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目的:分析河南省耕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布特征、多功能权衡关系区域差异,提出分区优化管控措施。研究方法:耦合协调度方法、权衡强度方法。研究结果:(1)河南省各县(区)耕地利用多功能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原城市群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优势明显,黄淮平原生产—生态功能强;(2)多功能协调度、权衡强度空间差异明显,中原城市群和豫北地区协调程度高、权衡强度低;(3)全省可耕地划分为多功能高协调区、多功能低协调区、单功能主导区、生产—生态协调区、生产—社会保障协调区、生态—社会保障协调区6大区域。研究结论:研究结果与河南省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相符,揭示河南省耕地利用多功能分布和权衡关系,划分不同类型区并提出优化建议,为河南省农业空间管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多功能评价为基础开展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能够有效满足农村居民点的精细化、差异化治理需求。[方法]以西南丘陵区典型代表性的重庆市荣昌区为例,利用分层抽样选择12个样点村域,结合内部用地形态和外部环境适宜性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的优势度差异,划定农村居民点功能优化分区并制定相应优化策略。[结果]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及承载功能表现出显著地域分异规律,其农业生产功能随着与城镇距离缩短而显著衰弱;非农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优势度的分布特征均表现为由城镇中心向较远区域递减趋势;生态功能优势度表现为远郊型中心型近郊型。荣昌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区优化策略可划分为I类产业重构式、Ⅱ类社区营造式、Ⅲ类生态涵养式和Ⅳ类移民搬迁式4种。[结论]综合内部用地特征和外部环境适宜性对农村居民点"三生"功能优势度进行评价,可为西南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张博 《农业经济》2018,(5):106-1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底召开的农村经济会议中习总书记更是提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分析了辽宁省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转型期的情况和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要求针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结构形式在地域上的反映、它是具有类似条件和特征的基层农业经营单位的组合。这种组合是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各单元的性质、作用、利用方向等基本相同,内在联系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2019年农业绿色发展工作要点指出,要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加强农业污染防治、保护与节约农业资源、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统筹推进和试验示范。对于河南省粮食主产区而言,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的循环利用率,将多种产业有效结合起来,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推进以政府监管为前提,以企业、农户合作为路径的新型发展道路。在大范围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将现代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业发展,有必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策略的探讨,以期更好地对农业绿色发展路径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6.
[目的]休闲农业是现代经济与农业快速发展的产物,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能够实现休闲农业的发展,对自己甚至是整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阐述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通过问卷调查与专家访问发,收集河南省12个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发展数据,并筛选得到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输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建立为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服务的DEA模型。[结果]之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从具体的角度上来说,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可实现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全面上来说,对休闲农业的投入可推动该行业的整体规模。[结论]该文的研究结果为发展河南省休闲农业打下了理论基础,推动了重点发展技术、提高投资效率和投入物力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多功能农业转型时期,它需要系统化普及化的农业服务体系的跟进.然而,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农村面临着边缘化、空心化与老龄化趋势,原有的农业服务体系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威胁.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围绕多功能农业发展而展开的农业服务的普及化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难点和侧重点.通过比较提出我国未来应聚焦在有效的农民组织化与服务普及化的机制研究上.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不仅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缓解用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战略性选择.引入经济理论模型等对未来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选取设计思路严密性等5个评价指标.并且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对方案进行优化比较分析,提出保障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乡村民俗文化对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文章阐述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目前河南省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发现,河南省民俗文化存在资源转化率低、产业规模小,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融合程度低,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缺乏创新性等主要问题。并从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对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探索适合本地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方式等方面提出对策,旨在为河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拓展黑龙江省新华农场农业多种功能,本文主要围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打造美丽田园、湿地趣园、农家乐园、森林花园的四大举措,并就完善相关的配套服务和加强工作保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农业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三产业的基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和各区域的特点导致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方法]在此研究背景下,文章以河南省108县市为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副渔服务业产值、农产品附加值、耕地面积、农业机械使用率、农用肥料使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等7个指标将河南省108县市农业经济进行区域划分为3类,并分别对3类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农业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分析,进而选取4个主要变量对该省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经济发达程度、政府政策等4个因素对该省3个农业区域经济均产生正向影响且对于农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影响系数高于发达地区,说明农业经济发展程度对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和政府政策依赖程度较高,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强弱也对农业经济发展程度有重要影响。[结论]未来应以可变因素即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制定为研究对象,以期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区域间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彦军 《山西农经》2020,(8):59-59,6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应将农业经济和市场创新进行深度融合,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要将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作为工作的重点,妥善地解决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更快更好地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的定量评价,并结合土地利用的角度对原平市农业产业进行布局优化。方法 文章基于GIS空间分析和AHP方法,建立农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刻画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出适宜性分级图,进一步叠加原平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农业优化布局分析。结果 原平市农业适宜性水平整体较低,只有14.82%的区域适宜和非常适宜农业生产,集中分布于中部平原地区;53.21%的地区基本适宜农业生产,主要分布于东部丘陵和西部山区;31.97%的地区不适宜农业发展,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同时,在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区中约有15.3%的土地被开垦为耕地,限制了该市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结论 与传统的土地适应性相比,该研究嵌入了社会经济因子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分析,使得研究结果更贴合实际。如何进一步挖掘更全面表征气候、生态、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构建更加全面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区域有别、因地而异的评价体系标准,是加强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大庆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遵循我国"十三五"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本文分析大庆市农业产业链,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发展创新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资金不足影响产业链的延长和完善。对此,应用农业多功能理论,结合实际,提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对策:培养职业新型农民,推动农业多功能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与质量安全监督,推动农业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转型发展;改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从而为大庆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建议,实现大庆市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利强 《山西农经》2022,(8):137-139
新农村建设是目前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优化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但现行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技术和人才投入力度不足,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才能推动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文章对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多功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传统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功能农业产业化的农村发展思路,提出了实施多功能农业区域化发展,积极探索农业功能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多功能农业市场创新,开发多功能农业市场体系,重视多功能农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农村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甘丽清 《山西农经》2020,(2):57-57,59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与我国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更与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农业繁荣不仅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提供相应的保障,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其经济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论述了农业经济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从总量与结构视角探讨湖北省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熵权法和扩展C-D生产函数分析法。研究结果:(1)总量视角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上显著为正,结构视角统计上显著为负;(2)本文分为2000—2007年和2007—2014年两个时段,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4年总量视角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大于2000—2007年的正向影响,结构视角的负向影响在两个时段的差异特征与总量视角相同;(3)将研究区分为重点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的研究结果表明,总量视角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表现为:重点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而结构视角的负向影响表现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发展区生态功能区。研究结论:研究区耕地多功能的总量效应比较明显,而多功能之间的多样化协同效应还未得到发挥;不同主体功能区需实施差异化的耕地多功能利用与管理策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内在价值体系的完善和提升,乡村民俗文化是休闲农业价值体系构建的主要资源,探讨乡村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关系,强调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作用与应用。[方法]文章采用文献查阅法总结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结合旅游数据及具体的乡村民俗文化,通过归纳总结和分析比较法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河南省乡村民俗文化是休闲农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及前提,休闲农业中融入乡村民俗文化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活跃,此外在建筑、艺术、饮食、节庆及历史源流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结论]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发展重要作用,同时乡村民俗文化的恰当应用是持续健康发展休闲农业、提高河南省整体经济收入的关键,且为发展该省休闲农业、民俗旅游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