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毋庸置疑,在整个国际社会对环境犯罪处以轻缓刑罚的背景下,我国亦应该对环境刑罚采用轻缓化的原则。诚然,我国的环境刑罚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环境刑罚制度。在环境刑罚中要突出自由刑的适用,扩大并完善财产刑的适用,明确财产刑中过于模糊的规定,逐步改善环境犯罪的刑事处罚措施过于单一的缺点和功能上的不足,同时提高对辅助刑罚措施的关注。在环境犯罪方面,在适用传统刑罚措施惩治的基础上配合适用辅助刑罚措施,使我国环境刑罚轻缓化实践不至于成为一纸空谈。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10月通过的《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对恐怖活动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并对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的认定机关及相关工作程序等问题进行了明确。但是,该决定对恐怖活动的定义过于宽泛,不利于集中打击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基于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产生的恐怖活动犯罪。而且,中国刑法没有关于恐怖活动犯罪刑罚的特殊规定,不利于实现惩处此类犯罪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实现。为此,要通过立法完善刑法相关规定:第一,建议修改刑事立法,对恐怖活动犯罪作狭义规定,并将其界定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下的一类犯罪。第二,全面完善恐怖活动犯罪刑罚规定,对恐怖活动犯罪全面适用剥夺政治权利、财产刑和比客观表现相同的普通刑事犯罪更重的刑罚,并考虑设立不得减刑、假释的无期徒刑(终身监禁)刑罚制度。  相似文献   

3.
法人犯罪问题,已为我国刑事立法所肯定,可以说,追究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己成为我国刑事实体法规定的重要内容.但是,实体法的内容只有通过完善的、可操作的诉讼程序的具体运转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尽快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法人犯罪问题的规定,是法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其中,首要的是确定法人犯罪案件中刑事被告人的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4.
腐败犯罪的刑法结构的设定原则必须根据腐败犯罪自身的特点来设定。腐败犯罪的权力依附性与其贪利性决定了对其设置刑罚时需要遵循前置性与后置性刑罚并存原则、惩罚性与预防性并存原则与合理刑种与合理刑度结合的原则。死刑从腐败犯罪的法益本质以及替代性刑罚存在的角度来看是没有设立的必要的。为了更好地进行腐败犯罪的打击与预防,增设后置型罚金刑以及资格刑可以针对腐败犯罪的特殊性进行有效的惩罚,在保证刑罚经济性的前提下实现刑罚的特殊预防。  相似文献   

5.
罚金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它是我国现行刑罚体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附加刑,在我国刑罚体系中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由于刑事立法上的不足,罚金刑适用范围过于宽泛,造成罚金刑执行难。针对于此,通过分析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制度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等方式完善罚金刑制度。  相似文献   

