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莎雯 《商业时代》2011,(12):40-43
本文首先对"金砖四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情况进行研究和比较,回顾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按照经济规律的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经济条件和市场运行的情况之下,分析西方经典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适用性,同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决定理论,为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重点从研究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入手,探讨其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并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时我国正争取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这要求放松外汇管制,实行人民币对外汇的单一浮动汇率制度。而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制度,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迅  相似文献   

3.
西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慧刚 《商业研究》2005,(20):56-59
汇率制度是联系国内经济和国外经济的“纽带”,西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众说纷纭。各种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两极汇率制度”在我国不可行;实行弹性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大势所趋;汇率目标区制度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货币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就是研究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本文查找了相关数据,根据国际收支说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从中,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在实行盯住汇率制度期间,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怎么显著;而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存在着显著影响,并且它在人民币汇率决定过程中的贡献越来越大,这与该阶段货币政策存在独立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回顾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刻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而且有助于探寻汇率制度改革的未来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首先对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汇率机制改革公告,我国将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首先对人民币货币篮子的构成和权重进行了分析,认为现阶段人民币的汇率制度仍是一种“参考美元为主的软钉住汇率制度”,并解释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分析了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利弊;最后对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稳定。  相似文献   

7.
控制进出口贸易外汇风险的几种实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最新改革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2005年7月21日19:00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一夜之间,人民币汇率升值2%。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了新一轮的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目的在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最终实现汇率决定的市场化,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及实体经济的调节作用。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汇改"两年多来,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汇率的灵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正>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二、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三、2005年7月21日19:00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  相似文献   

10.
汇率作为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其实质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汇率的变化通过影响货币的相对购买力和贸易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来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对外贸易活动。自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于2005年7月和2015年8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从短期来看,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则是人民币汇率指数和美元汇率指数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江苏省外贸进出口企业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2005年7月21日,我国拉开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序幕,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当释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幅为上  相似文献   

12.
舒梦影 《商业科技》2008,(19):26-26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钉住单一美元到如今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和制度改革。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出发,分析了改革后的汇率制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浅析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钉住单一美元到如今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和制度改革。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出发,分析了改革后的汇率制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王磊 《商业研究》2006,(1):102-104
分别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目前的经济形势,得出了人民币面临着双重压力———既有升值的外在压力又有贬值的内在要求这一结论。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缓解双重压力的措施,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对外缓解升值压力,对内扩大内需;接着,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短期,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期,改钉住汇率制度为汇率目标区制度;长期,退出汇率目标区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15.
一、人民币汇率变化模式的内在要求 我国从2005年开始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改革要坚持的原则是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主动性,就是主要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重启汇率改革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有较大幅度的增值,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增值状况、增值原因以及未来走势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对人民币汇率变动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对于学习和认识我国的汇率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喆 《商业研究》2007,(2):110-113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我国的汇率制度尚不成熟,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并辅以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概况的分析1994年1月1日,我国成功地实行了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对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国际收支状况大为改善,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和币值稳定,这是外汇体制改革成功的主要标志。特别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并重点分析了2005年7月21日的汇率制度改革,决定和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最后给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实现人民币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浮动,逐步完善外汇市场,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浮动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从2005年7月21日实行了新一轮的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上扬。本文主要阐述了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应,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