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旱作是解决我国北方干旱缺水地区,稳定和扩大稻作面积,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从本世纪80年代起辽宁水稻旱作面积不断发展扩大,到1989年全省已达80多万亩,占水稻总面积1/10。亩产量一般在400-450公斤左右,高产地块亩产可达600多公斤,大体与移栽水稻产量持平。水稻旱作面积大多集中在沿海边陲和沿河的兴城、绥中、丹东、庄河等地区的二洼地,种植地域大都是低洼易涝的河滩地山区水浸地,也有相当数量平肥地(少量水源)和供水不足的老稻田。近年来又发展了小麦下茬复种早熟旱稻品种。然而到了八十年代后期,由于旱作…  相似文献   

2.
农家科技     
21世纪新粮源——旱稻旱稻是适于旱地直播旱管的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稻作,其种植管理方式与小麦相似。旱稻也可育秧在水田或旱地移栽。过去农家旱稻老品种产量很低,人们只把它当“小杂粮”种植,如今已在我国大部分省区绝迹。水稻是耗水、耗能大户,且费工费时。我国水...  相似文献   

3.
旱稻是适于旱地直播旱管的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稻作,其种植管理方式同小麦相似,旱稻也可育秧在水田或旱地移栽。过去农家旱稻老品种产量很低,人们只把它当"小杂粮"种植,如今已在我国大部分省区绝迹。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北方稻作研究室经多年研究于最近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旱稻新品系"旱稻2号"、"8号"、"9号"、"10号"、"65"、"277"、"297"、"502"等。经全国20多个省(市)多年多点试种、示范表现抗旱性强,丰产潜力较大,品质优良,分别适于全国多区域不同茬口种植。现已在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扩大生产示范。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抗旱性强旱直播旱作可持续忍耐干旱天气,一般苗期20~40天,拔节期10~20天,孕穗、抽穗期5~10天。全生育期补充灌溉次数(包括底墒水)京、津、冀地区春播一般3~5次,夏播2~3次;黄河、淮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泰州地区水稻种植素有早育抛秧、麦套稻、机插秧和直播稻等四种栽培方式,其中以机插秧和直播稻为主。为了推广高效环保的种管技术,提高生产水平,现将近年来笔者在指导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种植方式 江苏水稻种植方式主要有手栽、抛秧、机插和直播4种。这4种方式各有利弊,机插秧亩产量最高,为570kg;抛秧为541kg;手栽为540kg;直播稻最低,仅526.5kg,其中套播稻亩产为505.5kg。亩产值也是机插秧最高,为978元,套播最低,为890元。  相似文献   

6.
水稻直播具有省水、省田、省工、节本的优点,加之直播稻推迟了水稻播期,可以避开灰飞虱迁移高峰,减轻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为害,深受广大稻农喜爱。近年来,江苏省直播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稻直播栽培一般在气候寒冷、稻作生长季节短、田多劳力少的地区采用。直播稻比移栽稻平均增产1095%左右。一、直播稻的生育特点1有较强的根系,适土性较强直播稻播种较浅,土壤中的氧气较多,有利于根系发育生长和提高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后期熟色好...  相似文献   

8.
水稻直播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县直播稻的发展来源于滨湖地区农民的实践。 2 0 0 0年 ,全县直播稻面积达到 1 2万余亩 ,部分滨湖乡 (镇 )早稻直播面积比重达到 80 %左右。在先进的早稻抛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普及的情况下 ,水稻直播技术究竟有没有过时 ?其推广应用价值和前景如何 ?本文拟作些探讨。一、水稻直播技术在农业新阶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多年生产实践 ,水稻直播技术呈现如下四大特点 :1 .苗多穗足。据试验记载 ,早稻直播每亩穗数比移栽田高 1 8.1 % ,晚稻高 1 5.5%。这也是直播稻增产的关键因素所在。2 .抑病少虫。直播田禾苗直到生长后期 ,通风透光性仍然良…  相似文献   

