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新加坡政府创办的CPF制度通过购房津贴和以房养老的支持政策,将住房和养老有机结合,通过终身入息计划为养老兜底,使得CPF制度具有一定的再分配功能.政府反对慷慨的福利制度,强调传统的家庭观念,明确自我养老,且自我养老观念深入人心;通过法、理、情手段的有机结合,以及就业福利设计,实现了家庭养老与自我养老的会通.企业具有雇佣老人的内在动力,社会组织在政府的支持下,宣传政党并提供养老支持.多位主体的养老行动能形成合力的关键机制是权威政府的高效干预,其保障是政府的强公信力与公众参与机制.多元协同养老治理理念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着不符合农民需求的状况,并且农民在农村公共品供给评价机制中的地位缺失,他们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参与意识也不强。从村庄制度设计看,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以单纯行政化的方式供给农村公共品,农村自治组织机构之间缺乏制衡机制,农民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因此,必须健全有效的村庄公共品供给决策制度、规范的村庄公共品供给执行制度、有力的村庄公共品供给监督制度、良性的村庄公共品供给协商制度,以保障农民村务治理权利。  相似文献   

3.
李丹  林珮帆 《新经济》2023,(9):47-58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粤港澳三地不断深化融合发展,跨境养老已然成为缓解大湾区老龄化问题的重要出路。尽管粤港澳三地已经出台了支持跨境养老的一系列政策,但粤港澳三地间在制度层面存在的较大差异仍是推进该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阻碍,主要体现在养老服务供给主体职责、养老服务行业相关标准以及医疗与福利的补贴制度。因此,需要探索制度衔接的有效突破口,将上述制度困局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逐个击破,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养老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养老产业PP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参与养老服务的新发展模式,是我国优化养老机构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养老产业PPP项目实施促进了养老、医疗、康复行业发展,增加了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吸引了更多民营资本进入市场,提高了养老服务产业管理运营水平;拓展了养老服务创新思路,有效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目前,我国养老产业PPP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存在项目前期规划不合理、后期监管不到位;养老服务业需求与社会资本投资偏好不匹配;福利型、非营利型与营利型养老产业PPP项目布局不合理;社会资本承担的责任和利益不对称等问题。实现养老产业PPP项目有效运作,需要政府与社会资本充分合作,规范养老产业PPP项目运作机制;厘清责任—利益主体,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属性养老机构协调发展,保证养老产业PPP项目的服务性与营利性;完善促进养老产业PPP项目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邓沛琦 《当代经济》2021,(11):128-131
人口老年化和政府政策支持催生了养老服务多层次供给模式.在实践中,机构养老服务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养老服务的福利性、公共性、公益性和公平性均体现不足,政府福利政策目标的达成度不够.本文综述了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分析了养老服务供需结构性失衡导致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及其原因,对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提出了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扩宽养老服务范围,提供更多的准公共产品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趋严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逐渐被更多人认可且其社会需求也愈来愈大。PPP模式是促进医养融合、推进养老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模式在苏州市医养结合领域的运用存在政策推力足、市场活力大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法律不完备、人才匮乏、利益主体关系复杂等问题。为了使PPP模式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有效衔接,应从法律政策、队伍建设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结合国际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路径的比较分析,探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及适宜的运行机制,文章结论认为,我国农村正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同传统的家庭保障、社区服务、互助组织等有机结合,重视使用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以此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城乡有别的农村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对农村养老产业和养老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大运河流域(河南段)乡村养老模式调研,针对养老现状分析互助养老的独特优势,研究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中的问题,为农村养老模式的深入开展提出完善建议,以期推动乡村养老事业的开展,从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是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供给侧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施中面临诸多困境。该文通过对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政策与现状分析,得出现行制度壁垒、权责利失衡、监管缺失是合作困境的制度性诱因;法规短板、价值取向与信用缺失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供给困境的主观诱因;需求不确定、合约不完全、市场风险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实施困境的客观诱因。进而提出落实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制度供给、配套法规、投资补偿,完善监督评价与服务定价机制,健全权责利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多维度治理机制及相关治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互助养老的现实困境及其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9,(5)
人口老龄化、"银发中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常态。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养老难题。面对"人口红利"消失和"未富先老"的客观现实,传统的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下的养老服务需求。有鉴于此,近年来,作为新型养老模式的互助养老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其问题也随之凸显:互助养老存在认同度低、缺乏法律政策支撑、配套设施不完善和参与主体单一等诸多困境,亟需优化我国互助养老的发展路径,促进互助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也是河北省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设计了养老保障制度的主体框架:对不同类别的农民工设计不同的缴费基数、缴费比率等参数以及不同的参保方案;并进行了辅助制度的设计:以地养老和建立农民工养老互助组织。  相似文献   

12.
