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内训师是企业内部培训的落地执行者.内训师队伍建设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业务发展质量效益、企业经营战略落地.实施内训师认证管理,探索内训师队伍建设长效模式,打遣一支高素质认证内训师队伍成为当前企业加强员工培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农行天津分行内训师管理探索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如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持续优化认证内训师...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利用团体焦点访谈法、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国内6省市商业银行进行访谈调研,形成问卷,并对9省市商业银行进行调研,得到有效问卷914份。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胜任特征评价法,对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客户经理胜任力结构模型,由28个胜任特征因素构成六大类胜任力模块:风险掌控、资讯把握、咨询建议、服务延伸、冲突管理、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钧  张德 《金融论坛》2007,(6):25-29
本文研究了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利用团体焦点访谈法、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国内6省市商业银行进行访谈调研,形成问卷,并对9省市商业银行进行调研,得到有效问卷914份.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胜任特征评价法,对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客户经理胜任力结构模型,由28个胜任特征因素构成六大类胜任力模块:风险掌控、资讯把握、咨询建议、服务延伸、冲突管理、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绩效管理是基层人民银行人事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有效地进行绩效评价和管理,对于激励员工和实现组织目标至关重要。胜任力模型通过明确表达组织对员工个人的期望来引导组织绩效的实现,并且能够在客观分析员工潜在特质的基础上,准确预测和解释员工在特定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和绩效差异。胜任力模型在绩效评价中的运用,是绩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基层人民银行努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党和国家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这一概念的引入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行长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采用什么标准来选拔和培育银行行长成为银行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胜任力模型的研发为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并通过对不同绩效行长胜任力特征的差异比较,构建了商业银行行长胜任力模型。行长胜任力模型包括9项超越性胜任力特征和13项基准性胜任力特征。最后,本文就如何将行长胜任力模型运用于商业银行行长选拔、培训、绩效考核,后备行长选拔以及行长职业生涯规划等人力资源模块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内训师是商业银行内部培训的实施者和执行者,高质量的内训师队伍会奠定企业培训基础、提升企业人才素质、提升企业绩效和业务结果、助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商业银行在内训师队伍选拔、培养、评价、考核方面以及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的设计上有待更进一步加强,建议未来内训师选拔严把入口关、培养分层项目化运作、评价突出成果导向性、激励形式多样化、考核维度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行长胜任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商业银行行长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采用什么标准来选拔和培育银行行长成为银行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胜任力模型的研发为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并通过对不同绩效行长胜任力特征的差异比较,构建了商业银行行长胜任力模型.行长胜任力模型包括9项超越性胜任力特征和13项基准性胜任力特征.最后,本文就如何将行长胜任力模型运用于商业银行行长选拔、培训、绩效考核,后备行长选拔以及行长职业生涯规划等人力资源模块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金玲 《中国外资》2013,(20):341-341,343
由内训师承担的企业内部培训正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训师要想提高授课效果,就必须在自我修炼和授课技巧两个方面进行着力。内训师要把自身定位成学习的引导者,并注意勤于积累授课素材,充分准备,努力做到与学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行网络学院的开通,远程培训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必将成为我行员工教育培训的主要手段。作为一名农行内训师必须顺应这种变化,重新定位,成为员工远程培训学习的领航者和指导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监控者、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为农行培训教育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君  陈萌  易名 《会计师》2014,(11):67-68
军队会计人员作为军队会计活动的实施者,是发挥军队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重要力量。军队会计人员的胜任力研究,能够帮助军队单位提升军队会计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军队会计工作的绩效。  相似文献   

12.
军队会计人员作为军队会计活动的实施者,是发挥军队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重要力量。军队会计人员的胜任力研究,能够帮助军队单位提升军队会计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军队会计工作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银行同业竞争的加剧,客户经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客户经理成为重要的无形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业银行业绩的成败。只有构建客户经理的胜任力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选拔有潜力的客户经理,才能提高其营销成效。本文探讨了我国文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客户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决定了创业的总体水平和创业成功率.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能力普遍较低.胜任力是人力资源的新概念.通过胜任力模型研究大学生创业能力,从而对其进行界定.最后,提出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策略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企业发展战略提出了建立胜任力模型的理论框架,探索构建了国内商业银行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设计了生理要素、心理要素和能力要素等模型要素。其中,生理要素包括身体健康等3个二级指标,心理要素包括诚信等10个二级指标,能力要素包括风险管理能力等17个二级指标。通过运用结构方程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后,逐步迈向了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社会的竞争也逐步由经济、军事的竞争变为以科技、人才为主的竞争,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逐步转变自身经营理念,一种全新的基于胜任需求的理论应运而生.通过将胜任力模型运用到企业的生产与运作中,尤其正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过程中,是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行长胜任力模型追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项研究已经构建起商业银行行长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追踪研究法对已经通过胜任水平测评的10名被试行长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绩效考核追踪研究.在一个绩效年度结束后,运用基于行长胜任力模型的考核方案对10名被试者的实际经营绩效和能力素质展现情况进行了考评.考评结果说明,10名被试行长的经营业绩表现及胜任能力素质表现较好,充分发挥了应有的管理水平.这充分表明,前项研究所建构的行长胜任力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达到了相当的信度和效度,能够真正预测和区分绩效表现优秀的行长,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进而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家庭理财需求日趋旺盛和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角逐的焦点。而且理财经理又是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营销力量,然而理财经理队伍的专业性问题是制约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如何建设一支专业性和稳定性都较高的理财团队,如何建设一支"人岗匹配"的理财经理队伍,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回顾胜任力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的基础上,以胜任力模型为参考,尝试构建商业银行理财经理队伍胜任力要素表,并简要分析胜任力模型的应用范围,进而分析国内商业银行建设高胜任力水平理财经理队伍的策略和措施,以期为国内商业银行强化理财经理队伍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构化面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人事测评工具,在员工招聘、选拔和任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基于胜任力的结构化面试的研究刚刚起步,而胜任力是预测未来工作绩效的有效指标,很多知名公司如华为公司在招聘中采用行为面试考查应聘者的行为素.因此加强对胜任力的结构化面试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招面试效度,而且为招聘面试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金融人才需求正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日趋复杂化而呈现差异化特征。独立学院如何与时俱进培养具备较强胜任力的金融专业人才,成为了其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调查结果表明,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代表的独立学院培养的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大部分仍选择在金融或与之相关的行业从业,且其对现任工作的胜任力尚可,尤其是建立关系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为突出,但同时也反映出其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上,以及专业兴趣度和职业敏感度等方面还有待提升。独立学院在金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上仍需从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等方面着力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