6.
刑事审后程序是指除审判监督程序外刑事判决生效后一系列程序的总称,包括刑事执行程序、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程序以及刑罚被执行完毕人员的前科消灭程序等内容。刑事诉讼法学界除了对作为刑事审后程序重要内容的刑事执行程序研究较为充分外,还没有人对刑事审后程序作过系统的专门研究。对刑事审后程序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建立和完善被害人损害赔偿制度和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建立刑罚被执行完毕人员前科消灭的法律制度,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也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孙卫红 《时代经贸》2010,(24):306-307
累犯在我国刑法中不适用假释,这种立法在实践中不仅有时难以体现刑贸的公平,同时与相关的刑罚理论相互冲突。从域外的刑事法治来看,很多国家并没有采取简单的累犯不能假释的。一刀切”做法,而是采取了灵活的可以假释的宽容态度。从刑罚公平角度来看,通过社区矫正来完善对累犯的保护无疑可以作为一种可以探索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累犯在我国刑法中不适用假释,这种立法在实践中不仅有时难以体现刑罚的公平,同时与相关的刑罚理论相互冲突.从域外的刑事法治来看,很多国家并没有采取简单的累犯不能假释的"一刀切"做法,而是采取了灵活的可以假释的宽容态度.从刑罚公平角度来看,通过社区矫正来完善对累犯的保护无疑可以作为一种可以探索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蒋睿 《经济视角》2010,(5):77-80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洗钱犯罪是作为国际化的犯罪,由于洗钱及其上游犯罪活动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国际社会逐渐通过国内立法和国际公约对洗钱活动给予严厉的刑事打击。由于各国刑法理论传统不同,打击洗钱犯罪的形势各异,各国以及国际条约对于洗钱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主要根据我国洗钱罪的立法规定,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例,对洗钱罪的犯罪客观构成要件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洗钱罪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完善为宗旨,以刑法学、犯罪学为视角,并提出立法制度完善方面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减刑体现了刑罚个别化原则、刑罚效益原则以及中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追求刑罚报应基础上的功利主义。但是,现行减刑制度在实际适用中存在缺陷,应当设立减刑专门处理机构减刑委员会、引入听证程序和规定减刑撤销制度对现行减刑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陈敬明 《经济与管理》2011,25(10):93-96
借助"理性经济人"理论和波斯纳理论分析海盗的犯罪成本构成,可得出海盗的犯罪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惩罚成本。增加海盗犯罪的惩罚成本是目前预防和制止海盗活动唯一可行的选择,并且应体现惩罚成本的可能性、严厉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2.
Tatsushi Oka 《Applied economics》2013,45(24):3103-3115
Over the last decade, juvenile crime has become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in Japan. The Juvenile Law was revised in 2001 to impose harsher punishment on juvenile offenders. This revision makes it possible to impose criminal punishment on 14- and 15-year-old criminal offenders, while those offenders aged 16–19 have always faced criminal punishment,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revision. Using this revision as a natural experiment, this study conducts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estimation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punishment on juvenile crime. The analysis provides evidence that punishment can deter juvenile crime.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criminal behaviour of 13-year-olds, who face no change in punishment, but who soon will in the near futur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vision also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riminal behaviour of these younger offenders.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网络暴力侵权行为有许多民事和行政上的救济手段,也有一些刑事归口定罪的惩罚措施,但刑法的规定是零散的和片面的,对一些具有社会危害性,不科以刑罚不足以遏制或惩罚的网络暴力行为束手无策。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网络暴力事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单独入罪,增设网络暴力罪。  相似文献   

14.
张涛 《时代经贸》2007,5(4X):155-156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当代各国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并非当代刑法首创,它具有悠远的历史传统和深刻的理论基础。罪刑相适应的思想古已有之,当代社会罪刑相适应的价值主要定位于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融合,从而实现公正和功利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陈硕  章元 《经济学(季刊)》2014,(4):1461-1484
不断实施的“严打”和犯罪率的同时增长促使我们反思当前的刑事政策。基于198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及PMG方法,本文检验了两种惩罚政策对犯罪的影响:严厉性策略和确定性策略。我们发现前者无法有效遏制犯罪,而后者可以显著降低犯罪。因此,确定性策略在政策上更为经济:可以在不增加司法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有效分配现有司法资源达到控制犯罪的目的。对2006年以来中央政府刑事政策由“以严为主”到“宽严相济”的转变,本文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注脚。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punishment substitutability in the empirical estimation of the economic model of crime. Using a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fitted to a panel of Local Government Areas 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we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penalties and imprisonment on the crime rate. Our results show that crime is clearly a dynamic phenomenon, and that failure to incorporate both financial penalties and imprisonment can lead to a misspecified model. Furthermore, our results vary significantly for different crime categorie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analysing specific crime categories separately.  相似文献   

17.
在对累犯适用刑罚时,尚有一些疑难问题存在争议,包括累犯应否作为个罪的加重情节加以适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之后在法定累犯成立的时间内又犯数罪如何处理以及判决生效后发现为累犯的如何处置等,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经济利益背景下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霜 《经济经纬》2006,3(4):155-157
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存在着深刻的利益背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利益权衡下的结果。法网的相对严密并不意味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就可以得到有效制止,控制这种犯罪行为的制度设计,应当是能促使市场主体为了自身的最大利益理性地选择尊重知识产权。从本源上控制犯罪的发生,保证在侵权后犯罪人能够受到法律迅疾且严厉的惩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主体是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主要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作业的负责人以及其他对安全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本罪的时间要素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行为要素是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结果要素是贻误事故抢救,且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本罪的主观罪过是故意,且一般是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