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王永庆的离去例行占据了财经媒体的重要版面,但他的个人魅力和人格精神却无法真正被后人传承.我们从他身上能学到许多成功企业家必备的潜质:对于行业分析和延伸的判断、果断;对于公司经营机制和奖惩机制的建设与调整,对于以"做企业"为己任的顶级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2.
陈勇华是一个企业家,但他不是个商人。他公司管理的项目最不赚钱,但却是最辛苦的“村改居”、“城中村”,因为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人要对社会有贡献,无论有多少钱,都要对生活敬畏;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做得越大,承担就要越多。  相似文献   

3.
校长与杂工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认为这是某“校长”和一名或几名“杂工”之间的故事。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你错了,因为我要说的校长与杂工,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4.
他的个人规划,是50岁退休,因为欠了很多债:欠自己和家人的债,生活品质很差,“都没时间有爱好了,多可怕!”5年后,他要重新建设个人生活,而且,他这样想:“如果这个企业非我不可,那是我这个企业家有问题。”  相似文献   

5.
浙江永久科技总裁温邦彦先生日前参加了搜狐企业家论坛成立仪式暨主题为“探寻企业家精神”的论坛,并在论坛上发表了个人观点:西方的经济学说企业要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我认为企业应该追求合理利润的最大化,加了一个“合理”,内容那就丰富了,至少他是多维的价值观,他可以把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融进去,而且还完全可以融进去企业家的个人情感  相似文献   

6.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这是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人生感言,意思是说:建立自我,是要让自己强大起来,使个人梦想成真;追求无我,是要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达至更高的理想境界。企业家冯仑在与李嘉诚的一次吃饭中深刻体会了这一点。他原以为像李嘉诚这样的大人物一定会等大家都到齐后才缓缓而来,吃饭时稳坐主桌、拍照时位处中间等,但赴宴时却大感意外。  相似文献   

7.
<正>有定力的企业家明白成长之道路,内在之道理,追求之道德,是活得明白,活得敬畏的企业家孔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家的使命是创造财富,这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的职业使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企业家个人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了。但"君子不爱财,弃之亦有道"。有些财富不是你的,舍弃掉也是要讲究道的,那就是要学会舍弃。  相似文献   

8.
他在文革中度过了自己的清华人生。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意味,在巅峰时期,他曾掌控三大上市公司,创造过产业辉煌;但他也无数次陷入败局,每次都是竭尽全力,才勉强得以脱身。他是中关村最知名的老企业家,骨子里却像一个有几分赌徒气质的投机商人;他对朋友很讲义气,但也善玩权术。有人尊称他“中关村村长”,也有人戏称他为“赌徒”。  相似文献   

9.
殷雄 《经营者》2003,(3):8-10
2002年6月,在“中国·温州现代商业文明论坛”上,当有人向全国政协常委胡平问起温州人的优缺点时,他冒出一句话,“温州人会做生意,但没有企业家。”近20年来,温州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家族企业,但很少有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的名牌公司。本文主人公叶进博,今年25岁,和父亲都是土生土长的温州商人,不同的是父亲干的是传统生意,干了20多年资产不足500万元;他干的是反传统生意,爆炸似的发展,从8万元开始,干了1年资产就突破亿元。有专家预测:叶进博现象,预示着温州新一代经营者中要出大企业家。  相似文献   

10.
用法律止痛     
《英才》2003,(7)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听惯了太多诸如某某公司领导因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骄奢淫逸而锒铛入狱的消息,“穷庙富方丈”、“59岁现象”等等早已见怪不怪了。但这位只能以自己病痛的呻吟声要求公司报销医药费的董事长的遭遇,却在提醒人们,如何保障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案中原被告双方争论的焦点,虽只是1998年10月原华业公司董事会就颜泰路个人待遇问题的决议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11.
不但要成功地管理企业,还要通过树立个人的公众形象,为企业品牌增值,这样的企业家更有价值。卡尔松,曾担任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SAS)的总经理,历时12年。在他任职前,SAS陷入了赤字的漩涡,包括满腹牢骚的消费者和意志低沉的员工;他任职后,对SAS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重新为公司定位,将之塑造成“商人航空”,从此公司及其员工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成功之路。Kunde & Co.公司创始人杰斯帕·昆德分析,SAS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企业领导者正确的决策,更重要的是,卡尔松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非凡魅力。他通过…  相似文献   

