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途径,也是乡村治理体系创新的关键环节。在地域环境、文化习俗等特定因素影响下,构建“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须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新时代乡村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坚定中国共产党在“三治结合”中的主体和主力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乡村群众治理需求的价值遵循;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依归;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实践理路。从而有力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朱文斌 《经济师》2023,(11):115-116+118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乡村的治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作为有效推动乡村发展,推进依法治国和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因素,乡村治理成为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在乡村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必须从提高自治主体治理水平,夯实乡村治理经济发展基础,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支撑体系,实现以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构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的现代化科学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是调动社会治理参与积极性、创新社会治理形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发展正面临着价值精神性、共益关系性、组织协调性方面的三重问题与挑战。对此,需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为“元治理者“的作用,通过党的强有力的价值引领机制、党组织扎根式服务的工作机制以及“党建—社建”机制的双向嵌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组织共同体的有序发展,促进“人人参与”的治理格局形成。  相似文献   

4.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进入新时代后,乡村治理现代化又被赋予了新的逻辑内涵和目标要求。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存在治理观念落后、“三治融合”困难、治理主体缺位等方面的问题,探究其背后的经济、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和相应制度供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解决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应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完善“三治融合”新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精准定位各党政机关职能。  相似文献   

5.
刘静静  刘春丽 《经济师》2023,(2):222-224
从“国家—社会”关系结构来看,内生性社会组织由乡村社会内生治理需求衍生,外生性社会组织由国家总体治理需求衍生。乡村振兴背景下,二者逐渐发展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成为有效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主推手。通过对当前内生性社会组织与外生性社会组织在组织产生、组织发展、组织目标等组织特征方面异同的比较,就其反映出的各自优劣之处得出当前应从内部的人才发展、组织机制和外部的政策支持、资源供给等方面来促进两者的协同共治、优势互补,实现内生性社会组织与外生性社会组织的耦合。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治理有效,揭示治理路径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因素体现在历史与现实两方面,主要特点是情境特殊性、目标多元性和主体民族性.现存问题有治理主线明确性不足、治理主体参与程度弱化、治理技术难以满足需求和企业生态责任履行缺位.民族地区乡村治理遵循主线—结构—平台—补充的内生逻辑,具体表现为治理意识—治理主体—治理技术—治理责任—治理目标.治理实践路径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主体参与、开发与应用符合民族实际的数字技术、强化民族地区企业生态责任建设四个方面,从而将民族特色转化成乡村振兴的动能与优势.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5,(11)
乡村治理就是多元治理主体对乡村的公共事务进行协同共治的过程,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方式的协同性、治理内容的公共性以及治理目标的综合性是其主要特征。为了探究现阶段传统乡村的治理情况,文章选取某省某县的一个传统自然村落为分析对象,试图呈现在行政村一级的两委班子职能弱化的情况下,以村民小组为基本治理单元的村治结构,以及由于权力结构失衡、家族势力、干部素质低下、政治信任缺失等导致的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8.
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加剧了城乡的分化,城市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农村地区涌现了大量的公共治理难题.农村社会要走出治理困局,就必须鼓励多元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治理.本文以农村环境治理为例,构建了一个多元共治的博弈模型,说明以党委政府为核心的多元共治不仅影响公共服务的供给,而且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通过对浙江省12个乡村的分类考察也印证了多元主体参与村治的重要性.而要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格局,就必须完善和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同时培育农村社会现代社团组织,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创新多元共治的载体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多元共治作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网络化治理,打破了地理空间范围分割、突破了行政区划刚性约束和超越了单一主体治理局限,成为解决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和实现区域"绿色"发展的理想治理模式。但跨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复杂性和合作共治主体的多元性,使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多元共治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目标达成、利益协调、权力配置、责任划分和治理有效等现实困境。可通过理念转变与教育引导、利益补偿与利益共享、权力让渡与合作契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制度规范与激励约束等途径突破实践困境,促进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多元共治实现,进而提高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多元共治绩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实践演进经历了总结深化以往“三农”建设经验、开启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建设征程的创建阶段,提高生产要素的现代化水平、强化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发展基础的深化阶段,积极推动参与主体能动创新、激活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内生活力的升级阶段。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短板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农地功能优化与主体行为的负外部性、农村治理功能发挥与基层权力配置不均衡、乡村共同体重建与多元主体发展不充分。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可以把以制度拉力为基础优化基层权力运作的政治生态、以地方性知识为保障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以技术赋能为驱动拓宽乡村公共服务的价值链及以村域合作创新为支点提升乡村振兴主体的自主能力,作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优化向度。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2.
生态减贫是我国扶贫开发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形成了由生态建设、生态产业、生态补偿和生态移民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方案,开创了人类减贫事业的新形态。从绿色发展理念来看,生态减贫事业在治理预期、治理结构和治理策略等方面存在“有增长、无发展”的内卷化风险,减贫致富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受阻。在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后扶贫时代,生态减贫的现代化发展要基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实现,其路径包括发展理念的现代化、生态减贫法治体系建设的现代化和减贫治理主体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没有乡村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当前乡村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弱化以致支撑乡村治理的内生性资源匮乏,农民处于松散状态,组织化水平低,“乡政村治”遂演变为“乡政浮,村治虚”。新发展阶段,只有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夯实物质基础、重塑基层组织,并有效弥合“自治”、“法治”和“德治”之间长期存在的实践隔层,进而切实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发展阶段对我国乡村治理的领导机制和乡村治理体系等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在领导干部、主体结构、人才机制、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党建主线、制度建设、激励机制、创新手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等角度提出新发展阶段我国乡村治理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治理是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而兴起的一种公共治理新模式,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高度契合性,为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是政府、村委会、农民等主体,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数字治理平台为牵引,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过程,其作用机理集中表现为通过数字技术与基层共治机制的融合互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建立起主体联结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整体性协作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在实践中,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还面临着思维、技术、效能、主体、制度等困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需要打破传统治理思维、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治理运行机制、加速乡村数字人才培养以及完善乡村数字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既有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研究侧重理性制度考察,相对忽视情感维度。文章以山西省W县的实践探索为案例,致力于呈现乡村情感治理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W县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符号认知、行为互动和价值迁移三重情感治理机制,并基于人情动员、共情共鸣和利益激励的情感治理深层途径,构建了“空间—联系—共识”情感共同体。情感治理过程触发了村民的心理反应机制,产生了情感性的政党认同,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也实现了政党与社会的一体化,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治理权威。  相似文献   

