其倡导者所认为的那么彻底 ,它们将理论探讨局限于三个民族国家而成为世界政治中其他“国家中心主义”方法的保守联盟者。  相似文献   

19.
张莉园 《中国经贸》2012,(6):122-122
金融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延伸与拓展,经济的增长离不开金融的发展。金融发展理论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和发展,主要经历的阶段有: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实证金融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前沿的金融发展理论主要集中在法学、历史、文化、政治、宗教、社会习俗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洪灵 《理论观察》2023,(8):153-156
在当前各级学校倡导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语言与德育齐飞”应是大学英语课程努力的方向。目前,国内学者们对大学英(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少有研究从微观的语言层面探讨课程思政教材中思政元素的设计、挖掘和实施。针对大学英(外)语教学实践中存在语言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梳理当前大学英(外)语课程思政研究,探讨从语言层面进行相关研究的可行性,提出语言的评价能提供理论基础,助力实现教材的思政功能。但现有的评价理论各有利弊,结合现有思政教材中的语言并对其进行分析,可尝试建议整合一个更具针对性、更强大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