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来来 《商场现代化》2008,(14):301-302
团队精神的实质是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互相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共同的价值文化。它能极大地提高组织整体的业务表现。在商务活动中,企业内部、企业集团内部和独立企业之间存在的团队精神能使其具备更明显的竞争优势,交易成本也能因此降低。民主的领导方式、成员与团队的共同利益、科学适度的激励机制和合理可行的发展目标都能有效地培养商务活动中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2.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离开这个精神支柱,企业就是一潭死水,就毫无活力、毫无竞争力可言。本文概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精神的内涵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糜瑞新 《商业科技》2010,(35):87-87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离开这个精神支柱,企业就是一潭死水,就毫无活力、毫无竞争力可言。本文概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精神的内涵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4.
团队精神——企业成功的法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萍  田卫民 《现代商业》2007,(17):129-129,128
团队的涵义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对团队中的一员来说,无疑应该有一种齐心协力、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将团队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精神,即团队精神。本文分析团队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团队精神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团队的涵义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对团队中的一员来说,无疑应该有一种齐心协力、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将团队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精神,即团队精神.本文分析团队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团队精神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丁雨佳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62-163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团队精神要求协同合作,从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正是团队的这种巨大作用,要求我们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创业企业在资金、资源和经验等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就更要求团队成员相互合作,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团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业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团队建设的营销组织管理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营销组织团队精神,成功实施营销团队建设,对于提高企业市场营销绩效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分析影响营销人员团队精神因素,高效营销团队必须充满活力,控制系统应以团队目标为基础,团队成员之间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应可以互补并必须保持团队内外信息交流的畅通。创建自主管理型团队、创建学习型团队、建立尊重与信任的工作环境和加强团队的外部延伸等是提高高效营销团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完成项目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项目团队中的人员有不同于其他人员的需求特征,成员以团队精神为前提,更加关注自尊和自主的需求。项目团队的发展可以分为形成、震荡、正规和表现阶段。在项目团队的形成期,应侧重于人力资源的整合;在项目团队的震荡阶段,应加强人力资源的协调和沟通;在项目团队的正规、表现阶段以及后期阶段,要更加关注人力资源的激励和安抚。  相似文献   

9.
团队只能是协和的集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队:与军队类似的一种组织 在丛林法则中,狼群制胜的原因是群体的力量。对于任何公司而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它的人力资源主管都必须熟悉这样一条规则:团结工作。 实际上,有史以来团队工作对于成功或者失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乔治·巴顿将军就把团队精神刻在一个坚果壳上。他说一个军队就是一个团体,它作为一个整体吃、住、睡,参加战斗。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对于整体行动计划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谢倩 《商业科技》2009,(13):296-296
团队是特殊的组织,团队精神是组织精神文化的典范。团队的存在与发展需要成员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团队内部的协调分工实质上是管理心理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加强企业团队精神建设能够推动团队运作和发展。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团队威员产生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够使团队精神成为公司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打造强有力的团队精神,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团队建设和管理的关键。团队精神,简而言之即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为了共同的愿景而协同合作,反映个体与集体利益的相互统一,促使企业实现高效率运转。  相似文献   

13.
赵卫军  曹晓敏  卢震 《中国市场》2011,(41):138-140
"有人的地方就有管理",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提升团队的综合竞争力,是现在每个企业、每个团队都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就在分析修井大队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借助"木桶理论"、"细节决定成败"、"打造团队精神"等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从人的管理和现场管理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实现提高修井大队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加入WT0后,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国内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营销团队竞争也愈演愈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迫切需要适应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形势,尤其是加强激励管理、加强营销人员的激励至关熏要。营销团队改进的关键是留住核心人才,而要留住核心人才,关键在于团队实行的激励机制。要使团队成员在工作中付出最大的努力,团队管理者就必须对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激励,以便从既定的目标出发,寻求团队与个人在目标行为上的内在一致性,从而留住人才,达到两者之间在行为及其效果上的良性循环,将集体绩效发挥到最大。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激励理论进行简要的概述,对国内外激励理念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激励理论对企业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启示;再综合运用各种激励理论,从薪酬激励、精神激励、成长性激励、制度激励四个方面构建了团队成员激励机制。同时,为了保证团队成员激励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提出了相关的激励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如何通过工作团队建设,使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使其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实现1+1〉2,也许,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工作群体。具体而言,即是一群人以任务为中心,互相合作,每个人都把个人的智慧、能力和力量贡献给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研发团队创新行为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以往研究相对忽略了精神性因素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动力机制。文章借鉴创新成分理论和创造力系统理论,聚焦于精神性因素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动力机制以及团队外部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通过对106个研发团队329名研发团队成员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团队精神型领导对团队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自省性在团队精神型领导和团队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外部社会资本调节了团队精神型领导对团队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团队外部社会资本越高,团队精神型领导对团队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也越强,反之越弱。团队外部社会资本还调节了团队自省性在团队精神型领导和团队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团队外部社会资本越高,团队精神型领导通过团队自省性的中介进而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也越强,反之越弱。研究结论拓展了中国组织情景下精神型领导在团队层次的影响效应研究,也拓展了团队创新行为的精神性动力因素及其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团队是特殊的组织,团队精神是组织精神文化的典范。团队的存在与发展需要成员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团队内部的协调分工实质上是管理心理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绩效营销团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敏 《消费导刊》2009,(12):41-42
一个成功的团队一定是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主要包括团队目标、团队的文化与团队精神、团队成员的素质与能力、团队的结构与成员的角色、评价与激励机制、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公平公正的团队氛围等。因此,建设一支高绩效的营销团队也必须要从这六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9.
艾雪 《商业科技》2014,(22):54-55
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在于竞争,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面前,每个企业地位都是平等的,然而如何能够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则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而能给企业做出正确决策并且同时指明正确发展道路则在于企业的团队是否是高效精英的团队。群体凝聚力有利于高效的团队的建设,组织者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这点,团队建设的目的是以团队成员的相互作用来协调团队的步伐,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领导者通过不同的诱导方式,引导团队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充分的体现团队的力量,使得团队成员发挥自己优势,建立更高效的团队。最终能够更加经济、快速地实现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子商务》2007,(6):68-69
“如果能建立一种组织,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以公司的团队精神而团结成—整体,每个成员都由内心深处渴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那么这样的组织必能产生无数的快乐和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