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其指导作用共同富裕是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从1979年到1992年的十年多时间里,小平同志多次反复论述了共同富裕问题。小平同志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也是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最后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而演化成一种造福亿万人民的科学实践——扶贫开发。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战略理论中。l、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一个首要的基本…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一是邓小平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今天,深刻学习领会这一思想,搞清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我们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消除各种疑虑和困惑,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邓小平文选》的学习,本人仅从三个方面谈谈粗浅认识和体会。一、共同富裕的主体──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共同富裕”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广大人民群众。这是邓小平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反复强调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长期思考和研究社会主义问题的科学结晶。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邓小平从不同角度强调过我们所讲的富裕是共同富裕。他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论断,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论断。全面地理解和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对我们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谈起社会主义,我们就往往把它归结为几大特征,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不十分清楚。最近,邓小平同志在他的重要谈话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答案,他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他的这个思想是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一同提出的。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论断,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论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指针,特别是作为这一理论支柱的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动力和根本目标,奠定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和贡献。本文结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初步学习,谈谈保险在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毛泽东主张走“让大多数人同等同步富裕”的道路;邓小平继承、发展并超越了毛泽东这一思想,提出了一条“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从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共同富裕道路.二者各有其一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历史的、思想认识的根源,而邓小平提出的道路是现时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我们党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讲,1990年邓小平就断言:"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毋庸置疑,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奇迹,同时也把中国由一个平均主义的国家变成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国家.因此,共同富裕的问题,已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尖端的课题,考验着我们党的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现在,很快实现共同富裕虽然有困难,但是不管怎样,已经是到了必须着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时候了.这就需要我们坚决地走出认识误区,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制定新的战略,强化制度创新,突破既得利益者的重围,把共同富裕作为当代中国最大的民生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科学地解决了和平和发展这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社会主义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理论,对指导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意义极为重大。一、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首先,我国的贫富差距是基于以下两点的前提: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发生的;二是全体公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是以大多数人的生活下降为代价。这两个基本事实表明,我国出现贫富差距悬殊仍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些…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视角,形成了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先富一后富一共富的价值选择和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理论与共同富裕思想一脉相承。存在发展理念、价值主体、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共同富裕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本质问题论述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重大突破,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社会主义本质。从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到社会和谐,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和谐社会”明确指出了共同富裕时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中的发展观具有更广阔的内涵,“和谐社会”比共同富裕具有更加直接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引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它的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就以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问题而言,邓小平同志作了很多深刻的论述.现在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的情况下,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有着重要意义。共同富裕思想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从本质属性上讲,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落脚点;从发展途径上讲,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理解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赵磊  贾冰 《辽宁经济》2023,(1):78-81
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最终目标,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发展性,主要表现为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的与时俱进。立足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研究为出发点,探索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高延春  冯菊香 《特区经济》2007,3(2):164-165
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在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对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并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如何领导人民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共同富裕问题上,毛泽东进行了初步探索,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研究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我们正视现阶段的收入差距,坚持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本刊评论员改革开放以来,在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中国,出现了沿海和一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先发展起来,一部份人已经先富起来的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也...  相似文献   

19.
赖井洋 《特区经济》2005,(11):110-111
对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笔者认为,必须作相对性的理解,才能科学地把握它的本质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一、共同富裕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目标的一个总体构想关于共同富裕问题,邓小平是这样论述的:“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提出共同富裕的思想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设想,在西藏发展的历程中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和最生动的实践。回顾西藏自治区成立30年来的建设历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和进步的历程,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性。本文就此谈些自己的认识,以其赐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