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外学者从事动态能力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初步梳理,概述了动态能力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和发展机制,总结了国外学者们在动态能力概念上的四个能力观、组织绩效影响上的三个论点和能力结构中的两个决策支持观,指出现有的动态能力研究体系中存在概念上的不统一、能力同质性和异质性的不明确以及作用机制不清楚等需要进一步探明的系列问题,以期能有助于未来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2.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管理周期匹配下的动态竞争力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中资源基础论和核心能力理论从企业内部对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能力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动态竞争力”的概念,指出企业能力应与动态环境相适应。但是已有研究所没有考虑的是:由于企业在自身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挑战,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因而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能力与之相适应;同时,由于企业竞争力与企业家能力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匹配对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借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通过分析企业家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角色,试图初步构建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管理周期匹配下的动态竞争力模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立清 《经济论坛》2005,(17):96-98
在一个技术日新月异、产品更新频繁、消费者需求偏好多变的超竞争环境中(D’Aveni,1994),企业竞争优势正以逐渐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和侵蚀掉。一个固守现有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很快就会被更富创新的竞争对手所取代。无论是企业的特殊能力(Selznick,1957)或者是核心能力都很难保证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异质性资源的粘性导致企业应对冲突环境时的战略不适应性。在这种背景下,由Teece,Pisano和Shuen于1997首先提出“动态能力”概念,探寻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从学术“近亲繁殖”的概念界定、产生原因和潜在影响3个方面,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学术“近亲繁殖”相关研究文献。研究发现,学术“近亲繁殖”受到高校招聘与教师应聘动机、高校特征、国家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学术“近亲繁殖”对教师个体的学术产出、职业发展,以及高校与整个国家学术系统的发展均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当前研究在界定学术“近亲繁殖”源头问题上缺乏共识,导致学术“近亲繁殖”对教师个体的利弊争论一直存在。鉴于此,对后续研究提出两点展望:一是从动态视角分析学术“近亲繁殖”现象;二是深入研究学术“近亲繁殖”现象背后的筛选机制。  相似文献   

5.
“企业治理”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被学者引进中国,当时,它仅仅是一个学术词汇。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中国的企业治理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法律自我实施机制不健全,投资者诉诸司法救济存在障碍,企业运作存在内部人控制,以市场为基础的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信息披露的实际质量难以保证,缺乏成熟的受托责任和企业文化,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不足等,因此,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问卷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管理学研究前沿的知识来源、具体问题、判断标准”三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并就我国企业管理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我国企业管理学在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关于“企业管理学研究前沿的知识来源”的排序是期刊、研讨会、书籍和网络;关于“具体的企业管理学研究前沿问题”,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将47个具体研究问题划分为四个方阵;关于“企业管理学研究前沿问题的判断标准”,我国学者主要关注于“文献讨论的热点”和“所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敏捷性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未对敏捷性形成过程进行动态关注.本文基于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动态视角对企业敏捷性构建过程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是企业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包括环境洞察能力、 快速吸收能力和灵活整合能力三个维度.其中,环境洞察能力是响应机制的来源;快速吸收能力是快速与能力机制的引擎;灵活整合能力是灵活、 快速和有效机制的基础.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启动这一敏捷过程的焦点机制发生了转变:创业阶段,快速吸收是实现企业敏捷性的焦点机制;变革阶段,企业敏捷性的焦点机制转变为灵活整合能力;发展阶段,实现企业敏捷性的焦点机制演化为整合能力和吸收能力的集成.  相似文献   

