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我国投资领域看似繁荣但问题错综复杂,国民待遇适用的标准混乱已经恶化了我国的投资环境,主要体现在国民待遇与非国民待遇并存,内资待遇标准的不一致,外资上位法与下位法的不一致,外资法与WTO及双边协定的规定不一致等方面.应从调整并理顺内资法律法舰及其政策,统一内资的法律地位和待遇标准;建立统一适用的外资待遇标准,取消对外资的非国民待遇;清理和调整地方性法规及其政策中与WTO和双边投资协定及国家外资法律法规不一致的外资待遇规定;加快制定体系完整、前瞻性强的外国投资法步伐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外资待遇立法及政策.  相似文献   

2.
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TRIMs协议 )是一个协调国际直接投资的协定 ,它要求成员国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实行国民待遇。因此 ,需从TRIMs协议的基本规定入手 ,从对外投资企业的当地成分要求、外汇平衡要求、国内销售要求和出口实绩要求等方面分析中国外商投资法与TRIMs协议的调整适用情况 ,指出中国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与TRIMs协议的内在一致性 ,并从简化审批手续、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外资利用效率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外资立法、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设中,外资政策及其外来投资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为更好地发挥外资对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拉动城市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协调好城市圈的外资政策。武汉城市圈外资政策协调性应包含以下内容:外资政策应充分协调好与外贸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劳工政策等关联政策之间的关系;外资政策应当顺应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外资政策应在圈内外实行非歧视性待遇;外资政策应在圈内各城市间保持协调统一;外资政策应当紧扣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4.
秦超 《财贸研究》2007,18(5):51-58
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入手,把我国政府与外商投资者作为两个博弈主体,通过对外资优惠政策和外商的直接投资的动态博弈分析,得到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然后通过对该均衡解的详细分析得出一系列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外资政策和以后的外资政策的调整路线与博弈分析的结果是吻合的,并得出了充分利用外资的关键是改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5.
调查表明,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的战略正在发生变化,从过去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以降低成本的简单战略,逐步转向集寻求低成本、大市场和可创造资产为一体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复杂战略。这是对我国利用外资的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利用、创造和培育我国的外资区位优势,使其适应于跨国公司新的发展战略?本文将采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如何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 我周边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相继制定并调整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使外资流入增加,与我国形成明显的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漠视周边国家投资环境的变化,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不努力寻求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对策,甚至对外商投资提出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很可能会使近年来来之不易的外商投资快速增长势头划上句号。  相似文献   

7.
外资对国内资本存在挤入效应,其对国内资本的挤入作用主要局限于国有资本;外资之所以对中国国内自身投资有带动作用,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与外资主要以绿地投资的形式进入中国有关,除了自身带入的资本以外,外资在中国投资办厂对原材料中间产品的需求可能间接地对国内投资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与外资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制造业有关。最后,与外资在中国面临的竞争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西安市在引进外资中存在诸多问题消弱了外资对经济的正向效应,因此本文提出西安市应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拓展引进外资方式,建设引资带和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以及鼓励外资并购改造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构建熵权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对中国各地区投资环境进行了实证研究和评价分析。各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整体呈现"东强、中平、西弱"的格局,与外资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致,极不平衡。目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外资正逐渐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因此,中西部地区应加快投资环境的改善工作,以更好的引进外资和发展当地经济。  相似文献   

10.
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设中,外资政策及其外来投资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就城市圈现有外资政策来看,构建城市圈外资政策协调机制,以维护圈内各城市外资政策的科学、透明、协调和有效,显得紧迫和必要。武汉城市圈外资政策保持协调性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以引资数量作为政绩考核依据的惯常做法依然存在;以激励性投资措施作为引导外资流向的传统思维仍然没有改变;对当代国际经贸环境影响国际投资和贸易的深度和广度关注不够;外资政策易受多重政策目标的牵制与诱惑。  相似文献   

