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森林资源不足,是造成当前我国木材供应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森林资源再生产特点,短期内又不能很快扭转森林资源短缺这一局面,因此,木材供应紧张的情况,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缓和。这就有必要对木材的供应采取特殊的对策,以保证木材能被分配到国民经济中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南方木材市场的开放,木材的计划价格由不完全的自由价格所代替。而因流通渠道的多极化,价格的市场机制作用的加强,从而使木材商品流通过程中,由于购销环节、购销地区、购销时间,树种材种等差别而形成的差价趋向合理。价格反映供求状况的灵敏度迅速提高。但是,关闭了三十多年的木材市场一旦开放,无论是国营林业企业、还是集体与个体木商,都还不能适应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尤其是国营林业企业在木材流通中,如何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又主动地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市场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专栏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与研究。我们欢迎广大实际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就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发表各自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价格是发展生产、引导消费的第一推动力。从1990年11月10日起,国家对东北、内蒙古统配材出厂价格进行了调整。分析新的价格结构,研究木材价格政策,积极调整木材产品结构,实现合理造材、按需加工,对提高木材产品的经济效益,缓解森工企业“两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木材价格结构剖析木材价格结构包括各树种、材种价格水平和它们之间的比价。它体现了国家引导生产和消费的价格政策,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重要依据。对各材、树种提价额和提价率的分析。重点分析次小薪材、坑木、胶合板材、特级原木和加工原木等主要树种的调价额和提价率。 相似文献
4.
5.
我国木材价格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国以来,我国木材价格不合理,影响了林业生产和管理从1952年至1984年,全国基本上实行统一的木材计划价格,且价格水平太低。1952年全国平均每立方米木材价格仅55.72元;之后,虽经三次调整提高,到1984年全国平均每立方米木材价格也只有87.53元(南方材96.4元,北方材80.58元)。由于木材价格太低,一方面造成了木材生产企业严重亏损,影响木材再生产,据统计,全国木材生产企业如果把培育森林费用计入木材生产成本,全行业每年亏损10亿多元。另一方面,使得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木材长期短缺,迫使不顾森林过伐去提高木材产量,森林“赤字”越来越大,而且花费大量外汇进口木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加快了木材价格体制改革的步伐,而且允许少量的自留材、非规格材及等外材议购议销或 相似文献
6.
7.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财政经济体制的改革。研究理论成本与理论价格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基础工作。在财政经济改革中,林业战线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我认为:重点应放在改革木材成本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调整木材价格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木材价格问题是木材销售管理和市场管理的重要问题,因为价格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木材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价格对生产的刺激作用。指导性价格是国家依据木材生产和市场供求情况规定最高和最低价格幅度,靠间接掌握、控制的价格形式。指导性价格体系和管理体制,到底采取什么模式为最佳,这在经济理论界还正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总的指导思想是:宏观决策、调节、控制,微观放开、多样、搞活。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9.
木材是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生产资料,长期以来,国家对木材价格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地方定价权很小,企业基本上没有定价权,形成了传统的计划固定价格模式。1978年以后,国家虽然对木材价格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到1985年以前,我国木材价格仍然处于国家高度集中管理的状态。1985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5]1号文件的精神,国家放开了集体林区的木材市场,取消了对集体和林农木材的统购,允许集体和林农生产的木材自由上市,议购议销,全面放开了集体林区的木材价格。这标志着我国木材价格改革进入了木材价格双轨制阶…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我国木材价格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①木材价格偏低,比价不合理,一定数量的木材交换到的工农业产品数量偏低;②价格管理过分集中,统得过死,地方和企业没有自主权;③价格形式单一,只有国家计划价格,没有市场价格。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林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不合理的价格,既 相似文献
11.
<正> 南方集体林区是我国主要木材产区之一,其森林大部分为集体所有,每年生产的上调木材,约有百分之八十是向社队收购的。如我省,木材生产以集体生产为主,社队收购的比重,约占全省木材生产计划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因此正确制订木材购销价格政策,有利于调动林区广大社员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有利于保护、发展和有效利用森林资源,促进农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主持召开的全国木材理论价格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1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就木材理论价格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现将会议讨论的几个问题及其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林价的概念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林业生产是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所以在学术界传统地把林价概念理解为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单位材积的立木价格。近几年来,由于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一些同志对这一概念表示异议,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林价是森林价值的货币表现。理由是:森林具有多种经济效益,它既有生物产品效益,又有生态防护效益。因而立木产品仅仅是森林产品的一部分,将立木价值与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于1983年8月2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了木材价格改革学术讨论会。林业部副部队王殿文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国有林区和集体林区生产、科研、教学单位的同志。 相似文献
15.
<正> 森林是可再生的资源。按其自然属性可以世代绵延,永不枯竭,这使森林可以成为整个生态系统中永恒的调节器,森林的这种属性,同时也是林业作为原料生产部门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使林业扩大再生产具备了客观条件。在人类发展的前期乃至近代森林自生、自长、自灭,循环不息,形成巨大的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森林为人类造就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自 相似文献
16.
木材价格理论及其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森林资源总面积正在迅速地年复一年地消减下去,而木材和一些重要木制品,由于它们的产品寿命周期(Prodct life cycle)比较长,明显地出现了价格持续上涨的单向偏移,这种情况并不是短时间内能消除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价值工程学说(Value Engineering)的兴起和应用以及全球性的建筑业衰退,虽多少缓和了人们对木材和木制品的边际需求,但那只不过是在战争背景下相对短暂的一种间歇现象。随着战争的结束,价格看涨,其势转冽,并成为长期困搅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南方林区现行的木材价格有收购价、内拨价、出厂价和销售价四种。后三种价格是按工业品订价的原则制订,前一种属于商业性质,但其中的里程运价要逐山丈量以里计价,所以也有按工业品订价的因素。这种订价原则和结算适用范围始于五十年代,是与当时的情况基本相适应的。当前管理体制和木材流通环节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有必要对 相似文献
18.
改革木材价格体系和解决不合理的价格问题,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参照其他商品价格水平和作价办法,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木材价格体系以及管理办法。我们的初步设想是:(一)建立完整的价格体系,以正确反映木材生产与流通各阶段的经济关系。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各企业都是经济上相对独立的单位,有其不同的经济利 相似文献
19.
工业发达国家木材和林产品的生产和消耗,在世界上的比重最大,影响着近年来世界木材贸易价格的波动。例如,美国在1910—1972年花旗松和南方松锯材原木实际价格相应提高了31倍和43倍。但是,木材价格的增长促使近期很大范围内通货膨胀。据美国官方统计,1940—1971年美元购买力降低了2/9。在法国,从1870年至1970年松树和云杉干材价格相应提高到6.3倍和6.7倍。然而考虑到降低购买力后,西德木材共涨价28%到37%。在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所谓价格实际上保持不变的措施,在相当长时期内,在商品价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林业经济学界对天然原始林是否是商品一直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来看,天然林在采伐利用以前,没有投入人的劳动,故它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然原始林不是商品。天然原始林一经开发利用,它的木材价格应如何确定?理论界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