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领域。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向乡村振兴推进中的作用,阐述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发展阶段下,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可依赖路径。通过构建符合新发展阶段的绿色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和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收集2015—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呈现区域异质性,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金融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各省市加大了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投入,并且把数字金融改革方案应用到农村经济发展中,数字普惠金融完成了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融合,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成本可承担性、金融供需的可匹配性,以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广农村经济发展效果。然而,在实践中数字普惠金融暴露出很多不足。本文主要从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选题背景出发,研究其发展的必要性,讨论其发展现状,从中发现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困境,最后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提高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和扶贫的精确性,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人们收入的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金融配置不对称、 需求和供给不匹配,信息不对称,顶层设计存在问题,成本收益不对称.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主要是进行制度创新、 产品创新、 机构创新和科技创新,并通过这四个创新来构建并完善我国普惠金融体系,从而实现普惠金融在我国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扩大服务半径,助力乡村实业发展,契合当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居民缺乏金融知识、基础设施薄弱、征信体系不健全、普惠金融产品单一、金融风险复杂等,政府和金融机构只有宣传数字普惠金融知识、加强数字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保障农村金融环境安全,才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数字普惠金融不断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值得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分析广西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发现广西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还是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重点研究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最后分析当前广西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发现广西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和全国还存在差距,同时也缺少龙头企业的支持。今后,广西应该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提高金融创新的能力,促进广西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兴起助推了实现普惠金融进程,本文立足互联网金融基本理论,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通过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时代构建普惠金融体系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数字金融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认为高低收入群体之间数字金融可及性和使用程度的差异会加剧收入不平等情况,相关部门应促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和数字金融使用技能均等化,完善数字金融投资者教育工作,构建多层次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在数字金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数字普惠金融的兴起对金融供给下沉、小微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治理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伴随数字技术的持续进步,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加速到来,数字普惠金融将深度影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良性格局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隋想  徐娜 《科学决策》2024,(4):153-167
作为传统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化产物,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地域限制,降低了金融产品的负担和成本,扩大了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范围,并通过数字技术为融资困难群体提供了便利的金融服务环境。然而,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数字普惠金融存在区域差异。因此,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动因、影响以及区域发展差异的研究,有助于因地制宜的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数据统计口径、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多维度均衡化发展,并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协调发展,使其在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改善民间融资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为劳动力就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中小企业的内在因素使其在融资方面存在巨大困难。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意义非凡,但数字普惠金融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必振兴。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交汇期,数字赋能农业农村发展是必经之路。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对数字化认同感不足、人力人才资源短缺、乡村产业数字化有待完善以及数字技术区域推进不平衡等,需要通过补齐数字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民数字化参与能力、加强数字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产业以及开辟城乡区域合作道路等路径来更好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使居民贫富水平缩小,让弱势群体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应运而生。我国普惠金融的概念是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为我国金融业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普惠金融本身的特点就是本小利微,而互联网正好以它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方式与普惠金融有效的结合在了一起。传统金融存在的金融中介会加大资金流通的成本,而互联网金融恰恰减小这一环节的运作费用,并且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方式更能合理有效的减少资金的流出。  相似文献   

14.
杨雅茹 《科技和产业》2023,23(13):219-224
基于2011—2020年统计数据,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陕西省10个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相关性分析以及泰尔指数对陕西省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普惠金融变化趋势有较强的一致性,整体在时序上呈上升趋势,发展状况良好;二者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发展不平衡,失调区域多分布于陕北和陕南地区,协调区域聚集在关中地区;陕西省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差异明显,差异主要来自区域内差异,同时关中地区的内部差异明显大于陕北和陕南地区。  相似文献   

15.
刘甜  李文芳 《特区经济》2023,(4):101-104
当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给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算出中国2011—2019年31个省市的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通过相关检验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其的影响,以及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更充分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促进区域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但是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政府监管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这种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完善监管系统、提升政府信息透明度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使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得以提升,实现商业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目标。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地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有助于调节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基于2011-2017年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结合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成果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从全国及区域层面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8.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迎来好时机。当前,农村存在金融资源不足、农户融资难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农业农村新发展。鉴于此,文章以湖南省P县为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新发展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P县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继而探索了P县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农村新发展的措施及模式,最后总结了该县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效并提出农业农村新发展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文章基于2011-2020年西藏七地市的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西藏七地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平稳上升,但内部差异较大;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则表现为遮掩效应。鉴于此,提出政府在借助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需注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质效果和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普惠金融作为微型金融的发展方向被提上日程,如何以普惠视角构建微型金融体系成为全新课题。文章以普惠金融的内涵分析释义微型金融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以陕西为例对微型金融的发展现状作出评价,以找出在普惠金融发展框架下微型金融的不足之处。最后,得出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