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千年的到来,我国经济增长会怎样呢? 前一种意见认为,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好于 1999年。其原因主要是: (1)国际环境趋好。根据世界各主要预测机构预测, 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总的来说将好于 1999年,欧盟处于经济回升期,日本经济也将有所好转,亚洲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经济恢复明显,美国经济仍处在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期内。尽管近年来许多人士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时间一直存有疑虑,近期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又发出了美国经济行将衰退的警告,但一些专家认为,美国经济增长主要是创新推动的,因此可持…  相似文献   

2.
重化领衔     
2003年,中国经济继续高歌猛进,GDP增长8.5%。为此,许多国内外经济专家预测,中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比如,高盛旗下的专家认为,2004年中国GDP将增长9.5%。  相似文献   

3.
罗云兵 《经济界》2001,(5):41-44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已逐步认识到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践业已证实了这一点。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7.8%,房地产业增长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7.1%,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不难看出,21世纪初期,房地产业发展将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拉动作用。 一、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原由 (一)从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规律来看,我国城镇居民家用电器类产品消费需求已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居民消费费结构正从变动平缓的积蓄期向变动剧烈的消费革命期过渡,房地产将成为新的消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经济始终维持着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工作始终进展缓慢.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趋于严峻,经济增长放缓,既带来了挑战,也给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创造了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将是我们能否在不利的国际大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投资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与经济增长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传统经济增长分解难以解释体现在新增资本中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重新划分经济增长的三因素为规模增长、硬技术进步和软技术进步,将产出增长率分解为三因素作用之和,由此给出各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公式,同时给出投资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总体看本次经济启动是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启动,由于支持原有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已经消失,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形成,因此经济自发增长的能力减弱,内在收缩的力度较大。在此情况下,一方面政府投资及其带动作用成为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加快产业升级,形成新的有效的经济增长机制,是使经济增长获得长期支持力的根本出路。由于发展和体制转变的难度很大,因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会持续较长时间。在整个这个时期中,经济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推动,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对此要有…  相似文献   

7.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发表研究报告说,对1999年的经济形势作了展望。历史经济增长是不断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过程,改革和开放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20年经济发展揭示,经济政策与居民最终消费结合最紧密的时候,是经济实现高速健康增长最快的时候。现实1999年我国宏观形势将面临四大问题:外需进一步压迫内需,消费需求不振仍将延续,民间投资仍显乏力,调控回旋空间受限n目标将满足人民基本生活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目标。具体做法是:将住宅商品化作为启动经济的着力点,因为住宅商品化迟缓不仅影响了消费,也直接影响了投资…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经济平衡增长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变量引入到索洛增长模型中,建立了包含人口老龄化因素变量的经济平衡增长路径方程,进而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平衡增长路径的影响效应。由此在理论上证明了,人口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增长存在正、负或零等不同的作用效应,而相关的政策选择将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9.
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仍比较有利。尽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性较大,但世界经济贸易缓慢回升的趋势不会逆转,国内经济环境基本稳定,扩大内需政策将持续发挥作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初步预测,2003年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价格总水平与上年基本持平。一、三大需求较快增长,内需主导经济增长的格局不会改变1.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增幅略高于上年2003年,国民经济将继续较快增长,加上国家采取措施增加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  相似文献   

10.
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一种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选择。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种选择与其说是决策者的主观行为,不如说是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使其如此。因之,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关键在于说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原因。这将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解。在我们看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与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相联系的。也就是说,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不仅要求经济体制发生相应的变革,而且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也相应转变。探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正确判断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入环境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增长发展世界瞩目,但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为了更理性的理解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文章采用改进的索罗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将环境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以更好地理解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中国经济可增长8.5%左右,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将呈现温和的增长,GDP可增长9%-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2010年投资增速将略有降低,但将继续维持相对高位,消费、外需将同比好转,国民经济增速将超过2009年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此轮经济周期也己进入下行阶段,长达5年的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在外需减弱与要素价格重置中结束,经济进入“低增长、高通胀”的可能性增大。外需减弱与要素价格重置也将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高度依赖投资与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挑战,在2008与2009年将会经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阵痛。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指出,2013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扩大内需,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内生活力和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他强调指出,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G20各国应继续将促进复苏、增长和就业作为当前首要任务,采取切实可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快推动结构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源,并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5.
《江苏企业管理》2004,(3):48-48
据国家统计局景气中心获悉,今年宏观经济将先有一个小幅下跌,然后开始加速上扬。根据该中心测算,预计我国今年经济增长基本与2003年持平,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6.
去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就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举行了研讨会。会议对中国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在讨论中,大家在肯定中国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的前提下,联系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经济改革总揽全局,不能冲淡或代替经济体制改革,旧经济体制对于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阻碍是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有的学者指出,目前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绝不能给人一种改革已经到位的苗觉,而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在与经济体制改革同等的地位,甚至将转变…  相似文献   

17.
《资源与发展》2005,(2):27-33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21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必须倡导循环经济范式,  相似文献   

18.
专家预测中国经济将继续快速增长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30多位经济学家近日对中国前景作出了展望,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较低通胀”的增长方式,到2000年乃至下个世纪初,中国经济可能以8%的速度增长,而通货膨胀将控...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日前表示,中国经济今年才将迎来真正的触底反弹。如果今年能实现平稳增长,而不是过热,那么中国经济明年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贺强表示,多个短期经济指标的反弹,不等于整体经济的触底反弹。  相似文献   

20.
《财务与会计》2009,(1):34-35
就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而言,“斯密增长”和“库兹尼茨增长”已经终结,随着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生产率的提升,我国将像发达国家一样经历经济增长率由快到慢的过程,进入依靠经济结构转型、技术创新和微观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因素推动的“熊彼特增长”,从而进入“L”型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