政府作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主体,理清政府执政理念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价值取向、政府责任内容影响的作用机制,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古代中国的传统家庭养老制度为例,对“忠君”的执政理念、对“尊老”传统孝道文化的制度价值取向和改府责任内容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有利于剖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并准确预测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良好的就业以及教育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留守老人逐渐增多,养老问题面临巨大挑战。在此情况下,互助养老顺应时代而生,成为农村养老的优质选择。以甘肃省锁龙乡互助养老模式为例,从其基本原则、组织结构、管理运营为切入点,通过结合各指标所占的权重,对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筛选,重点对影响较大的指标进行分析,了解当前阶段互助养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粮食信托是农村资金互助的制度性创新。但在调研中发现,农户对粮食信托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粮食信托合作社的发展遇到瓶颈。究其原因,粮食信托合作社受农村经营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制度、农民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通过制定财政对粮食信托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制度、完善粮食信托开展金融合作的相关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相关培训、创办粮食期货交割库等措施,促进粮食信托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志强 《经济论坛》2014,(6):102-106
农村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增多使社会面临着极大的养老压力。农村空心化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社会资本的双重缺失。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农村养老的社会资本,但社会资本的负效应阻碍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健康发展。因此,要通过不断努力,优化和培育老人的个体社会资本,加强培育农村社区社会资本,推动农村互助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面对多样化的农村公共需求,市场、第三部门等供给主体逐渐参与到供给中,形成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态势.为了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达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本文探索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的合作模式,并对此合作模式下各供给主体的角色定位及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探索多元主体的最佳合作模式和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层治理、专业协会与农户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俊雪  秦聪 《经济研究》2019,54(9):123-14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逐步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为主体、农村专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为有机组成的多元化基层治理体系。本文首先构建简单的理论模型,剖析农村专业协会及其制度安排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提出理论命题,进而利用2126个村庄的调查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专业协会总体上没有在促进农户增收方面发挥显著的积极作用。制度安排对专业协会的增收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引入盈余返还分红机制和加强组织民主建设可较好地改善专业协会的增收效应,立足本村需求建立的专业协会较跨村协会更有利于农户增收。外部制度环境亦具有重要影响——由村委会作为发起人有利于发挥多元基层治理机制的互补作用,提升专业协会的增收效应,所在村庄与上级政府的关联较紧密则倾向于削弱专业协会的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18.
王兴华 《经济师》2013,(1):27-28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生活宽裕为目标,按照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破解"三农"困境的重要出路。应当进一步创造宽松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力度,加强对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政策研究创新,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依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峰 《经济师》2011,(4):60-60
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着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权责不明、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多主体供给模式、完善供给决策机制及监督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绿色公路建设标准与建设目标为导向,分析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下影响参与主体行为的项目属性因素、绿色公路技术经济政策因素、组织制度因素、经济影响因素、社会信用影响因素;提出绿色公路推进的内外动力机制,从组织制度、利益分配及市场机制等维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以构建绿色公路技术标准体系、制定绿色公路节能减排标准规范为基础,营造有利于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公路建设的政策环境为平台,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绿色公路产品有偿使用与成本补偿制度为激励手段,构建不同类型绿色公路治理机制为政策手段,为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绿色公路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