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使得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持续增加。本文通过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对基础货币发行的影响机制。并比较分析了央行通过买卖央行票据和国债对基础货币发行的影响。目前,央行减少外汇储备主要通过建立投资公司,笔者分析了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并将外汇注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对基础货币发行的影响。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有两种方式.一是间接向中央银行发行,二是直接向市场发行。本文还研究了这两种发行方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机制及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指导意义。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独立投资公司购买外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最后.本文给出了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2.
最近,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的消息压得股市有些喘不过气来。为缓解压力、稳定当前的证券市场,为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不得不站出来明确表示特别国债不是股市紧缩措施,不直接影响证券市场存量资金,不会对股市运行造成冲击。有关专家也积极为特别国债的发行支招,认为用特别国债替换央行票据,对市场流动性几无影响;或称特别国债发银行间市场也可不冲击股市。  相似文献   

3.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财税政策为基点,从贸易顺差、资本流入、外汇占款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并探讨了缓解流动性过剩的财税政策,包括:利用出口退税及进出口关税等税收杠杆调节贸易顺差,通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以下简称"两法合并")抑制"假外资"流入,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对冲外汇占款等。  相似文献   

4.
中短期特别国债购买外汇设想的提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爱群 《中国金融》2007,(20):61-62
十年期特别国债没有解决的问题与中短期特别国债的提出国债,又称中央债,是指一国中央政府依靠政府信用对境内居民举借的债务。本文所指的中短期特别国债,是指为购买外汇储备或者为维持汇率稳定购买外汇而专门发行的中短期特别国债,期限分为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和一年期以上十年  相似文献   

5.
曹红辉 《中国金融》2007,(20):63-64
为改善外汇储备管理,将以往由货币当局独揽外汇资产的格局改变为由货币当局、其他政府机构和广大企业和居民共同持有的格局,2007年8月底至9月底,由财政部分别针对商业银行和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发行了4期期限分别为10年、15年的特别国债(见表1),用于购买外汇资产的投资性部分,从而为投资收益较高的金融资产贯彻对外发展战略,购买海外战略资源、设备  相似文献   

6.
最近,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的消息压得股市有些喘不过气来。为缓解压力、稳定当前的证券市场,为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不得不站出来明确表示特别国债不是股市紧缩措施,不直接影响证券市场存量资金,不会对股市运行造成冲击。有关专家也积极为特别国债的发行支招,认为用特别国债替换央行票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特别国债是财政部发行的,有特定用途的国债。特别国债的主要发行方式有以下几种:1.直接向人民银行发行。这种发行只是改变了人民银行的资产结构,却没有改变人民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  相似文献   

8.
财经速览     
央行上调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银监会提示11条理财风险;国资委指引央企设全面风险管理部门;财政部将发行电子式储蓄国债;个人远期外汇买卖开始试点。[编按]  相似文献   

9.
1994年财政部面向个人发行了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的发行虽然一直表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势头,但存在诸如超发风险、包销风险、提前挤兑、不便于监控、品种设计较为单一等不足。凭证式国债发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不便于政府债务管理人管理的弊端都将使发行人有必要改造现行的做法。财政部可能在今年发行一种利率灵活、满足个人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国债新品种——储蓄国债,凭证式国债拟将被归入其中。构建储蓄国债新体系将有利于丰富国债品种、防范管理风险。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储蓄国债品种的发行将进一步丰富个人理财工具。  相似文献   

10.
近期,有专家学者提出由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筹借资金,购买部分外汇储备,从而使财政部成为外汇储备管理主体,本文针对这种观点展开分析。首先,本文分析了相关的国际经验,以及不同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利弊及法理基础。从长远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从现行模式过渡到财政部主导的双层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次,本文对发行特别国债并据以实现外汇储备管理主导权转移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由于中国外汇储备数额特别巨大,且存在特殊的外汇储备形成机制,大规模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的方案可能会对金融市场、货币政策框架、央行资产负债表以及宏观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最后,在保持中国人民银行主导外汇储备管理的前提下进行部分微调是当前的最优选择,这在改革进入最后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必须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11.
赵勇 《国际融资》2007,(8):28-30
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批准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向央行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用作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这是国家继1998年发行2700亿元国债注资银行后再次通过发债的方式解决重大金融问题,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最大一笔国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货币市场》2009,(7):56-67
2009年上半年,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小幅波动,各期限品种利率整体下行;银行间国债指数呈下跌企稳态势,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略有下滑,成交价波动大幅缩小;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日均交易量同比略有上升,掉期交易量同比大幅增加,报价由升水转为贴水;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量同比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市场》2009,(8):57-67
2009年7月,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主要期限品种利率先扬后抑;银行间国债指数大幅调整,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美元中间价微升,成交价波幅有所下降;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量小幅上升,报价升水幅度扩大。  相似文献   

14.
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开始,我国将参照国际惯例开始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结束多年一直执行的逐年审批发行额度的方式。所谓国债余额管理制度是指,根据每年的中央政府预算赤字,加上经全国人大批准的特别国债额度来确定本年度的国债余额,国债年度期末余额不能超过此余额。在一年之间的国债发行和偿还由财政部自主决定。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市场》2009,(9):56-67
2009年8月,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整体回落,主要期限品种利率大幅下降;银行间国债指数微弱上升,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美元中间价略有下降,成交价波幅微降;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量环比大幅上升,境内外差价继续缩小。  相似文献   

16.
《财政研究资料》2004,(6):22-22
财政部国库支付局局长詹静涛在2004年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承销团组建会议上表示,今年财政部将加快国债市场的统一步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信用卡》2008,(2):80-80
2007年12月4日,财政部发布通知称,将于12月11日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中国农业银行发行7500亿元特别国债。这是今年第七期特别国债,本期债券为1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可以上市交易,票面利率为4.45%。本期国债利息每半年支付一次,起息日为2007年12月11日,兑付日为2022年12月11日。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财政部代理发行了地方政府债券,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崭新的财政政策工具。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作为政府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地方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代办还本付息,借用国债发行渠道,被称之为"准国债",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是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载体。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把政府债券作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工具 ,而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的选择 ,可以有四种 :一是始终以国债为操作工具 ;二是开始时采用国债与其他债券 ,但逐渐转为以国债为主 ;三是开始时采用国债 ,但逐渐转为以其他债券为主 ;四是主要采用中央银行融资券等其他债券为操作工具。 1996年 ,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进行本币公开市场操作时所选用的操作工具是财政部当年发行的国债 ,但1997年财政部停止发行短期国债 ,中央银行已无法选择短期国债作…  相似文献   

20.
美国财政部下设外汇稳定基金,通常与美联储共同进行外汇市场操作;欧盟理事会有权缔结汇率体系协定及制定汇率政策方针,外汇操作全部由欧洲央行出资;英国财政部通过外汇平衡账户进行外汇操作,英格兰银行也出于货币政策目的进行干预;日本财务省设立外汇基金专项账户,日本银行无权自主进行外汇市场操作。上述制度安排具有如下特点:(1)财政部负责汇率政策和主导外汇市场操作;(2)分为财政部出资、央行出资和共同出资三类;(3)财政部出资不涉及基础货币的投放与回笼环节,但涉及本币的融资环节;(4)进行货币互换和发行外币债券是筹集外汇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