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近年来,各地国库通过与财政、社保、民政等部门合作开展国库直接支付创新业务,国库服务也从财政性资金收纳、报解、拨款、退库、更正等管理职能延伸开来,满足了社会众多阶层的服务需求,是国库社会服务这一理论的运用成果。本文综合国库单一账户理论、国库合作理论、国库再造理论、国库现代化服务理论,对践行国库社会服务理论、增强国库社会服务抗风险能力做出了论述和思考,并对确立国库社会服务法律地位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包括TIPS、TCBS及TMIS等新的国库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国库业务的操作环境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对央行国库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对国库信息化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新信息化系统给国库监管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从防范国库系统运行风险、强化国库监管协作机制和建立与完善新国库信息化系统下的国库监管制度等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央行国库监管工作的建议,以期防范并减少国库资金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地国库通过与财政、社保、民政等部门合作开展国库直接支付创新业务,国库服务也从财政性资金收纳、报解、拨款、退库、更正等管理职能延伸开来,满足了社会众多阶层的服务需求,是国库社会服务这一理论的运用成果。本文综合国库单一账户理论、国库合作理论、国库再造理论、国库现代化服务理论,对践行国库社会服务理论、增强国库社会服务抗风险能力做出了论述和思考,并对确立国库社会服务法律地位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2月20日至21日在昆明召开全国国库工作会议。苏宁副行长对会议作了重要指示,国库局邵长年局长对2005年国库主要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当前财税、金融改革对国库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会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国库工作的基本思路:巩固一个基础。即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国库会计核算、国库制度建设、国库统计分析等基础工作,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强化三项管理。一是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国库机构和队伍建设;二是强化国库对外监督管理,既要保证代理国库的规范运作,又  相似文献   

5.
财政国库管理体制的改革、公共财政的发展,对国库核算新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通过国库处理的集中达到数据逻辑层面的集中,提高国库服务质量,降低国库资金风险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介绍了国库数据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国库数据集中的各种模式及对现行国库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并就国库数据集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财政、税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级国家金库对代理国库的监管显得越来越重要,对确保国库资金安全、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取得代理国库资格前后的行为选择,阐释了代理国库的经济效应和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代理国库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财政国库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国库部门已成为独立的清算主体直接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这种开放的清算格局对国库资金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库事后监督是国库资金安全的一道内控防线,在规范国库核算操作、提高国库核算质量和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库事后监督模式不一、监督手段落后、监督范围不全,导致监督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和削弱了监督效力,现行的国库事后监督已经远远滞后于国库业务的发展,改革和创新国库事后监督运行模式,建立集中监督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库业务的创新和国库操作方式的转变,国库风险呈现出日益加大、产生速度快、相对集中、监督难度增大的新特点。本文从如何防范国库风险的角度对现有的国库风险特点进和归纳并提出了预防国库风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国库现金管理和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现状,之后以金昌市国库资金运行情况为例,用实证方法对国库库存余额、现金最佳持有量进行了建模。对国库库存余额建立ARCH (1)模型,结果说明ARCH模型用于对国库库存余额的建模是适用的、成功的。参考现有研究的做法,对国库现金最佳持有量预测方面进行了米勒-欧尔(Miller-Orr)随机模型的测算,估算出了历年金昌市国库现金最佳持有量及现金余额的上、下限。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 ,各级国库在国库会计核算和国库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较好地为财政、税务等部门提供了服务 ,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国库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 ,亟需从制度上予以明确和规范。为此 ,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 4月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库会计核算管理与操作的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对国库的各项会计业务提出了明确的管理要求 ,对其处理手续作出了具体、细致的规定 ,是新形势下国库工作的行为指南 ,对于规范国库会计行为 ,统一全国各级国库的会计核算 ,加强国库会计核算业务管理 ,便于国库业务检查 ,防范国库资金风险 ,确…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库TCBS、TMIS、TIPS等系统的不断升级完善,二代支付系统的上线运行,国库核算模式由原来的国库内部往来转变为支付系统往来和同城票据交换,国库部门走向资金清算的前台,清算方式的改变造成国库风险点前移。一方面加速了国库资金汇划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国库资金的风险隐患,国库核算方式的转变对业务操作方式、各岗位职责、CA个人证书、重要空白凭证等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愈显重要。  相似文献   

12.
国库现金管理是当前和今后国库部门履行的一项新的工作职责。本文从基层财政国库存款的现状、地方国库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意义及必须面对的问题等方面,对基层国库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对如何稳妥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库监管对确保国库资金安全、顺利执行与贯彻国家政策起着关键作用。但基层国库在监管过程中,仍遇到诸多问题,影响到了基层国库的监管效果。加强国库监管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国库管理效率、推动我国国库改革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行国库管理体制下,人民银行国库部门作为连接财政、税务、银行的纽带,承担着对预算收支的促进和监督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库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优化完善国库资金收支业务流程,更好的发挥国库服务与监管职能,为国库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本文立足人民银行地、县国库工作,对现行国库管理体制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相关问题,借鉴有益经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在实现"预算收人直达目的国库、预算支出即时到账"国库业务处理的目标的同时,同时引发了新的国库资金运行风险。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库会计数据集中后核算管理的变化和风险分析,对如何强化目前的国库风险应对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公共利益视角下央行国库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转型时期的央行国库选择何种改革思路,对于今后国库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库改革在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及实践效应,对国库改革的战略和次序进行了探讨,并在借鉴OECD国家国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改革的目标、基础、深化、难点、突破和硬件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国库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国库是人民银行进行金融服务和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可或缺的结构,对人民银行国库业务进行绩效和审计,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对于提高国库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推进国库的财政预算管理,对国库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人民银行国库绩效审计方法与指标分析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为国库绩效审计方法的实施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8.
臧琴 《云南金融》2012,(3X):125-125
国库是人民银行进行金融服务和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可或缺的结构,对人民银行国库业务进行绩效和审计,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对于提高国库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推进国库的财政预算管理,对国库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人民银行国库绩效审计方法与指标分析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为国库绩效审计方法的实施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深入、国库新业务的不断拓展以及国库核算手段的日新月异,国库风险点呈现复杂化、隐蔽化的趋势。全国国库系统屡出经济案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案件高发区之一。国库对账工作是确保国库同财政、税务之间账务一致的有效途径,也是最大限度地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因而,如何强化国库对账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库风险,成为国库部门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对近几年发生了的一些国库资金案件进行了分析,发现现行国库资金对账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制度、机制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库资金对账工作。  相似文献   

20.
国库现金管理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在确保国库支付需要和国库现金安全前提下,有效运作国库现金以获取投资收益的财政管理活动。随着我国公共财政建立和完善,有效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改革势在必行。一、我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基本情况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普遍开展了国库现金管理,并已经成为现代公共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和通行做法。我国自2003年1月1日起对国库存款计付利息,从而改变了以前对国库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