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高山二季作区从海拔600米到1800米,分布广,生态条件复杂,1200∽1800米地区多为马铃薯、玉米套作,600∽1200米为单作。一、春马铃薯栽培春马铃薯1月份播种,5月份收获,对水肥要求较高,故应精细管理,高肥足水,主要栽培要点如下:1、播种。低海拔地区12月上旬即可播种,高海拔地区1月下旬。播种太早,晴天气温可达15℃以上,10厘米地温10℃以上,阴雨天有时气温仅3∽5℃,使播种的种薯幼芽时长时停,极易产生梦生薯影响出苗;播种太晚,根系入土浅,分布窄,显著减产。从多年的播期试验结果中总…  相似文献   

2.
一、马铃薯酱:先将马铃薯洗干净,除去腐烂、出芽部分,然后将皮削掉,放在蒸笼内蒸熟,出笼摊晾。再擦筛成马铃薯泥备用。将白砂糖、水与酸水(即醋房所用的酸水用少量稀米饭拌和麸皮放在缸中,倒缸一周,每天一次,滤下的酸水作为醋引)放入锅内熬至110℃时,将马铃薯泥倒入锅内,并用铁铲不断地翻动,直至马铃薯泥全部压散,同时要防止糊锅底。继续加热至115℃时,将柠檬酸、色素加入,并控制其pH值为3-3.2。此时由于温度过高需勤翻勤搅,防止结焦。用小火降温,到锅内物料至90℃时,将水果食用香精和营养添加剂加于锅内,用铁铲搅匀…  相似文献   

3.
阿奎拉阿奎拉在湖南省等地又称“中寨黄皮”,是50年代从德国引入的品种。株型直立,分枝较多,株高65厘米左右;茎紫褐色,复叶大,叶色浅绿,生长势强。花冠浅紫色,花药橙黄色,花粉量较少,能天然结果,浆果较大,绿色,有种子。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中等深度。结薯较集中,块茎中等大小,不太整齐,休眠期短,较耐贮藏。食味品质好,淀粉含量14%∽18%,粗蛋白质含量1.6%,每100克鲜薯含维生素C8.3毫克、还原糖0.04%。植株中抗晚疫病,但块茎抗病性强,抗癌肿病、轻感花叶病毒和卷叶病毒,对…  相似文献   

4.
5.
6.
对多种马铃薯全粉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将马铃薯全粉作为基础原料,研究马铃薯全粉饼干的加工工艺。在进行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了正交试验,优化了马铃薯全粉比例等参数,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小麦粉85%、马铃薯雪花片状粉15%、细砂糖30%、蜡质变性淀粉5%、磷脂0.3%、玉米淀粉5%、棕油20%、水40%、磷酸二氢二钠0.08%、碳酸氢铵1.2%、小苏打1%、焦亚硫酸钠0.04%及食盐1.3%。经验证实验,在此条件下制作的饼干色泽均匀且呈金黄色,能保持马铃薯的特殊风味,组织形态细腻,层次明显,口味酥松、香脆,风味纯正,无异味。  相似文献   

7.
芮政文 《致富之友》1996,(12):20-20
几种马铃薯食品的制作芮政文我国马铃薯种植地域广、产量高,不少地区马铃薯收获后产品积压。因此,大力开发马铃薯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不失为农村致富的主要途径。现就几种马铃薯食品的加工技术介绍如下:一、马铃薯果脯1.原料选择:选择大小一致、薯...  相似文献   

8.
[目的]计算云贵高原地区大春马铃薯潜在产量及产量差,分析产生巨大产量差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方法]文章采用由国际马铃薯中心开发的新型植物生长模拟模型Solanum模型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更精确地评估马铃薯潜在产量。[结果]云贵高原地区大春马铃薯的产量潜力巨大。云薯401潜在产量为138 t/hm~2,云薯505潜在产量为147 t/hm~2,合作88潜在产量为91.9 t/hm~2,与实际产量之间的产量差(YGM)最大的为云薯505,为117 t/hm~2,与基于FAO农业生态区域法的光温产量潜在模型算法得出的结果相符。与世界范围内已知的马铃薯潜在产量数据相比,云贵高原地区大春马铃薯的潜在产量全球最高。[结论]云贵高原地区大春马铃薯的发展潜力巨大,不同品种的潜在产量存在差异。防控晚疫病,延长生育期以充分利用太阳辐射,提高光合辐射有效利用率(RUE)是提高产量,缩小产量差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李文生 《致富之友》1998,(10):16-16
一、发病症状马铃薯被害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萎垂,4-5天后全株茎叶萎蔫死亡,但茎叶色泽仍为青绿色。切开病株上的薯块和近地面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色,用手挤压也有乳白色的粘液渗出,其症状较明显。二、病原由假单胞杆菌属细菌侵染所致。病原细菌主要在病株残余遗...  相似文献   

