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洗钱罪的犯罪构成迥异,在刑法体系里亦分属不同篇章门类(1)。文章将这两种犯罪相提并论,着眼于全国断卡行动开展以来,两罪治理一同成为热点问题,两者作为国家治理中两大领域,存在若干异同点,通过类比分析可发现造成两者治理困境的深层次问题,也能得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论启发,文章最后对两罪治理方法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银行1979年第一家从境外引入信用卡业务及中国银行1987年在国内首创人民币信用卡业务以来,利用信用卡进行犯罪的案件也开始出现。特别是近年来,此类案件有增无减,而且有越演越烈之趋势,它给发卡银行增大了经营风险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下面我们着重分析利用信用卡进行犯罪活动的特点、手法及今后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刑事立法中没有对伪造信用卡并使用行为予以定性,司法实务中也缺乏统一指导。信用卡及其所附信息的真实性是区分"伪造"和"变造"的标准,更改信用卡磁条身份等信息的行为应认定为"伪造"。单组伪造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需根据具体情况从伪造金融票证罪和信用卡诈骗罪中择一重罪从重处罚。重复实施数组伪造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应先判断构成牵连犯的次数为单位,剔除因牵连关系不单独评价的犯罪,再根据剩余可评价的犯罪行为中罪名异同的,按连续犯或数罪并罚处理。  相似文献   

4.
李炜 《金卡工程》2010,14(6):220-22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迅速发展,涉及信用卡诈骗的犯罪手段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从而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并予以处罚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提出对于信用卡诈骗与盗窃罪的界定,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对象;二是犯罪行为方式的本质属性。上述问题均直接影响到罪名界定。  相似文献   

5.
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使用伪造或者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近年来,随着信用卡的推广普及,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的案件也日益增多。据统计,在一些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6.
朱锡平 《金卡工程》2008,12(4):45-48
本文以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现象为切入点,简略梳理了刑法理论界和实物界的观点,在借鉴美国等国刑法相应规定同时,对刑法典第196条第3款立法旨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探讨牵连犯、事后不可罚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应按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8.
开设赌场罪是刑法第六修正案从刑法第303条分离出来的罪名.是行为人自己成为主宰者,在其支配下开设进行赌博的场所的犯罪行为.我国现行刑法对开设赌场罪的规定非常粗糙,开设赌场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的规定均在不同程度上存有不足,诸如单位能否成为开设赌场罪主体、开设赌场罪是否需要以赢利为目的、在赌场发放高利贷行为的定性、开设赌场与聚众赌博的区分、网络赌博等,给司法实践的具体操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疑难问题予以理论和实践的澄清,以便更好地打击赌博犯罪.  相似文献   

9.
如何认定违法发放贷款罪?本文主要围绕行为是否违反国家规定、贷款数额和重大损失的界定、行为人的主观状态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在具体讨论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司法实践情况之前,笔者想强调的是,本罪是典型的行政犯罪。  相似文献   

10.
王文娟 《上海金融》2023,(11):71-79
虽然《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重大损失”作为骗取贷款罪的唯一入罪标准,但在司法实务中“重大损失”的认定仍会面临诸多棘手问题。因此在骗取贷款罪的司法适用中,我们应确立“重大损失”的认定规则:第一,明确提供虚假申请资料获取的贷款金额不属于重大损失。第二,厘定民事诉讼程序操作对“重大损失”的认定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三,重大损失的主体对象和涵盖损失要素的选择应遵循有限性原则。第四,我们应构建“贷款到期时+执行程序终止时”重大损失的双重起算节点。如此方能契合贷款资金所有权保护的立法定位,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信用卡诈骗罪中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这一行为进行法律界定,分析不同情形下的行为如何定性。对同一行为人既有伪造信用卡的行为,又有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行为,应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张为民 《金卡工程》2010,14(10):128-128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犯罪分子往往通过高额利息、高额回扣等方式非法向社会吸收公众资金或者以投资入股、资金互助等方式变相吸存资金。这种现象严重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也危及到公私财产的安全。因此,研究探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由于立法对这一罪名的规定过于粗疏,实践中对何谓"公众",何谓"非法",以及是否应该以"经营货币"为目的尚存在诸多的分歧。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3.
骗取贷款罪弥补了贷款诈骗罪在司法适用上的不足,虽不是典型的诈骗类犯罪,但仍然可以遵循诈骗罪的构造来认定,即行为人虚构事实—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银行从业者产生了错误认识—银行从业者基于错误认识发放了贷款—行为人或者第三人得到贷款—银行贷款资金产生了损失。何为“欺骗手段”?——骗与贷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犯罪的本质是侵害法益,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故刑法所界定的“欺骗手段”,绝不是行为人违背民法基本诚信原则的“虚假”行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合同诈骗罪的社会危害性日益严重,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然而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认定理论界和实务界尚存争议,本文主要围绕下列若干问题予以探讨,以期有助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5.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抽象危险犯,其保护法益是国家税收安全而不是国家发票管理秩序。以该罪的性质和法益为基础对非传统虚开行为进行辨析:无货环开、对开行为不能简单地认定其有罪或无罪,而应根据开具税额的不同加以认定;有货代开行为不仅不构成该罪,也不构成行政违法;挂靠开票行为不构成该罪,若构成相应行政违法或刑事不法的按相应法规处理即可;变票行为不构成该罪,而构成逃税罪。至于该罪与其他涉税犯罪的关系,其与逃税罪区分关键点在于行为手段不同,在虚开行为间存在牵连关系时,二者可构成牵连犯;其与非法出售、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存在关联关系时可以构成吸收犯。  相似文献   

16.
《刑法修正案(七)》对内幕交易罪的犯罪构成进行了重大修改。基于内幕交易罪构成要件及其刑法解释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在内幕交易罪的修改过程中与最后条文颁布后,证券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务对内幕交易罪构成要件刑法解释存在不同的见解。有必要对内幕交易罪相关疑难的刑法适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细致解释,为适用全新的刑法规范合法打击证券金融犯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涛 《甘肃金融》2013,(3):43-45
集资诈骗罪是一种复杂犯罪,准确认定某种行为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罪,科学正确的司法认定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准确审视和分析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各要素,则是正确科学地认定该罪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陆续推出自己的信用卡。一时间,信用卡市场可谓风生水起,信用卡业务也呈不断攀升之势。但信用卡大规模推向社会的同时,该业务也不无隐忧。恶意透支、拖欠还款等现象,严重影响到发卡银行的应收账款率。本刊组织了3篇有关信用卡业务的文章,内容涵盖有关信用卡的法律、管理和业务等3方面,希望业内有识之士共同探讨在我国信用卡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完善相关法律环境,创新信用卡业务,化解风险,并不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马烨雯  李晨怡 《金卡工程》2010,14(7):203-203
对自首立功的适用标准及宽严把握的度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学界争论不休。《解释》的出台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从近年司法实践看,又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另外对《解释》的理解和适用也产生了一些认识上的分歧。本文对自动投案、主动供述本人同种罪行以及自首后又立功的认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日益扩大,我国对外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汇领域的违规违法现象增多,逃汇、套汇金额越来越大,对我国外汇收支产生了不利影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本文拟就逃汇罪的认定与预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