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药品说明书除具有指导药品安全、合理使用这一基本作用外,还有着更加广泛而重要的法律上的作用——可以作为假药劣药、缺陷药品、虚假药品广告和药品召回对象的认定依据。本文结合《药品管理法》、《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产品质量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广告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药品召回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对药品说明书的法律作用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讨论群体机会集内由经济发展、收入状况、技术水平及产品特性等因素决定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及价格偏好、产品供求弹性和行业生产者的新技术敏感度对选择产品责任制度中产品缺陷界定标准的影响。论文在对中美两国现行产品责任制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借鉴克莱因的市场绩效与质量保证模型 ,建立了产品缺陷界定标准模型 ,论证产品责任制度的产品缺陷标准界定是在机会集约束下 ,群体内各利益集团根据自身剩余最大化原则所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药品召回责任及其实施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品召回责任应是一种在国家指导下的经济责任.在我国实施药品召回障碍主要在于药品缺陷的认定困难以及生产者的抵制、药监部门的无能和消费者的漠视,可通过改组制药企业、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监管、建立风险转移机制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李博 《经济论坛》2006,(10):132-133
一、药品召回制度概述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以下简称FDA)称,药品召回制度,是指药品的生产企业对已上市的药品实施撤回或改正的制度。如果某药品违反了有关规定,但尚不必通过法律强制(如没收)来处理时,就必须实施召回。FDA作为对美国药品市场进行监管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对缺陷药品实施召回。1.药品召回的分类。美国的药品召回分为以下3类:第1类是将会导致严重健康问题或死亡危险的缺陷产品;第2类是可能暂时导致健康问题或具有轻微威胁性的药品;第3类是那些未必会带来不利于健康的后果,但违反了FDA的《生产标签法》的药品。2.药品召回…  相似文献   

5.
试论对我国产品缺陷制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缺陷是产品责任制度的核心。本文从分析产品缺陷的含义及认定标准入手 ,以期完善我国的产品责任制度 ,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瑕疵建筑物因外力致人损害的因果关系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筑物致人损害赔偿责任上,面临着因外力造成瑕疵建筑物垮塌的因果关系认定问题。其因果关系的认定适用盖然性的评估,但是在超越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只要建筑物有瑕疵且非轻微,因果关系成立;对于轻微瑕疵的建筑物,应结合可预见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9)
针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特殊体质,学界和实务界对责任承担方式与比例尚存在较多争议。通过理顺特殊体质与损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损伤参与度等影响责任划分的因素,得出交通事故中融入特殊体质因素仍适用无过错原则、受害人体质状况不属于减轻侵权人责任之结论。为了增强交通事故中处理受害人特殊体质的规范性,责任划分需要注意三个方面:受害人特殊体质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时采取无过错归责原则;特殊体质足以影响损害后果时适用过失相抵原则";损伤参与度"不影响损害赔偿与交强险责任。  相似文献   

8.
产品的极大丰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就,但是,不合格产品及缺陷产品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突如其来的灾难。研究、完善和更好的适用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那么,缺陷产品如何认定?产品责任由谁承担?本文主要就这两个问题深入探讨和论证,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对我国产品责任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中国于2015年开启了新一轮药品价格改革,主要内容为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特别是医疗保险目录内药品的政府定价,改为由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制定医疗保险支付标准。因此,如何科学制定医疗保险支付标准成为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关键内容。目前,我国尚未形成针对过期专利药品及其仿制药品支付标准的制定体系,而随着仿制药品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持续开展和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以药品通用名为基础制定支付标准成为学术探讨热点。本研究选取了三个用于治疗常见疾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和骨质疏松)且已有部分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借鉴德国参考价格的制定方法,利用真实世界医疗保险数据库,以通用名为基础进行支付标准的实证测算,以期为我国制定过期专利药品及其仿制药品的医疗保险支付标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使用德国参考价格定价方法制定过期专利药品及其仿制药品医疗保险支付标准是基本可行和值得探索的,但我国医药市场有其独特之处,实际实施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测算方法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0.
史晓娟 《经济师》2004,(10):61-61,63
产品缺陷是产品责任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因产品缺陷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害是承担产品责任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在分析了产品缺陷定义的基础上 ,对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探讨 ,与此同时对我国《产品质量法》第 46条进行了反思 ,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开发环境责任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责任保险有利于维护公众的利益,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有利于对环境污染的监管,有利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也有利于国家财政负担的减轻。但是,由于环境责任风险具有基本风险的特征,导致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增加,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开发积极性;价格偏高制约了投保人的有效需求;公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有待加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也严重地阻碍了环境责任保险的开发,因此,政府应该通过税收优惠、强制保险和完善法律、法规扶持环境责任保险的开发,保险业应通过限制保险金额、规定绝对免赔额和利用再保险降低和转移经营风险,厂家应积极购买环境责任保险来转移环境责任风险。  相似文献   

