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1997年7月24日俄联邦政府关于批准国家科技信息系统条例的命令,俄罗斯创建了国家科技信息系统。该条例中指出,俄罗斯国家科技信息系统是科技图书馆及搜集和加工科技信息并对整个系统负责的独立法人组织的总和。创建国家科技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建立和有效地利用国家科技信息资源,实现与国际信息市场的接轨,促进俄罗斯信息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形成。1.组织形式构成俄罗斯国家科技信息系统的单位有:联邦科技信息机构和科技图书馆、部门科技信息机构和科技图书馆、地区科技信息中心。科技信息机构、科技图书馆和信息中心负责搜集、存储和…  相似文献   

2.
2011年多国金融危机仍在继续,并有可能进一步演化成债务危机,但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使得俄罗斯宏观经济形势得以进一步好转。前政府制定完成了《俄罗斯2020年创新发展战略》,从而开始实施2008年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及从原料出口型向创新型过渡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实现经济现代化。本文分析了俄罗斯的总体经济形势,介绍了俄罗斯2011年的国家科技投入、出台的重要科技政策以及重大科技成果,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1.俄罗斯科学院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俄罗斯科学院作为国家最高学术权威机构在其自身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上,从2003年起将站在国家的角度统一建设俄罗斯一体化创新体系。以往俄罗斯科学院的基本任务是保存现有的科学潜力并使其适应经济发展。2001年前,这一任务已基本完成。尽管国家预算拨款减少很多,俄罗斯科学院还是成功地保存了科学院大部分人才和俄罗斯科学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到目前为止这些成果仍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特殊的法律法规巩固了科学院的地位,保证了其很高的稳定性。2001年,形势发生了…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期间,通过科技管理改革,我国构建了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前社会上对国家科技计划专利成果归属规定存在误解,这已经成为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落地生根过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本文首先结合纠纷案例,阐述专利归属的争议现状,分析其对成果转化的影响,而后深入分析造成理解争议的原因,最后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例,总结其专利成果归属的一般性原则,并基于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职责定位与工作实践,提出规范合作协议、跟进改革试点等服务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俄罗斯出台了《俄罗斯2013—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纲要》。纲要包括俄罗斯科技优先发展方向、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才培养等,旨在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国家政策、资金等手段,提高科研部门的竞争力和行动力,推动俄罗斯科技的全面振兴。该纲要的主要任务包括:发展基础科学研究;在优先发展的科技领域,培养领先科技实力;加强研发部门制度建设,完善其结构、管理和资金体系;加快科学和教育的融合;等等。其优先发展方向是:支持俄罗斯高科技产业(核能、航空航天等)的发展,为发展俄罗斯技术密集型经济打好技术基础,为各经济部门发展中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提供支撑,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2010年,俄罗斯采取措施提升国家整体科研能力,以期在从资源依赖型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的发展道路上获得进展。这些措施包括整合科技管理系统、强化国家在高校和行业科研的投入、建立现代化研发和产业化中心等。本文分析了俄罗斯的总体经济形势,介绍了俄罗斯2010年国家科技投入计划、出台的重要科技政策以及重大科技成果,并对俄罗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PPP为一种新型项目融资方式,最早产生于英国,它是指公共部门(一般是政府)与私营企业(包括营利性或非营利性企业)通过签订正式协议等方式,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各自发挥优势,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收益.PPP模式在俄罗斯科技创新领域的实际应用,可归纳为三个类型:技术转让型、需求导向型和资源整合型.其存在的问题是:公私双方缺乏平等合作的基础,缺少创新的内在动力或条件,国家应发挥的作用有待完善,风险投资发展薄弱等.  相似文献   

8.
2019年3月,俄罗斯政府发布《2019—203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这是俄罗斯历史上出台的第二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旨在实现普京第四任期提出的重返世界五大科研强国的目标。整体来看,该计划主要呈现四大特点:大幅增加科技发展相关投入;人力资源培养成为第一要务;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发展;强调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品及服务商业化的整个创新链条。  相似文献   