12.
大众从世俗的角度评价企业家,不是看他救国救民的魅力,而是看他个人魅力、世俗的魅力。就是说,你善不善于沟通、是不是有娱乐精神《中国企业家》:能否给“企业家的公众形象”下个定义?张文魁:企业家的公众形象也可以做出一些概括:公众对于企业家的才干、品德和个人魅力的综合认知和整体反映。  相似文献   

13.
四川长虹公司,为沪市龙头股。1998年度被评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达245亿元。该公司的掌舵人倪润峰,先后获得了“中国经营管理大师”、“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称号,并获“1996年度华人企业家成就奖”。他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  相似文献   

14.
——首创集团总裁刘晓光曾说过:“企业家是内科医生,金融家是外科医生”。那么介于企业家和金融家之间的有一种为企业总体方向把脉的投资管理顾问就自然成了主刀医生。——在人们随改革之风考托福出国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服务于本土——创业,从大学教学经历走向创业道路,他起步了。——在别人的公司都采用以抢夺中心城市为业务发展核心的策略时,他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从无竞争的偏远区域走向中心城市发展的新时代的“长征路线”,他进步了,而且赢得了公司转折期的第一桶真金。——他的公司在近十年的经营过程中,给员工提供了一个培养人才的最真实的领域,在企业资产重组、改制上市、收购兼并、资产管理顾问和企业投融资的方面专业精英群雄而出。公司的前任副总现在成了人寿保险公司的财务总监,前任总监助理现在成了第一创业证券的总裁。——他的公司是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旗下的专业筹融资和投资管理顾问机构,并首批获得了中国证监会证券投资咨询资格。  相似文献   

15.
策划男性与香水话题的时候,我们很希望能通过对中国十位用香水的企业家的采访,来说明香水对于提升个人品味及个人形象的重要性。但在采访中遇到了莫大的困难。《当代经理人》采访到的数位企业家,一听到香水这个词,就赶紧把自己和香水划清界限,生怕把自己和“奶油小生”连在一起。几乎没有人承认自己用香水,即便是记者曾经和一位企业家共同参加宴会时,明明闻到过其西服上香水味的也决然否认。记得当时闻到此企业家衣服上很淡雅的清香时,曾对此企业家刮目相看,觉得他不光企业做得好,而且生活品质也如此高。但当他否认用香水时,才明白他的高品…  相似文献   

16.
“比罗红钱多的企业家很多,能像他活得这么快乐轻松的企业家却数不出来几个!”罗红之所以如此洒脱,是因为他领悟了“每一个瞬间都是唯一”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周春林 《中国企业家》2022,(12):109-112
<正>只要我们能做到政策平稳,精准有效,我们的经济就没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布后,《中国企业家》杂志联系到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就报告里他印象最深的部分、一些新的提法和表述、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了访谈。姚洋说,报告里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强调公平和经济安全,未来要特别关注这几个方面;关于“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他认为怎么去做是个大学问,需要我们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关于“共同富裕”,他认为关键要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他认为中国有中国的特点,但同时又跟世界的整个现代化进程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企业家亚蒙·哈默,是一位为世人钦佩的投资家。他以“决不放过一切机会”的投资胆略,从一无所有发展到拥有销售额为127.5亿美元、名列美国大石油公司第八位,在西方世界最大工业公司中居二十位的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被邓小平同志誉为“勇敢的人”。这位传奇般世界著名企业家的投资之道,十分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5,(12):75-75
<正>从科学家到企业家,这个转变过程对江国托来说是痛苦的,但他得到的回报是公司和个人的成长。一个连毛利和净利都不懂的科学家,如何只身创立一家知名企业?如何让企业资产由2.7万元增值到1.4亿元?江国托用他的商业人生给出了答复。  相似文献   

20.
世界微机之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肯尼斯·奥尔森是美国“数据设备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董事长。美国《幸福》杂志称他为“美国企业史上最成功的企业家”。他在近30年的时间里,苦心经营数据设备公司,达到年收入76亿美元之巨。超过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退休时的“美孚石油公司”;超过钢铁大王卡内基脱手时的“美国钢铁公司”;超过汽车大王福特在世时的“福特汽车公司”。在这一意义上说,奥尔森可谓“超级大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