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斋 《企业文化》2007,(9):65-66
德鲁克:一个组织只能在其价值观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所能达到的价值观所限制。就某一特定的企业而言,它的成长空间究竟在哪里?不在产业和市场里,而是在经营者的思维空间里。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质,是实现企业有效激励的基础 在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强调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十分必要.著名的"经理封顶"理论认为,一个企业实质上是生存在其经营者的思维空间里,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  相似文献   

3.
如何再造中国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念再造 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思想和终极之道,它集中体现为企业的价值主张、价值基础和价值追求,具体化为企业的合作、远景和目标.经营理念是对经营之术和经营模式的超越.德鲁克认为:一个组织只能在其价值内成长,一个企业的竞争力被其所能达到的价值观所限制.世界上那些著名的成功企业,无不在经营赢利之外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金融危机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领导力对企业成败的关键作用。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一家企业能否在危机中突破,取决于其领导团队能否在思维和能力方面进行突破,中国的领先企业已经在发展和培养领导力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和修炼。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领导力对企业成败的关键作用。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一家食业能台在危机中突破,取决于其领导团队能否在思维和能力方面进行突破,中国的领先企业已经在发展和培养领导力办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和修炼。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领导力对企业成败的关键作用。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一家食业能台在危机中突破,取决于其领导团队能否在思维和能力方面进行突破,中国的领先企业已经在发展和培养领导力办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和修炼。  相似文献   

7.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沙漠。我们认为“文化”应该是:被预先确定的、更深层次的、并由组织成员分享的基本假定和信念。它是不以精确方式运行,且被限定在一个“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基本框架内,并且流行的一种组织观点及氛围。笔者认为,企业老板个人文化直接影响企业文化,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当企业文化不再适台企业发展趋势的时候,需要通过改变老板的个人文化来改变企业文化。 老板的“主观世界”是企业文化 一个健全的自然人有思想意识、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概括称之为“主观世界”)。而一个企业的“主观世…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也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需要不断地实践、丰富和完善。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本人深切体会到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就要注意克服认识上的“三个误区”,做到“三个有机结合”。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三个误区”误区一:认为企业文化是虚的、无形的,不象产品、设备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对生产经营起不到多大作用,是可有可无的,因而把企业文化搞成一些概念、理念的堆砌,没有现实指导意义。误区二:认为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是老板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广大职工只是被…  相似文献   

9.
杜靖 《事业财会》2003,(3):10-12
股票期权制度属于分享制的范畴。经营者激励问题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并由此产生了几个著名的理论解说 :包括科斯开辟的交易费用理论、威廉姆斯与克莱因开拓的资产专用性理论、阿尔钦与德姆塞斯为先导的团体生产理论。最后 ,委托———代理理论的创始人威尔森与斯宾塞等将研究的思维触及到企业内部最优激励方案的设计上来。企业的最优激励机制实际上就是能使“剩余所用权”和“控制权”最大对应的机制 ,最优的安排一定是一个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剩余分享制。股票期权计划 (SOP)是企业给予其一定的经营者在一定的期限内按照既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心理契约的关注成为一个热点。心理契约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所提供的一种配合”。企业的成长与员工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共同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可以被视为一种“隐含交易”。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个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通过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  相似文献   

11.
《企业与文化》2006,(4):11-12
一个成功的卓越的企业,一定有一个强大的企业文化作为其支撑,而这企业文化是得到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愿景、共识、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所支撑,它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思想”,也是每个员工“精神支柱”.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因此,院领导从一开始就把构筑企业的“灵魂”——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建没的重中之重.站在实现“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设计、咨询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和企业使命的高度来打造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革攻坚阶段,到底“坚”在哪里?面对国有企业的现状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正确的方针、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就企业而言,好企业是优秀经营者的作品.与此相反,平庸无能的经营者只能把企业带入困境甚至推向倒闭的深渊.由此可见:企业领导班子和经营者队伍建设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我同意牵头主编《世界500强企业发展丛书》,是因为这件事很有意义。李鹏委员长在为本书所作的序中提出了“了解世界500强,学习世界500强,争创世界500强”,我认为这套丛书就是为这三个目的服务的。首先,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了解世界500强:一、了解其发展历程世界500强不是自封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大风大浪中,经过优胜劣汰,不断筛选出来的。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是有其生命周期的,我们应当认真了解其创业、成长、胜败、兴衰的发展历程,区分其中的若干个发展阶段,并分析每个阶段的得失成败及其时代特点。二、了解关键人物一个企业能…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在长期的企业研究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真正让企业长盛不衰的:是深深根植于公司员工心中的核心价值观.所谓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反映一个企业或组织本质的和持久的一整套规则.换句话说,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为追求愿景、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并切实执行以此来指导企业或组织,使之上下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一种精神元素.  相似文献   

15.
在跨国收购日益增多的今天,企业文化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所重视和采纳,在跨国兼并中运用企业文化进行重组应该引起我国企业界的重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鲁克(Peter F.Drucker)在其名著《管理的前沿》一书中指出:“公司收购不仅仅看作是一  相似文献   

16.
企业孵化器(businessincubator)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上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近10年才进入中国。一般认为,它是一个为企业提供可租用场地、共同支援服务的商业发展服务设施;是一个创造成功的、创新型的新企业的综合系统,旨在成功造就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对那些尚处于“卵”状态的企业,有组织地、适时地供给其成长期所需要的“营养”条件,以促使其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期对2881位企业经营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观念、传统、制度环境影响企业文化。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5年4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调查结果发布暨企业文化:认识、现状和问题研讨会”公布了对2881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表现在对内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  相似文献   

18.
王绪平 《企业文化》2005,(12):52-54
趋势科技,以安全软件起家的著名软件公司,地 跨五大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公司最大的一个 挑战或许是来自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管 理。而趋势科技创始人张明正和陈怡蓁认为,可以用 一种讲故事的方法,让企业的价值观变成一个普世 的价值观,从而达到“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为保 留故事的鲜活性,本文采用第一人称。  相似文献   

19.
一个企业要成为6西格玛企业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培养、6西格玛项目的展开与技术方法的应用、以及企业文化的变革,被认为是一个企业成长为6西格玛企业的三个重要维度。以黑带、绿带的培训形式,结合项目开展6西格玛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并通过黑带、绿带将6西格玛理念与核心价值观传递到企业  相似文献   

20.
《企业导报》2003,(10):56-56
<正> 2003年8月30日,由《经济观察》和北京大学管理安全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评选颁奖典礼”和主题为“转型年代的商业精神”的高层论坛在上海东锦江索菲特酒店隆重召开。惠普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孙振耀先生阐述了他的观点: 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能够持续成长、持续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就像一家企业的发动机一样。这个企业核心被认为是一个动成长的力量,这个“动成长”三个字代表的是在动态环境里能够持续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