17.
以什么样的方法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立足国内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现实境况,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国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总结与升华出一系列原创性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总体而言,这些原创性的科学方法论主要表征为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在绿色发展与绿色生活方面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态系统协调方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建章立制方面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区域协调发展面临众多矛盾,社会的个体化与区域发展的整体性、治理资源的分散化与社会风险的系统化、治理机构的边界分割与不断增强的流动性,以及网络世界的碎片化与现实生活的持续性之间的矛盾等,成为区域治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协同共治是解决上述矛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方面将协同理论运用于区域治理实践,超越单一系统形成综合性的行动和治理模式,系统构建理论指导、体制机制、效果评估和反馈体系等;另一方面提升区域政府联合体协调能力,提升多元化主体参与治理的权利和能力,并进一步在行动中产生创新性理念。  相似文献   

19.
新乡贤组织的制度设置与治理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乡村利益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乡村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多变,乡村社会矛盾日趋严峻,乡村治理面临新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新兴治理主体的新乡贤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广泛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新乡贤在化解乡村民众间矛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维护区域稳定等问题上初步显现其重要功能.本文从理论上对新乡贤治理的法治基础、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进行探索和总结,以期为新乡贤组织制度在中国创新乡村治理思路与治理实践中发挥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秦寒 《当代经济》2024,(4):103-108
乡村治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程。为使乡村治理更加有效,避免乡村治理低效而影响共同富裕的实现,基于乡村治理和共同富裕的内在耦合,探究共同富裕对乡村治理在目标取向、理念转换、主攻方向和遵循原则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更高期待。目前,乡村治理助力共同富裕仍面临着乡村治理主体流失、农村内部居民收入马太效应风险增大、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等现实难题。基于此,从治理主体、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公共服务等三个维度来探讨乡村治理助力共同富裕的对策:打造乡村治理共同体,凝聚乡村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在农民收入上,实施扩中提低行动,打好共富乡村建设的组合拳;在公共服务方面,构建多层次供需契合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筑牢共同富裕的生活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