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习近平曾提到"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势在必行。在部编教材中小学语文、思想品德、历史等文科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幅增多,分量加大,让不少中小学文科教师感到不适应。即便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提出,源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和纯熟运用,主动应对思想文化领域现实挑战,准确把握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与融合规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要义包括辨析价值、挖掘资源、改造内涵、创新形式、融入时代五个方面。推动传统优秀思想理念、道德规范、文化艺术、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如何坚定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个自信”(即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的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建设好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高校党员,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应当起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结合时代发展和要求加以延伸、阐发做准备.本文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高校党员的文化自信,以及高校党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特别强调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带着问题学习;为解决问题而学习.  相似文献   

5.
王珏 《理论观察》2023,(12):45-5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引领当代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根脉,是维持历史连续性、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基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传统文化百年理路的全部奋斗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是积极引领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导主体,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自为主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场域的理性认知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同向而行,正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根据时代变化,以敏锐的时代性思考对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始终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深刻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不断汲取其中合乎逻辑和发展规律的养分,厚植中华文明的根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思智慧、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引领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及其文化发展的重要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自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关党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精神命脉,必须传承和发扬好。龙江四大精神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坚持四大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可以为实现龙江全面振兴挖掘持久的发展引擎和不竭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可以从路径、方法、机制3个主要维度进行思考和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路径涵盖了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知”、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情”、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意”、激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行”4个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方法包括灌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信息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互动教学法6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保障机制主要有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构建学校部门联动机制、优化教学激励驱动机制、设置教学反馈评估机制4个要点。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校铸魂育人工作。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就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和“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部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校铸魂育人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强调采取以文化人的方式,为今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路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入手,系统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筑起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刘嗣方 《改革》2023,(1):1-1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是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领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源自中国共产党百年与时俱进不懈探索的经验积淀,根植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革思维,在于习近平对改革内在特征和规律认识的不断升华,蕴含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文化逻辑和主体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在内容上包含根本保证论、道路方向论、目标主轴论、人民中心论、问题导向论、重点突破论、改革攻坚论、系统工程论、社会动力论、全球治理论,从内在逻辑上构成了包含根本保证、逻辑起点、立足基点、主题主线、价值立场、基本原则、方法路径、内在要求、重要保障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彰显出重要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文化价值和世界价值,为新时代新征程谋划推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行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1.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作为一门基础性通识教育课程融入职业院校课程教学中,是现代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创新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的设置须在师资队伍构建、课程分类、内容安排、学分规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意见》,国家历史上首次以中央的名义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大的概念和工程,意义非常重要。2014年,教育部也专门制定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专门对大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  相似文献   

13.
张营 《理论观察》2022,(2):41-43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离不开高校思政课堂这一重要阵地。在价值维度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与完成教育要求的客观选择。在理论维度上,思政课本身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内在契合性和包容性,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可能。在实践维度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则需要高校坚持“两个结合”,加强意识形态和文化自信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17,(30):44-47
(一)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两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制定本指南.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滋养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对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先贤王阳明的出生地、成长地,余姚市在深入解码阳明文化基因,推进阳明文化助力共同富裕上作了持续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刘兴旺 《发展》2023,(1):86-8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秦人创造的历史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秦人源出东夷,为少昊之后、颛顼苗裔。因其远祖伯益辅佐禹治水有功,佐舜驯鸟兽,受赐姓嬴氏。禹帝崩“以天下受益”[1],禹子启夺天子位,伯益被杀,其族人四处流散“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2]。夏末,伯益后裔费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则将马克思主义“魂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有机结合,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大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篇章,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内省既是一种促进自我提升的道德品格,也是一种自我省察的方法.将中国传统内省文化运用于新时代大学生德育既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时代要求的需要,也是提升新时代高校德育效果的创新举措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之道活态传承的需要.将中国传统内省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德育中,开展内省教育,可将课堂作为载体,并通过把准教育定位、激活学生思维、更新理念方法等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9.
张小军 《发展》2020,(4):94-94
本文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思维能力、审美阅读和审美表达能力、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三个方面,论述语文教育要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大而化之"于精神生命的成长。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是认识、领悟与把握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语文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理论依据,阐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是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从理论、实践和创新三重维度,探究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思想的价值贡献,对进一步探究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内涵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