9.
在界定研发创新能力内涵和衡量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研发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对金砖国家的研发创新投入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依据专利申请量、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以及高科技产品出口量等指标考察金砖国家研发创新产出能力;分别对金砖国家科技政策对研发创新的激励作用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特点入手,重点分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引入后评价的必要性及后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特殊性问题,并对建立后评价工作管理体系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和建议,对建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目后评价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国家科技项目监理制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监理制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一项有效管理机制。目前,国家在科技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也引入了监理制,这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就国家科技项目进行监理制管理的必要性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政府十分重视并积极深化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应用技术领域和高等院校,推行一套国际科技合作的国家政策和机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俄罗斯政府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目的:在保持传统优势技术领域(如基础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现有态势的基础上,把重心转移到对科技创新项目和产业化应用的支持,以使俄罗斯摆脱对管理传统的过度依赖,向创新经济转轨,建立多元化传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过程中的寻租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应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构建了项目申请者、项目审批部门、国家监督机构之间的三方博弈模型;求出了纳什均衡解,通过对均衡解中各参数变量的进一步分析,给出了寻租活动的治理对策,得出了经费较少的项目容易发生寻租,应重点监督等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国家科技计划的引导、保障和激励作用,促进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发展,现就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做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的特点和任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确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成果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关系、建立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信息资源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知识产权关系、规范国家科技计划实行“课题制”所形成的各参与主体的知识产权关系3个方面,论述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的特点和任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经进入到制定科技创新规划的新阶段。为更好地学习国外经验,选取制定过7次科技创新规划的西班牙为对象,在梳理其科技研究与创新规划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西班牙国家科技研究与创新规划(2013-2016)》的制定过程和主要结构及内容进行了系统概括,继而分析了西班牙科技研究与创新规划的主要特征,最后提出其对中国制定科技创新规划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当前,如何加快我国政府财政性资金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创新的驱动因素,总结了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行为动机,期望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参考和支撑信息。本文认为,在利益分配上,首先要肯定企业的科技研发主体地位,在知识产权方面,除了涉及国家公共安全和重大利益的专利之外,其余的专利权应该归开展研发的企业所有。在科研经费的分担上,原则上应该按照国家出资40%的项目经费,其余60%由企业出资。在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时,政府和企业要处理好科研和产业衔接的问题,保证顺利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这样也会鼓励企业开展新的科技研发,从而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和政府科技投资方面的合作共赢。在最终的利益分配上,企业还要处理好科技研发人员的利益分配问题,可以根据实际的科研数量及质量进行绩效评估,也可以采取各种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航空航天、通信计算机、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先后推出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致力于突破关键技术、保障国防安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将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研发作为重大战略性科技项目,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困境下由高校牵头开展原型机自主研制并最终取得成功。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鹰无人机研制历程为例,基于扎根理论归纳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特征及科研组织模式,探讨模式中的关键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该模式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的大项目为牵引,在跨建制、跨单位、跨系统建成的国家队与产学研合作大平台的相互作用下,促成总体目标实现、人才队伍培养、产业发展带动等重大成果的正向激励反馈。在新时代背景下,该研究结论能为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实践路径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科学内外对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相关制度的批判完善,基于科研诚信外部规范视域,考察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制度化实践的现实驱动与学理逻辑。其现实驱动主要包括:①公共认知和科研组织模式演进背景下的全球科研诚信危机与科研诚信外部规范制度化趋势;②政府确保国家科技计划诚信、效率与本土效益的刚性需求;③过度依赖举报、舆论和社会道德奖惩系统的显著缺陷。其学理逻辑源自道德哲学、科学哲学、司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统计质量管理学:一是正视“科研建制”社会属性,完善道德自律的制度化规训;二是提升惩罚技术品质,实现基于规则型惩罚的威慑机制;三是缩短介入调查的委托—代理链条,提升科研诚信监督效率;四是引入“统计抽样+AQL”技术策略,建立整体层面的科研质量宏观控制机制。研究结论和论证框架有利于深化各方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和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的经验认知,并为管理决策、知识传播和理论创新提供更简明、更有条理的分析框架与认知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