10.
旱地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郑海春,路双奎,安福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被列为自治区重点实施的温饱致富工程,称为农业的"白色革命"。尤其为山旱区的贫困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区的后山地区,地势高寒,昼夜温差大,十年九旱,年降水量仅3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耙梳,分析马铃薯在塑造现代世界过程中发挥的功能,研判新时代健康中国语境下马铃薯主粮化所承载的使命和实现路径。驯化与种植马铃薯,使古印第安人从狩猎采集者变为农牧的随从,奠定了印加文明的根基。在欧洲,因马铃薯提供高产的食物,西方工业文明得以崛起,进而重塑世界格局;与此同时,马铃薯晚疫病重创爱尔兰,改写了其发展轨迹。马铃薯与美国文化相遇后"合成"西式快餐,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裹挟着人们对现代化的想象而在全球化进程中迅速流行。中国历史上,马铃薯对土地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著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马铃薯的价值被重新认识,秉持"营养是新时代饮食转型升级核心"的理念,统合关照经济效益与生态影响,农业农村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和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从品种创制、区域布局、主食设计开发与消费引导等方面,以科技创新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落地。马铃薯主粮化是以健康中国为立足点和目标的自觉选择和本土化创制。马铃薯将在健康中国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力量,引领新一轮饮食革命。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农业"一提两增"工作目标,黑龙江省尖山农场积极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通过创新推行"四优一管"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实现了马铃薯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亩产3270公斤,为马铃薯高产栽培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尖山农场获黑龙江垦区马铃薯高产创建第一名。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主粮化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是人类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有学者认为,早在16世纪的明朝,马铃薯就传入我国。马铃薯在欧美早已成为主粮作物,而在我国长期只作为副食,被置于主粮之外。马铃薯主粮化渐行渐近马铃薯主粮化的主张,不是今天才提出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农业专家建议,把马铃薯同番薯一样划为粮食作物。当初提出这项建议,是为了把国内粮食分类法与国际粮食分类法相统一,实现我国与国际粮食统计口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正>400多年前,马铃薯薯种漂洋过海,落户于西南贵州,成为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口粮",也正因此,马铃薯曾一度被视为"贫困符号";如今,斗转星移,在发展理念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原来的"贫困符号"驶向发展快车道,一跃成为贵州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立足资源优势聚力马铃薯产业先天的资源优势,为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贵州,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相似文献   

15.
贵州是全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推动当地马铃薯产业较快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抓好马铃薯生产列入重要议题,先后启动实施脱毒马铃薯温饱工程、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等项目。2005年以来,贵州省将马铃薯产业作为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2008年省委1号文件专门对发展马铃薯产业作出部署,省政府还出台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10年间,在当地政府带动下,贵州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鲜薯产量均已跃居全国第三位。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广大农村致富的产业、希望的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根据1982~2012年的马铃薯产量和消费量的数据,对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的长期趋势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1982~2011年,马铃薯总产量和总消费量基本保持同步变化,除2006年总产量超过总消费量1 885万t之外,其余年份总产量和总消费量的差额都在250万t之内,从比例上看,供求缺口在多数年份不到总产量或总消费量的3%,我国马铃薯基本是国内自产自销,进出口的总量都不大。其次,对1982~2012年马铃薯总产量、总消费量数据做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分析,并做一阶差分,采用传统时间序列分析和移动平均(ARMA)模型相结合,建立马铃薯总产量和总消费量的时间序列模型;进而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马铃薯的中长期生产和消费进行了预测:马铃薯供给基本平衡,供给略大于需求,供求之间的差额占总量的比例非常小,约为2%。2020年,马铃薯总消费量为1.0 900亿t,马铃薯总产量为1.1 125亿t,供给大于需求225万t;2030年,马铃薯的总产量为1.3 585亿t,马铃薯的总消费量为1.3 280亿t,供给大于需求305万t。  相似文献   

17.
《农家之友》2004,(3):19-19
稻田免耕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新技术,具有省工省力、操作方便、增产增效,同时达到稻、薯水旱轮作,稻草资源综合利用,既保护生态环境,又提高土壤肥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马铃薯薯块是地下茎的膨大部分,在温、湿度适合的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引种我国年代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翟乾祥 《中国农史》2001,20(2):91-92,22
马铃薯(土豆)引入中国后,形成数个别名,因时、因地而异,常造成混淆,尤其是江南所产之黄独,又别称马铃薯。至于马铃薯传入中国的时代,百年来莫衷一是。本文认为马铃薯应用在明末传入我国,决偿可能迟至清乾嘉之际。  相似文献   

19.
20.
马铃薯是英国民众很喜欢吃的食物,但是今年冬季.英国人也许不会像以前那样尽情享受马铃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