12.
责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我国大学生责任教育面临着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选择价值参照标准不科学、对西方价值观念缺乏审视和反思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进行大学生责任教育可以从利用中外责任教育资源、探索责任教育内容和方法、建立责任教育网站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In a recent article, Jain and Singh (2002) prove that a condition they call negligence liability is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or any liability rule to be efficient. In this note I criticize their result on two accounts: First, their result crucially depends on implicit restrictions they impose on the liability assignment function. If we drop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liability apportionment between two non-negligent parties is constant for all combinations of non-negligent care levels,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condition of negligence liability and the efficiency of liability rules breaks down. Second, their attempt to drop the assumption of uniqueness for the social optimum improves the generality of the model at a substantial cost, since it must be accompanied by a new assumption that is possibly even more unrealistic. The importance of the uniqueness assumption is shown in a simple discrete care model, in which comparative negligence may lead to an inefficient outcome when the existence of two social optima leads us to interpret due care as a varying standard based on the other partys actual choice.  相似文献   

14.
We use negligence and strict liability as the basis for environmentalregulations and show that, when jurisdictions compete for firms that engagein environmentally risky behaviour, strict liability implements the sociallyoptimal outcome while simple negligence does not, even if the jurisdictionsfully cooperate in setting standards of care. Consequently, we argue that,even if jurisdictions delegate standard setting to a central authority, likein the European Union, this would not implement the socially optimaloutcome.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harmon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makes more sense if strict liability is used rather than simple negligence.  相似文献   

15.
赵莉 《经济经纬》2006,(5):155-157
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公司法》仍然没有规定两合公司,难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因为在我国现实中的确存在事实上的“责任两合”的公司,因此对两合公司进行研究并在未来的公司法修改时考虑两合公司的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作者主要从两合公司的法律特点、成立、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变更、解散和清算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我国公司法研究与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We analyse the incentives of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law for inducing progress to emission abatement technology. We consider three liability rules: strict liability, a negligence rule with an emission norm as the due care standard, and a double negligence rule which combines the emission standard with an abatement technology norm. In the case of distortive discounting, i.e. where the private discount rate deviates from the social one, we show, how the level of distortion influences the ranking of liability rules,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of generated social cost.  相似文献   

17.
责任保险在大规模侵权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大规模侵权事件的不断出现,传统侵权法仅由"加害人承担损失"的观念正逐渐改变,责任保险成为侵权领域中一种新的救济方式.本文在对大规模侵权的可保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责任保险与其他救济方式相比存在独特的优势,并从法律和保险实务两个角度明确了其保障范围、保障程度及发生责任竞合时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regimes on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firms. We show that imposing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only on polluting firm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increases use of bank debt. Extending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to banks lowers bank borrowing relative to liability only on firms, with an ambiguous effect relative to no liability. Using US industry-level data we estimate a reduced-form model of bank borrowing by firms and show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only on firms increased bank borrowing by 15–20%, but when liability was extended to banks, borrowing returned to a level slightly higher than with no liability.  相似文献   

19.
杨峰 《经济经纬》2005,18(5):145-147
美国证券法的默示民事责任是指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法官可以根据证券法的立法意图和基本原则而给予当事人民事诉权的民事责任。笔者阐述了美国证券法的默示民事责任产生的原因、理论依据及条件,同时分析了我国证券民事责任的缺点,提出了借鉴美国的默示民事责任来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责任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曾洁琼 《技术经济》2014,(5):112-117
描述了现有的智力负债研究文献的总体特征,然后分别从概念、计量和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智力负债研究的现状,最后展望了智力负债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