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0,(9):66-67
中国至少还有1.6万个与“舟曲”类似等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700万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自1999年以来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鉴于识别难度,至今仍没有完全摸清整个版图的脾性,许多所谓的安全之地却成了重灾区。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解决石拐矿区内存在的矿山环境和资源利用问题,本文从地质学和生态学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矿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土地资源和区域水资源现状,对矿区土地复垦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土地资源再利用和矿山生态修复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当前,矿区土地复垦应当以灾害治理为基础,将土地资源再利用作为研究重点,强调生态修复在矿山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地域优势,谋求区域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坤  孙魁  陈建平  彭捷  陈军  张鹏华 《科技和产业》2023,23(21):184-19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实施地质灾害精细化管理、加强地质灾害管控的重要依据。综合考虑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系统性、实用性,总结提出“两图-双预测”方法。以陕西省乾县为研究区,利用“两图-双预测”方法评价该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风险性。结果表明,乾县地质灾害无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主要沿境内3条主要河流及重要交通路线分布。通过验证,该方法评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山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按照“谁开发谁治理,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生产单位在完成矿产开发后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本文以同心县某煤矿恢复治理工程为例,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效果,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后续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2023,(11):50-51
<正>聚力破解“乡村管理不精、经济不强”“乡村资源不聚、融合不够”“乡村资源不聚、就业不易”三大难题,构建“集体+农户+企业”的运营联合体“、资源+项目+文旅”的产业联合体“、租金+薪金+股金”的利益联合体“重建设、轻运营”是现阶段乡村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村民持续增收致富的瓶颈所在。近年来,衢江区创新提出“整村经营、抱团发展”的共同富裕联合体发展模式,推动村庄建设与经营有序衔接,让乡村有人来、有事干、有钱赚,成为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典型经验现场会考察点。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GDP增长14.1%、连续两个季度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26县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6.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山区贫困县,全县国土面积1548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是全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列全省之首。据统计,铜鼓县原有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1097处,涉及全县所有的13个乡镇(场)5148人、今年入汛以来,特大洪灾造成800多户农房倒塌,新增地质灾害点2880处,  相似文献   

7.
岩溶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岩溶研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检索来源,借助CiteSpace软件并结合文献计量学绘制岩溶学图谱,评价2010—2019年岩溶学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近10年岩溶学研究涉及的领域主要有“岩溶生态及石漠化”“岩溶工程与地质灾害”“岩溶水文地质学”“岩溶油气资源”和“气候变化与古环境重建”等方面;中国岩溶学研究成果丰富,但在国际上主导岩溶学领域研究以及与其他国家科技合作的能力仍需加强;岩溶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是目前岩溶学领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学者们构建了“水-土-植”的岩溶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发了因地制宜可推广的生态产业模式。近10年岩溶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扩展,更加注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特别是岩溶区水土流失治理问题更加关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8.
“反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决策》2005,(4):12-13
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是“因资源而生”,但由于经济效益长期被转移,抽血严重,造成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一些城市陷入了“资源竭而城市衰”的困境。如何反哺资源枯竭型城市。“两会”期间,苏立清委员在代表全国总工会发言时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资源枯竭城市(矿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杨志全,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首批应急管理部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与应急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省阿瑟夫汉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工作站负责人,云南省高校高烈度地震山区交通走廊工程地质病害早期快速判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在地质灾害广泛发育的西南地区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入选首批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昆明理工大学安全工程“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负责人与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王晓平 《科技和产业》2024,24(4):262-267
针对煤矿开采导致矿区水资源破坏的严重问题,开采深度逐渐增大,其底板灰岩承压水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大隐患。基于承压矿井地形地貌、水系统环境、地质结构类型、覆岩层结构组成及煤层赋存条件。以“三等效”保水开采理论,化矿井水害防治为矿井保水开采为切入点,将矿井浅表水、顶板水及底板水进行整体统筹考虑,紧紧围绕“浅表水保质保量、顶板水资源化利用、底板水原位保护”这条主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承压矿井保水开采模式系统,形成一套适合类似矿井的“安全、高效、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保水开采技术体系,实现矿井安全开采和保水开采双重目标,打造承压灰岩水矿井绿色开采(保水开采)工程示范基地,为我国矿井保水开采提供可行性指导。  相似文献   

11.
