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2年出生于重庆。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读书。代表作:《K》《女子有行》、《饥饿的女儿》、《伦敦,危险的幽会》等。 曾获英国华人诗歌一等奖,中国台湾联合报短篇小说奖、新诗奖。 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获中国台湾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在英美德法意等国家出版。现居伦敦。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观点认为,墨于与老子一样,都对文艺持否定、排斥的态度。《荀子》书中“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1】的论调,则道出了墨子文学思想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这显然与孔子所提倡的文章宜“文质彬彬”的文学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可看作反映墨子言论、思想的主要作品。因此近代对《墨子》一书文艺思想的论调多有偏颇,认为其全面否定美和艺术的社会价值。笔者通过熟读《墨子》一书,认为《墨子》一书拥有丰富的文艺思想,并没有全面否定文学和艺术的存在价值。本文试图从《墨子》一书中墨子对文学的论述来探讨和梳理其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3.
牛家湘又名葛原,1958年2月生,河南柘城人,现居北京。牛家湘结业于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现任柘城县文联副主席、柘城县书协主席、商丘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商丘市优秀文艺家、商丘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牛家湘书作曾获: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金奖",河南省"振兴中华"书画展一等奖,2003河南书画名家交流展金奖,文化部第12届群星奖,全国楹联界自撰楹联书法展银奖,"林散之奖"南京传媒三年展佳作奖,全国第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电视书法大赛优秀奖,"岳安杯"国际书法展优秀奖。牛家湘书艺被《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导报》《河南日报》《羲之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书法世界》《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网、河南报业集团网络美术馆等多家媒体专题介绍。他出版有《牛家湘书法作品集》,并入编《河南文苑英华·书法卷》《中国现代书法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书。  相似文献   

4.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2):F0003-F0003
鲍晓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世界经济学会会员,《R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s》、《ReviewofDevelopmentEconomics》、《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鲍晓华教授2005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与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她以中国贸易政策为主题的博士论文获得“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和“上海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与博士论文同名的专著获得2008年第16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我国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著作类二等奖,同时获2008年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马川,1963年生,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新闻专业及中文专业本科毕业。文学学士学位,主任记者职称。资深传媒人。1990年起,先后担任大型企业报总编辑,省级都市报《新闻周刊》主编、《财富周刊》主编、都市类报纸副总编辑,人物类杂志总编辑。同时兼任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作品多次获全国及地方优秀新闻作品奖。专业策划人。先后为国内三十多家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做过成功的商业案例策划和营销策划。财经作家。专注于民营经济研究。2000年起,先后出版专著《我们砌长城》《追梦英雄》等。并著有电视文学剧本《超越太白山》。《不灭的梦想》是作者第一部人物专著。  相似文献   

6.
《新财经》2007,(5):8-9
2007年4月7日,由《新财经》杂志社主办、中信建设证券研究所主评的第三届《新财经》“中国漂亮50”评选存北京西苑饭店隆重揭晓,福耀玻璃、三一重工、瑞贝卡、华侨城、中国国航等五十家上市公司榜上有名。另外,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获得本届“中国漂亮50”的单项奖:兰花科创扶“优秀投资者关系企业奖”、江西铜可业获“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奖”、华侨城获“优秀持续营销企业奖”、三一重工获“优秀管理团队企业奖”。  相似文献   

7.
明代隆庆年间 ,徽商黄汴撰有《天下水陆路程》一书 ,初刊于隆庆四年。 1 993年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 82题名《水陆路程便览》收在子部·丛书类。 1 992年 9月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杨正泰先生的校注本。卷七有一段文字 ,杨校注本标点为“御史朱昌 ,端州府人 ,嘉靖七年 ,奏定门摊客货不税 ,苏、松、常、镇四府皆然 ,于是商贾益聚于苏州 ,而杭州次之”。①对此标点 ,人们多无异议 ,并进而理解为苏州等府不征门摊税 ,因而促进了该地商品流通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如陈学文先生在其《明清时期商业书及商人书之研究》② 第 1 9页称 ,“…  相似文献   

8.
致力于预防犯罪研究的陕西蓝田籍律师王荣利,推出国内首篇年度《企业家犯罪报告》。他在书中分析2009年近百例案件发现,国企老总平均“出事”年龄50多岁、民营富豪40多岁,人均贪污受贿3109万元,挪用公款1.4亿元,身价亿元以上者多达36人,有7人判死刑。(据1月6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9.
试论欧阳修及其作品与《易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经》是我国的一部最古老最完整的珍贵文献,它对我国古代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重大的影响,有很高的价值;欧阳修是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但也是易学家,只是被他的杰出的文学成就所淹没,而未被人们所重观罢了。关于这一点,早在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康熙皇帝“御纂”的《周易折中》一书,已把欧阳修列入从汉到明的二百一十八人的易学家之列(其中宋代人居多,共九十八人);收入欧阳修的著作则为《易童子问》,完全是新观点。当然,该书也收入了朱熹的《周易本义》,那是正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韩东:我和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早接触韩东的作品,是读他的诗歌。在90年代以后,韩东仿佛把精力放在了小说写作上。《我的柏拉图》、《树杈间的月亮》、《扎根》的出版让诗人韩东成为了为人熟知的小说家。第一部长篇小说《扎根》获得了由南方日报集团下属的两家报纸主办的“华语传媒文学大奖”的“2003年度小说家奖”。2005年,韩东捧出的是新长篇小说《我和你》。在出版《扎根》前,韩东希望有人30万买他的作品版权,这样他不用出版作品。他还说过,希望自己能中个大奖之类,以便有一个安逸的衣食无忧的环境从事写作。到现在韩东还没有得过什么大奖,还得靠手里的那只笔写作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瓜史》一书于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昕升博士。该书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一带一路’视野下美洲作物在中国的推广及影响研究”(2015M580439)阶段成果,首届食学著作“随园奖”获选书目,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  相似文献   

