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参与到国际化大分工中,由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处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文章通过研究中国高端服务业的集聚机理和产业控制力,发现不同高端服务业的产业集聚效应是不同的,同时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控制力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中国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扩大产业控制力,形成高端服务业的产业集聚,逐渐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如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对外开放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以科学性、全面性、关联性为原则,从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控制力、财务指数、人力资本五个指标来构建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分别就每个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进行分析,对贵州民营IT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国家层面产业安全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特定地区为研究主体的区域性产业安全领域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河北省银行业为研究主体,从区域产业安全的视角,构建区域银行业产业安全的主要理论框架——经济贡献力、产业控制力与产业竞争力三个维度,建立区域产业安全监测体系,提升资金利用效用,加强控制力,建设与提升产业竞争力等,为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茶叶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茶叶产业基本状况、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包括效率、规模指数)的分析表明,在国际市场上,山东省茶叶产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但存在一定的波动;在国内市场上,山东省茶叶产业竞争力单产效率不高、规模优势不明显,处于相对比较劣势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竞争力”:中国居第27位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1996年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从经济实力、技术、金融服务、国家贸易、政府政策、管理、基础设施、教育技能等8个方面,使用230种指标,对46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进行估量和比较。据此评定,前三位为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居第27位。 经济实力指数:中国为世界第五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选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指数、显示比较优势等指标测算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并对中国11种主要农产品竞争力在加入WTO前的1999年与加入WTO后农产品全面开放的2004年以及中日美三国进行了对比实证分析,并给出了提高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服务贸易近年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放缓以及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伴随着数量的快速增长比较考察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最新统计数据在对北京市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TC、RCA、CA和STO的指标分析体系,对京津沪渝4市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竞争力指数比较结果表明北京市除STO指数低于上海市外,其余指数均高于津沪渝3市,实证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服务贸易开放度与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金融海啸的阴霾已渐渐远去,但其对国际经济造成的影响仍令人不寒而栗。如何提升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及其竞争力则是此次事件对学界和金融界提出的硬性要求。基于竞争力评价指标法对中美的金融服务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发现不仅中国的金融服务竞争力落后于美国,而且其金融服务出口优势波动幅度也明显大于美国。随后基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中美两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差距形成的原因,并为提升中国的金融服务竞争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OECD发布的2005—2015年TiVA数据,采用RCA指数测度方法,从制造业整体和分行业角度,对包含和去除服务业增加值投入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强,但呈现波动中下降趋势。分行业来看,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强但在不断下降;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弱但在逐渐提升;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较强且持续提高。从包含与去除服务业增加值投入的制造业RCA指数值大小比较来看,服务投入增加对各国不同行业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结果存在差异,其原因既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低有关,也与服务投入与不同行业制造业需求是否匹配有关。依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下增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文章运用主要的出口贸易竞争力分析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近年来汽车产业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汽车贸易强国相比,中国汽车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持续提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出口产品包括座椅、电子电器零件等,而在代表汽车设计生产的最高技术水平的整车及发动机上竞争力极弱,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