童康益  付栋 《科技和产业》2021,21(10):367-374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地表以下70 m区间普遍为第四纪软弱黏性土沉积.而在这一深度范围,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又相对集中,工程建设施工容易引发地质灾害,从而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非常必要.结合上海城区某电力隧道和管线工程项目特点,分析拟建工程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拟建工程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边坡失稳、地基变形、水土突涌、地面沉降、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问题,并进行危险性评价分析,提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以减少、避免本建设项目和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城市生态地质环境,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丁恒  刘兵  陈林明 《科技和产业》2021,21(9):307-314
贵州省是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但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采和矿渣堆积,导致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伴生相关生态环境问题.以贵州省普安县铅厂尾库矿周围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现场调查,以及对土壤进行取样测试砷、镉、铜、铅、汞、镍等元素含量,查明了研究区土壤污染源特征和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未发现危险废物,区内废渣属二类固体废物;土壤的污染途径主要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及污染物贮存、遗撒引起的扩散迁移以及干湿沉降造成的污染;土壤中砷的所有暴露途径的总致癌风险大于10-6,砷的总危害指数大于1,部分点位超过第二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地块存在一定的风险.其研究结果可为污染土壤的改性和风险管控措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震 《科技和产业》2024,24(3):166-171
为研究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4号煤层的沉积环境,总结聚煤规律,归纳聚煤模式,综合运用煤田地质学、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胡家河井田4号煤层的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内陆河流相沉积,其中河漫沼泽、牛轭湖以及泛滥平原上的泥炭沼泽是4号煤层的主要沉积环境;富煤带分布于中部及南部,并向东部和西部延伸,富煤中心分布于中部和西南部,与地层沉积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靠近西部的古河道时,煤层出现分岔、变薄、尖灭的现象,古河道流经区域富县组和延安组地层全部缺失,形成无煤区。研究成果对于该矿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煤田地震勘探的精度,提出了煤矿地震数据动态解释的思路,并通过Qt编程开发了地震资料动态解释软件系统.该系统包括矿井多元数据综合管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解释成果编辑、三维可视化分析与地震地质成果输出等功能.工程应用表明该软件能够把煤矿三维地震勘探获得的静态勘探成果与矿井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类地质信息相互融合,实现地震资料动态解释,实时更新地震资料解释成果,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应对发展的需求,煤矿资源被不断开采,与此同时由采矿产生的高盐水成为极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传统的高盐水处理办法虽技术稳定且拥有成熟的法律法规,但面临着处理成本高、处理方法难度大等缺点。深部地质封存作为在国内创新的高盐水处理办法,其可行性在鄂尔多斯盆地得到验证,并以每小时100 m3的处理量解决煤矿高盐水污染处置的问题。本文亦基于煤矿高盐水深部地质封存项目进行其技术经济性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数据分析深部地质封存技术其施工及运营成本、后期利益及对环境和社会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洋溢  袁通  秦鲜卓 《科技和产业》2021,21(11):326-332
受地形地质条件、工程经济以及勘察深度等因素的制约,山岭重丘区隧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不良地质灾害的影响.为解决隧道穿越洞口浅埋段滑坡体的施工安全问题,以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永乐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其地形地质条件及滑坡体情况,结合洞内变形与滑坡体变形相互作用机理,对隧道穿越洞口浅埋段滑坡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洞外加固处治+洞内严格控制沉降"的综合处治方案.实践结果表明,本隧道工程穿越洞口浅层滑坡体的施工过程安全顺利,采取的施工控制措施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王华玲 《科技和产业》2019,19(8):98-102
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虽然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认识过程,但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增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也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理清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既相互促进又互为制约的关系是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全球化助推国际贸易大幅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避免人类因生态环境的破坏"吞食各种悲剧而又无可挽回的恶果"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李永军  尚改珍 《乡镇经济》2009,25(12):14-16
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促进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实施宏观规划和管理,文章利用2008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从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地质灾害、水环境4个方面,对易县土地生态敏感性开展了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易县土地生态环境中度敏感地区和高度敏感地区面积较大,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21.67%和60.93%,不敏感地区占5.15%,轻度敏感地区占的份额最小,只占5.00%,极敏感地区占的份额最小,只占6.25%。从区域分布来看,高度敏感类型区在全县各个地区均有分布,中度敏感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各山地的下坡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