9.
经过3年努力 ,河南省柘城县引种推广的3500亩优质杂交旱稻和巴西陆稻喜获成功。柘城县地处河南省东部 ,水资源比较贫乏。1997年以来 ,该县积极探索旱作农区节水、增产、高效的新途径 ,先后在全县100多个村设立实验基地 ,引种了“旱稻277”、“87R -9”杂交旱稻及巴西陆稻系列等十多个旱稻品种 ,推行了春播、夏播及麦茬免耕直播、育苗移栽等种植模式 ,并大力推广了玉米与旱稻间作套种新模式。旱稻种植连续3年均获成功 ,面积由200亩发展到3500亩 ,平均亩产稻谷400公斤左右 ,最高单产达600公斤以上 ,亩效益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4省388份稻农入户调查数据,从地块层面的微观视角探讨了稻农采用直播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方式主要有直播、抛秧和插秧,因减少了育秧、插秧等环节,省工节本的直播稻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栽植方式。务农人数少、劳均耕地面积大的家庭农业劳动强度大,倾向于种植直播稻;中稻生长光温均衡,不易受春寒和秋旱气候影响,种植直播稻的可能性大;若当地请工或请机械不易,没有雇佣劳动力或机械替代自家工,倾向于种植直播稻。此外,各地区水稻生产气候适应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条件不同,稻农栽植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基于此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农业政策,细化水稻补贴政策标准;建立多样化和多方面适应的育种技术体系;完善直播稻各环节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1.
《江苏农村经济》2011,(6):37-37
直播水稻管理难、除草难、产量低,抗逆性不强,极易受风灾、虫灾等影响,2009年,我省明确提出要控制直播稻盲目发展,但在实践生产中,农户为图“省工、省事”,仍有不少种植面积。本期,我刊邀请省植,果站专家介绍直播稻田杂草防除技术,同时,也建议农户算清成本账,科学采用水稻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2.
早稻是与水稻相对而言,它不需在水田种植,而是一种在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土地上进行直播,靠自然降雨或辅以少量灌溉就可获得丰产的新稻种,其种植和管理方式同小麦近似。旱稻种植是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推广示范的品种有:“旱稻65”、“夏51”、“白珍珠”、“巴西陆稻”等。巴西陆稻虽产量较高,但生育期长,只能春播。旱稻65、夏51和白珍珠2号可接麦茬种植。经近两年试种,表现有六大特点: 1、早熟丰产。全生育期100天左右,麦收后于6月中旬直播,9月底收获,一般亩产350~450公斤。 2、抗旱性强。直播后可持续耐干旱,苗期可达20~30天,若天不下雨,全生育期只需浇2~3水。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如东县有五分之一的耕地、十多个乡镇地处垦区,夏粮麦豆秋粮旱谷,主产玉米。常年旱作,病、虫、草害特别是棉田的黄萎病日趋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和畜禽的发展,也影响了改土、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此,县农业部门于1988年开始进行旱改水,改玉米栽种水稻的试验。1988年试验11.6亩,1989年试验、示范29.5亩,1990年种植面积扩大到5600亩。栽插方式有机插、直播、抛秧、人工栽插四种。设三个对照——旱稻、纯种玉米、夹种玉米(间种白扁豆、赤豆)。水稻品种:武育粳2号,旱稻品种:农林2号、杨子701及农林12号,玉米品种:苏玉3号、豆类是当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农林厅日前部署全省控制直播稻发展工作。将2009年直播稻控制列入农业系统重点工作考核内容,淮南、淮北直播稻面积要分别比上年减少15%和20%以上,全省削减直播稻面积170.2万亩。据了解,尽管直播稻可缓解夏收夏种期间的劳动力矛盾和季节矛盾,但因生产粗放,造成省力不省工、省(秧)田不节本。一般情况下,直播稻的亩均产量比机插秧、抛秧等种植方式低5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5.
1995年以来,八五三农场从本场场情出发,把水田开发作为低产田改造、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实行治水兴稻、以稻治涝、强场富民的战略方针。到1998年种植水稻面积达35万亩,占全场耕地面积的37%。全场57个生产队有47个生产队种植水稻。农场在水稻生产上...  相似文献   

16.
直播稻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曾雄生 《中国农史》2005,24(2):3-16
直播稻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稻作栽培技术,但它在水稻移栽技术出现之后,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顽强地保存下来。在人口稀少,经济、技术相对落后,以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地区,它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经过明清时期的推陈出新,直播稻不仅保留了直播的优势,同时也吸收了移栽技术中的一些优点。直播稻对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粮食产量和人口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对邻近的朝鲜等国的水稻生产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品种来源:中选181/嘉育253. 审定情况:2009年5月国家品种审定,2008年10月浙江省审定.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08,浙审稻200802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旱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9.0天,比对照浙733长0.6天.  相似文献   

18.
涝渍型水田种植单秀水稻或连作稻产量低、效益差,改种茭白后增效显著,1999-2000年调查显示增效1036元/亩,增幅达304.7%;在茭白种植技术上抓住优质品种应用,温控早熟,季节空档等增效环节;并在种植规划、科技推广、市场营销、储藏加工等方面做好产业链的衔接延伸。  相似文献   

19.
直播水稻是指不经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稻种播入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近年来江苏省阜宁县通过扩大机插秧、旱育稀植移栽、抛秧等种植方式,而有效压减直播稻种植。但在实际生产中,仍有一定种植面积,为防止突发气候影响,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对已种植直播稻的,要严格掌握技术,不能粗放对待,以有效降低风险,尽可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江苏省泗洪县直播稻的种植面积较大.直播稻田主要病虫害发生与移栽稻田也有较大的不同.结合几年来直播稻田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实践.现对泗洪区域直播稻田与移载稻田主要病虫发生的情况及防治对策的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