11.
外资非正常撤离法律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资非正常撤离是指未履行在中国的纳税和清算义务的外资退出行为。频繁发生的外资非正常撤离,不仅给中国相关利益方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中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稳定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外资撤离,但从深层次角度分析,地方政府部门过度追求"经济财政"却是外资非正常撤离的根本原因。在客观认识外资非正常撤离原因的基础上,有必要研究应对外资非正常撤离的法律对策,包括完善和建立外资信用机制、监管清算机制、紧急联动机制、法律追究机制等行之有效的补救机制,减少外资非正常撤离的负面影响,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12.
从政府、投资商、居民和环境四个主体,采用熵权_灰色关联度模型,以皖北六市为例,评估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绩效。结果表明:皖北地区招商引资政策绩效存在着很大差异。改善招商引资政策的绩效应权衡不同主体的利益,还应在政策之外寻找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刘花 《价格月刊》2020,(5):90-94
2020年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给我国交通运输、餐饮业等服务业带来了巨大打击,特别是外贸受到较大影响,不仅延迟复工影响到外贸订单履行,疫情让一些国家取消中国企业订单,严厉的管制措施影响到外贸活动的开展,而且一些国家的恶意推动恶化了中国外贸环境。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沟通、实施力度更大的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扶持力度、持续改善投资环境,为我国外贸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Private foreign capital, whose presence in Indian industry was long regarded with concern and suspicion, is now presented as a panacea for India's poor industrial and export performance. This paper examines available evidence to compare the behaviour and performan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controlled firms in India over the last five decades. It discu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foreign capital to aggregate investment,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economic growth. We assess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policy towards 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recent changes, and outline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mpirically evalu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 policies toward foreign enterprise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ctivity.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ies are difficult to quantify, but we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 by employing an index that reflects a country's general regulatory environment and treatment of foreign businesses. The evidenc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measures is captured by a panel regression model, which pools together a cross-section of 153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95–2001.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policy index is robust to the presence of a host of conditioning variables, some of which serve as fundamental foreign investment determinants that lie largely outside the direct control of national policy.  相似文献   

16.
梁军 《商业研究》2006,(7):19-23
当前中国的对外资产累积有几千亿美元,但绝大部分是缺乏控股权的债券与货币性投资,直接投资所占份额很少。企业整体实力、企业体制和政府政策等因素是造成中国对外资产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这种资产结构不仅使中国对外投资的收益较低,且对所投资国经济的影响力较弱,使对外投资的许多重要作用难以发挥。逐步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减少非直接投资特别是储备资产的比重应该成为今后中国对外资产结构调整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入世”十年:零售业对外开放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对我国零售业取得的巨大成绩的认识中,存在着对外资作用一边倒的赞美之辞现象,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外资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正面效应,更应该深刻理解外资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负面效应,取消外资在税收、市场准入、外贸经营权等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地方政府要避免因追求政绩而导致的盲目引资,各界人士要摆脱根深蒂固的轻商情结,并且必须认识到零售业开放虽然最先影响的是零售业,但最终必然会影响到制造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应该抓住机遇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商贸物流渠道体系网点,实施国外抢滩、国内整合的"两头扩网"战略,摆脱传统的"制造业思维"模式,树立"渠道是稀缺资源"、"渠道是经济命脉"的新理念、新思维,充分发挥商贸物流业影响力,推动流程变革和业态创新,将培育、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自主品牌、自主渠道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18.
美国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府通过设置有关机构,采取有关鼓励政策和措施,促进了美国海外投资的发展。借鉴美国经验,我国政府应采取措施,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及建立健全财政、金融、税收、外汇等配套支持政策体系等方面,强化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加强信息咨询的支持力度;完善市场制度环境,加快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促进中国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Business History》2012,54(3):405-430
Japanese firms have a firmly established reputation as influential foreign investors, originating from the surg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to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during the 1980s. This paper examines trends in Japanese corporate behaviour in the United Kingdom, a key investment destination for Japanese firms, over the period 1991 to 2010. Our ‘demographic’ analysis of Japanese firms' investments includes both investment and exit strategies. It is found that Japanese firms have reconfigured their UK presence in response to a rapidly changing market environment, with an enduring proclivity to cluster, notwithstanding government incentives intended to channel investment towards specific regions of the coun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