12.
6月17日,首届“中国传媒百强年会”在安徽黄山脚下举行,《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荣获两项大奖。《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从全国300多家主流媒体中脱颖而出,上榜“中国传媒百强”,荣获“2007-2008年度中国媒体创新贡献奖”,《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季晓磊荣获“2007-2008年度杰出传媒经理人。  相似文献   

13.
路晓光 《理论观察》2008,(3):147-148
讲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先秦诸子散文中往往不是直接讲道理,而是先从国王熟悉的身边小事、小故事讲起。自宋朝历史上就有“说书”、“讲故事”这个职业和专用场所,有不少民间故事,像《牛郎织女》等历代流传经久不衰,有些广泛流传的故事经过文学加工整理还成为历史名著,像《水浒传》等。老百姓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他们始终对那些曲折感人的故事具有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4.
岛石 《中国报道》2009,(3):107-107
2008年,一南一北有两个报社不约而同地做着一个30年的阅读推选活动,主旨大抵一致:30年中有哪些书深刻影响过中国人。很凑巧,这两个报社都是商报,南边是《深圳商报》,北边是《中国图书商报》。深圳商报社办了一个“30年30本书”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文化30天     
■11月8日第八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颁奖旨在表扬香港作家杰出成就的“香港中文文学年奖”,选出第八届获奖者并于11月8日举行了颁奖典礼。本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的奖项是颁发给2003至2004年期间,由香港作家撰写及在港初次结集出版的优秀中文文学作品,分新诗、散文、小说、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与世界》2012,(2):60-61
王颖生于重庆,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书画院秘书长、重庆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她的书法立轴《书顾太清金缕曲红线词》荣获第六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展奖”,书法立轴《雨醒风载联》被北京中南海收藏。  相似文献   

17.
阿乙的春天     
, 《今日重庆》2013,(6):92-92
阿乙这几年很火,凭借作品《灰故事》、《鸟,看见我了》、《寡人》、《下面,我该干些什么》等,他先后拿下《人民文学》年度青年作家奖、入选"未来大家TOP20"、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等奖项。看过他的作品的人都知道,阿乙擅长于冷静而灰色的笔调,貌似细碎、不羁,实则充满张力,暗含激情,就像一把短刀,迅捷有力地切入人性幽暗的皱褶深处,直面现实的困境与绝望、感伤和忧郁。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他笔下的故事本身,因为始终有精彩的故事打底,才能带给人们与众不同的阅读快感。如今,那  相似文献   

18.
《沪港经济》2005,(2):62-63
1—等奖《吸引》摄影/黄冠海 2一二等奖《母子爱车族》摄影/冯宝林 3,一二等奖《向往》摄影/黄冠海 4—等奖《风采》摄影/刁立声 5一一早等奖《车展印象》摄影/李石光 6一‘一兰等奖《不好意思让“我”看见了》摄影/高潮 孚尸一甲二等奖《展厅》摄影/王文波东昌汽车杯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19.
在藏族文学群峰中,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简称《格萨尔》),可谓是部压峰之作,被誉为“藏族文学群峰中的珠穆朗玛”、“东方的《伊里亚特》”,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宝贵价值已被世人所认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它的过程中,对于这部伟大史诗的创造、继承和传播者——民间艺人(藏语称为“仲堪”或“仲娃”,其意为讲唱故事的人),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战国策》云:“用人之力而忘人之功不可”。在这一点上,青海以往是有美中不足之处的。可喜的是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状况,在近年来,随着对这部史诗的深入研究。那些为创  相似文献   

20.
在中俄关系史的译作和著作中,常常出现同一历史人物而译名各异的现象。例如,俄国御前大臣、尼布楚条约谈判时俄方首席代表ФёдорАлексеевичГоловин在《中俄尼布楚条约》拉丁文汉译本中译作“费岳多·阿列克歇耶维赤·柯罗文”;在《八旗通志初集·郎谈传》中译为“费咬多罗”;《俄罗斯行程录》译作“蜚托啰”;《有清一代之中俄关系》及《俄国人在黑龙江》等书沿用“费要多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