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农就业、母亲照料与儿童健康——来自中国乡村的证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靖 《经济研究》2008,43(9):136-149
中国农村女性参与非农就业的比例显著提高,对于增进家庭收入、减少贫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女性在家庭中的双重身份——挣取收入者和照看孩子的主要人员出发,其劳动模式和供给行为的改变对于下一代福利的影响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确定的。本文通过将农村地区妇女的劳动供给状况进行区分,就其劳动参与行为对孩童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母亲额外单位的劳动时间的增加对孩子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同样的母亲非农劳动时间的增加对于孩童健康的负面影响大于农业劳动时间增加的影响程度,而母亲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边际效果分析表明母亲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的正向影响难以抵销劳动时间增加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孩子性别不同所受到的影响亦不同,女童相对而言处于健康的劣势地位。虽然母亲的劳动供给有助于缩小孩子营养状况的性别差距,但却是以所有儿童的健康状况下降为代价的。研究结果预期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
刘进  赵思诚  许庆 《财经研究》2017,(12):45-57
随着非农工资性收入占中国农民收入比重的逐年增加,为了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绝大多数农民采取兼业行为.那么,农民兼业行为对非农工资性收入究竟有何影响?文章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和收入分解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兼业行为对农民非农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兼业农民的非农工资性收入和小时工资水平均显著低于纯非农就业农民.进一步研究发现,由兼业行为引起的歧视效应是产生这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时,应瞄准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惠农富农政策,以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既要着力破除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约束,鼓励部分兼业农民向非农部门彻底转移,提高其工资性收入;又要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分析广东省1987年以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 广东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显著;(2)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单方向格兰杰原因;(3)这种长期关系是稳定的 ,并没有随时间而发生结构性变化.所以,广东经济增长过分地依靠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persistence of transient income shocks to farm households in rural Indonesia. Persistence is defined as the elasticity of a household's 1997 household per capita income with respect to its 1993 per capita income, controlling for time‐invari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usehold. Local rainfall levels are used as an exogenous source of transitory variation in 1993 income. Four main conclusions emerge. First, roughly 30% of household income shocks remain after four years. Second, the persistence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shocks is approximately equal; if anything, positive shocks last longer. Third, neither positive nor negative income shocks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 poor households. Finally, measurement error in income and unobserved household heterogeneity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bias. These findings cast doubt on common arguments advocating public intervention to stabilize or redistribute income, and suggest that anti‐poverty policy should address more permanent causes of household poverty.  相似文献   

5.
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较高,食品弹性最低;农村低收入户各项基本需求都没得到满足,且中低收入户一些基本需求也没得到满足,收入差距问题依然严重.应提高低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收入;针对农村不同收入户,分层促进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消费;发展食品生产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构成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利用协整等计量工具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各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并由此对照我国政府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而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分析经济刺激计划中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在促进农村消费方面的作用.实证分析和政策分析的结果表明:(1)当前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及国家财政农村救济费支出;(2)已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既有消费价格补贴等短期措施,也有旨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的长期性政策,时于促进农村消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未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仍需继续着眼于各种长期性政策.国家在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时,应注重提高农林水事业费以外的支农支出比重;(4)县域经济是启动农村消费的关键.未来的政策着力点可以考虑将启动农村消费与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来自山东省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冠琼 《经济管理》2006,(22):84-91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探讨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而不能从能源消费的线性变化推测出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山东省经济受电力消费的影响较大,为了在201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政策目标.山东电力消耗较高的产业必须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独特的2007年和2009年四川省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汶川大地震对农户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影响。我们发现地震造成农户收入下降,但人力资本和非农务工对于缓解地震对收入的负向冲击具有显著作用。政府发放的生活补助款项起到对于收入下降的弥补作用,也使得农户的消费水平在震后保持较快增长。然而,政府提供的住房重建补贴和贷款却不足以负担农户的建房成本。  相似文献   

9.
多角度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推导均衡弹性进行估算长期均衡弹性.分析表明,短期内农村社会保障总体上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局部地区存在差异性,长期而言农村社会保障总体和局部对居民消费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1985-2009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相关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基于此,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辛飞 《经济研究导刊》2015,(6):25-28,36
运用回归分析、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1978—2011年甘肃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甘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其信息消费的增长,同时甘肃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该地区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扩大甘肃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这对促进农村信息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强调两个事实:第一,农村居民并非同质,他们根据自身的特征决定迁移与否;第二,那些成功地改变了户籍身份的永久移民与没能改变户籍身份的临时移民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利用2002年的CHIP数据发现,永久移民的"正选择"效应非常明显,它使得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较高、处于收入分布较高位置的样本减少.这导致农村的收入水平和农村内部的不平等程度降低,阻碍了城乡差距的降低.相反,临时移民的选择效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3.
迁移、自选择与收入分配-来自中国城乡的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强调两个事实:第一,农村居民并非同质,他们根据自身的特征决定迁移与否;第二,那些成功地改变了户籍身份的永久移民与没能改变户籍身份的临时移民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利用2002年的CHIP数据发现,永久移民的正选择效应非常明显,它使得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较高、处于收入分布较高位置的样本减少。这导致农村的收入水平和农村内部的不平等程度降低,阻碍了城乡差距的降低。相反,临时移民的选择效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有效启动农村消费需求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本文在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基础上,结合1985-2009年的经验数据,构建反映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的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进一步考察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1991~2008年的实际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分配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和影响机制。与已有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并未起到抑制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此外,本文还发现发展中国家在抑制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上,光靠金融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财政支农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0~2015年全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地生财"行为总体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以地生财"行为会带来"人地失调"的城镇化格局、"去工业化"效应和扭曲的公共品供给结构,进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以地生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各区域存在显著异质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当前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摆脱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路径依赖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durable consumption, income, and wealth (housing and financial) allowing explicitly for generational heterogeneity. A framework is proposed to disentangle cohort, age, and period effects an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U.S. Consumer Expenditure Survey data. We fin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and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range of elasticities implicit in results presented, thus far, by age groups. Moreover, we find supporting evidence of humped shaped age profiles for the elasticity of consumption with respect to income and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wealth for those aged 60+. The framework also allows us to generate cohort profiles which draw attention to the negative role of housing wealth for generation X, and period profiles which reinforce the role of financial wealth for the baby‐boom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8.
非农就业、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不均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武 《经济前沿》2012,3(2):107-113
文章构建了城乡分割体制下的简单二元经济模型,从理论上分析非农就业、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关系,并采用静态和SVAR动态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总体上,非农就业与城乡居民收入不均等负相关,且长期内将持续缩小城乡收入不均等;城镇化以及城镇化滞后于非农就业的程度与城乡收入不均等正相关,且长期内均将扩大城乡收入不均等,但影响逐步衰减。最后基于产业梯度推移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并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变化对消费支出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的大小,在全国及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各异.为寻求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笔者依据1989年~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基本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法,找出存在于其间的数量关系及基本规律.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笔者据此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actors that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to higher income status, thereby attempting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y some economies move to a higher income country group while others do not. Using a quintile income distribution approach, we identify 62 economies that moved to a higher quintile income group in each decade from 1960s to the 2010s out of a sample of 182 economie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higher physical and human capital growth and oil revenues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greater probability of transitioning to higher quintile income group, although their effects vary not only across income groups within a sample period but also across different period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economies that have attained substantial capital accumulation (either physical or human, or combination thereof) and/or are blessed with natural resources have avoided income traps and demonstrated a successful and often steady transition to higher income grou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