8.
企业需要培育动态能力以应对动态的经营环境,实现持续竞争优势。部分学者以知识为切入点来解释动态能力,形成了动态能力"知识观"。首先对动态能力"知识观"进行述评;然后,系统阐述了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理论在理论来源、研究边界方面的不同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论文引入了组织学习的概念,构建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模型,剖析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持续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9.
动态能力理论是企业能力研究学派在标准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研究方向,强调了能力的动态性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能力自身特有的模糊性、复杂性和隐性特点使得动态能力的内涵与构成一直处于一个“黑箱”状态。因此,通过对当前动态能力源起、概念以及实现途径等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从系统观和控制论的双重角度,揭示动态能力内涵及构成要素的黑箱所在,将有助于企业用动态能力的标准来对自身现有能力进行衡量和判断,以明确能力调整的方向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事件系统视角考察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机理,并探讨动态能力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事件冲击力、制度事件冲击力、技术事件冲击力3个维度特征“重要性、新颖性和中断性”均对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动态能力则调节上述影响机制的某些方面,在部分情况下,事件冲击力对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水平受企业动态能力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和信息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和新的生产要素,企业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资源而产生的数字化能力逐渐成为动态能力的重要来源。本文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对数字化能力进行研究,开发并设计企业数字化能力量表,拓展动态能力的来源研究。本文通过对259份中高层管理者与员工的配对数据探讨变革型领导行为、数字化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并讨论环境不确定性情境下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数字化能力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创新分别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数字化运营,及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数字化创新间的关系。本研究从数字化能力视角拓展了动态能力的来源研究,并有效指导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后发企业既要致力技术创新又要构建产品类别才能赶超领先企业,然而以往研究大多限于技术创新或产品类别的单一维度探讨,对二者动态协同缺乏关注。本研究从整合角度,搭建“追赶压力—追赶行为—追赶结果”的分析框架,并以在电动注塑机领域赶超的海天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在追赶阶段,后发企业面对进入压力,通过采取“模仿创新—类别沿用”的相似协同机制,而获得合法性;在超越追赶阶段,后发企业面对竞争压力,通过采用“自主创新—类别跨越”的差异协同机制,而取得竞争优势。其中,后发企业的技术策略和类别策略受到所在行业技术体制和市场结构等外部情境约束,后发企业的定位转移与目标变迁从内部推动追赶阶段向超越追赶阶段跨越,后发企业的动态协同能力持续提升是其根本保证。本研究构建了技术创新与产品类别动态协同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后发追赶的内在规律,从“技术—认知”整合视角为后发追赶带来了新的解释,以“技术创新—产品类别”协同丰富了后发追赶的微观机制研究,为中国后发企业赶超世界领先企业提供了新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3.
面临经济贸易全球化,创业企业如何协奏组织行为与组织能力、成功实现转型以应对剧烈变化的环境,已经成为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选取蒙草生态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探讨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资源配置模式与动态能力的相互作用,揭示资源配置模式与动态能力的演化进阶机制,剖析企业战略转型的内在机理过程。研究发现,①企业利用动态能力捕捉转型动因、促进企业形成与动因适配的资源配置模式,进而保证转型成功;②与各阶段动态能力适配的资源配置模式经历了资源转移内化-资源修补拓展-资源传衍共享的演化过程;③资源配置模式演进促进动态能力向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不断进阶,确保企业维持动态、可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周春巧 《当代经济》2016,(12):127-128
近年来新兴市场的崛起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亮点,跨国公司觉察到新兴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后纷纷加快其在新兴市场的发展步伐.因此,新兴市场的当地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本文从新兴市场当地企业的角度出发,探索其提高动态能力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路径.依托之前学者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动态能力的基础是知识,而知识形成的动态机制即学习机制是动态能力的有力保障.据此,可以对学习学派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基于学习机制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最后,从学习机制的五个维度对新兴市场当地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企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竞和”的概念,试图说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社会之间不仅存在竞争关系,而且存在合作关系。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只有倡导竞和精神,企业才能求得最佳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在市场争取到最大的市场分额或利益。  相似文献   

16.
企业核心能力是目前我国管理学界广泛关注和积极研究的重要企业战略管理概念。诸多学者从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出发,提出各种对核心能力的认识观点。本文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概念存在的诸多分歧,引出符合企业竞争实际而又具有概括性的企业竞争优势概念,并从C.K.Prahalad和GaryHamel关于企业核心能力定义的本质内涵出发,突破其研究的局限性,归纳出更具普遍意义的企业核心能力概念,进而将二者层层剖析对比,深入揭示出其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20多年的战略管理研究中,关于竞争优势来源的相关研究已经非常丰富。然而,至于如何在企业与环境之间建立一种适当的平衡上并没有取得共识。就像跷跷板一样,要么是注重环境,忽视企业;要么是强调企业,弱化环境。企业与环境之间似乎难以形成“默契”。竞争优势的来源要么是占优的市场地位,要么就是独特资源的组合。最近的一些研究已经开始对上述两种战略管理基本视角的整合做出努力。由Teece,PisanoandShuen(1994,1997)所提出的动态能力理论架构,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他们认为组织必须建立动态能力,才能确保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企业政治战略主要反映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把政府视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的外部政治环境和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这种关系日显重要。而既往研究往往缺乏对企业政治战略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深入分析,从而影响了对企业政治战略研究的推进和发展。因此,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首先指出了一个更广泛的企业政治战略概念,即将媒体、专业学者、社区公益团体等社会利益相关者也纳入概念中,然后依据制度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从企业动机和反应方式两个维度构建了企业政治战略的概念,并且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了企业政治战略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的假设,这四种类型分别为:反应型政治战略、预期型政治战略、防御型政治战略和前瞻型政治战略。  相似文献   

19.
当前经济金融化现象日益严重,宏观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更加复杂多变,货币政策的实体经济效应趋于弱化。基于此,本文从企业金融化视角,借助TVP-FAVAR模型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动态效应及其有效性。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是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重要传导机制,且具有时变效应;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存在期限特征,企业金融化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投机套利动机”随期限而改变;企业金融化显著影响货币政策动态调控效果;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相比,新冠肺炎疫情下货币政策与企业金融化动态机制的宏观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主要创新在于从企业金融化的关键机制诠释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为抑制过度企业金融化、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参考借鉴,且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IMOI模型,引入具备动态特征的“过往绩效”概念,利用长三角地区101个项目导向型研发团队问卷数据,依据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和归因理论探讨过往绩效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效果与内在机制。结果发现,过往绩效与团队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冲突在过往绩效影响创新行为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关系冲突的中介机制在中国“人情”文化背景下能得到更好的解释;进一步,团队内部的恶意归因倾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从新视角探索技术型团队创新行为诱发机制,对双创背景下技术型企业创新管理实践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