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在现有基础之上,运用多地区相似系数方法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同构问题进行全方位研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长江经济带存在合意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但不存在显著的产业同构现象,其中江苏和浙江同基准的产业结构趋同属非合意。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纵深推进,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建立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对西部各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从多个角度分析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状况。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2002年和2007年国内31个省区市纺织业2~4位截面数据,运用同构系数计算公式比较近年各省区纺织行业内部结构的相似性。研究结果显示,2002年纺织实力较强的省区间,同构系数均比较低,但2007年,排在前13位的纺织强省其同构系数大幅提高。总体看,大范围的、全局性的纺织行业结构趋同现象已经出现,且有加剧趋势。产业集聚形成的地区纺织业结构趋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成省区间形成纺织业的水平分工,属于合意的结构趋同,但非合意的结构趋同,则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合作的现状,提出其未来博弈合作的发展定位,及实现这一发展定位的有效途径——建立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联盟,并阐述了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联盟的建立模式和实现的具体途径,旨在更有效地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实现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协同创新是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产业创新发展的未来主流趋势。文章在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并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协同创新度不高,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促进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滨海新区: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五省市,面积5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5.4%,人口2.27亿人,占全国17.5%,处于日渐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工业密集,产业现代化层次较高,工业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系统来支撑。本文在对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构建了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系统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系统运行评价方法,对当前的环境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测评,最后提出了今后环境系统高效运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计算的中国同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同构性表明,2000-2014年期间中国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间存在较高的产业结构趋同,而与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同构性又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每年的平均值看,中国同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在2008年之前波动较大,之后波动较小。运用中国同4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估计表明,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对于中国向这些国家的出口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当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显示出的产业竞争力还相对较低。中国今后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中要通过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共识。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08年安徽省17个地级城市的科技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了各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水平和努力程度的评价,并对非有效地区的改进方向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构建与区域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环渤海地区尚未形成空间结构合理、组织机制高效的旅游地域综合体的现实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以及环渤海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环境优势、专业化分工、集群地域性与层次性三个方面分析了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并提出环渤海地区政策制度、旅游要素、市场网络、区域空间整合与协作的模式,以推动环渤海区域旅游整合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纪 《特区经济》2009,(5):278-280
在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的冲击下,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人才需求特征,进而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供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产业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从生产、市场、投资、技术竞争力构建我国区域性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三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区域:京津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中挑选出6个典型省市,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明确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北京市集成电路发展环境、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葛磊  程琪 《科技和产业》2014,14(8):61-66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运用灰色关联方法,从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各市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的发展三个层面,实证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安徽省经济的贡献度及拉动作用。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产业与安徽省经济的增长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与安徽省经济的关联度及对经济的贡献度日益显著,高新技术产业对实现安徽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80年代起,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文章通过对高新技术及产业含义的认识,分析了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与融资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任伟  李强 《特区经济》2009,(12):62-64
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再向环渤海地区逐次由南向北推进的过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深入发展,中央也把加快环渤海地区崛起作为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京津冀都市圈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环渤海"正在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对于我国东部地区继续快速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的崛起和西部大开发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环渤海地区协调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分析,针对各地实际特点和内外部条件环境,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和科技进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完善的区域知识产权制度对推动环渤海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中要的作用,也关系到环渤海区域与世界接轨与合作的问题。因此,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大背景下,不断完善和规范环渤海渔区知识产权合作机制,把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对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玉芬  张目 《特区经济》2010,(8):209-210
从技术创新能力角度,构建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部7省(区)1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春义 《特区经济》2012,(1):227-229
新能源产业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发展迅速、综合性高技术极具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解决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能源瓶颈之间矛盾的关键。利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目前太阳能光伏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优势、劣势及存在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条件和现状的分析,提出和总结光伏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积累,最后提出实际有效的有利于我国新能源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钟苏 《特区经济》2013,(10):16-18
服务化趋势下的大城市制造业发展是个重要问题。在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中,国际大城市制造业或向都市工业发展,或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占据全球相关产业的制高点。以此为鉴,从现有产业基础来看,中国大城市制造业发展方向将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国大城市之干制造业,不应只看到其比重下降的一面,而更应看到制造业制商点的竞争才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