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中澳自由贸易谈判中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从2005年4月18日起正式启动,目前双方已经进行了三轮谈判。双边自由贸易的实现将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本文从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贸易关系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入手,阐述了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可能对两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东亚区域的核心力量,中、日、韩三国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从民间研究到政府议题逐步推进。笔者从国际法调整的角度出发,分析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主体、其内容如何与WTO相关规则相一致、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适用等有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6.
7.
Sun Yongjian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05,(23):28-29
Humayun Akhtar Khan,the Min ister for Commerce of Pakistan,visited China and signed the Agreement on Early Harvest Programmer(EHP) with China.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中国出口到自由贸易协定成员的HS4位编码产品数据,考察了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本文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克服自由贸易协定的内生性之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从进口国看,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到中低收入国家和亚洲国家的产品质量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从不同产品类型看,自由贸易协定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产品技术类型、出口竞争力和距离世界前沿质量差距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自由贸易协定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此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协定影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1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快了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步伐。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当前世界各国开展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方式,中国应充分认识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稳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在分析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及实施难点,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自由贸易区谈判方兴未艾。中国也正在与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在谈判中所涉及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一成员在实施全球保障措施时,是否可以将与之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予以排除。该问题的实质是GATT第24条(适用领土—边境贸易—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和G 相似文献
14.
15.
16.
双边投资协定(BITs)是调节与规范跨国资本流动的国际制度,在保护外商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究中国双边投资协定的演进逻辑有利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中国双边投资协定的发展分为谨慎探索、趋向自由与平衡发展三个阶段,主要特征表现为:签订时间较早,内容相对陈旧;缔约国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地区差异性明显;协议异质性显著。文章在计算中国主要双边投资协定质量指数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双边投资协定质量特征,进一步提出了高质量推动中国双边投资协定发展的建议,包括:签订高标准的双边投资协定,为企业海外投资保驾护航;提高双边投资协定内容的灵活性,面向不同国家制定差异化策略;推动企业积极利用双边投资协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推进高质量双边投资协定签署与生效,促进商签更多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办对恩施州的商务运行情况和品牌战略的推动情况进行了调研,行程2000多公里,调研了以八峰药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现代氨基酸系列产品生产企业,湖北省最大茶叶出口企业鹤峰县白果民族茶厂,大开眼界,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18.
论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规则及其演进——兼评析中国国际投资协定的变化及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平衡投资自由化和环境保护间冲突,早期的环境条约意图规范加入投资规则。晚近以来,在国际投资协定中纳入环境规则已经成为新式投资协定发展的重要特色。从国际投资协定纳入环境规则的立法模式看,经历了从投资协定到自由贸易协定的多元化发展;从立法内容看,已经形成从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日趋完善的发展;从规范对象看,意图直接规范跨国公司的倾向已经显露。我国的投资协定在国际背景下也产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上都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TPP协议是单一涵盖所有核心贸易以及相关领域的协议,美国称其为21世纪的标志性协议.TPP直接关乎美国的经济战略,亚洲国家的稳步增长令其急切地想搭乘顺风车,以提振国内经济.TPP也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政策支柱.对待 TPP协议,中国应冷静、客观地看待和研究.在调整贸易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应注重积极参与双边、地区和多边国际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