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必定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或企业家群体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发展日益增强的趋势下,经济发展、企业发展与企业家是分不开的。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创新。知识是一种首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知识的直接推动力。经济发展要依靠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积累、开发和利用。如果说,过去主要靠有形资本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现在则主要靠知识创新、无形资本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否则再大的企业也会失败。企业能够持久发展,关键在于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知识创新,不断变革与调整企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家决策思维的变革山西省原平市石豹沟煤矿田大成企业走向市场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领导者,尤其是厂、矿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观念的更新尤为重要。一、强化改革开放的创新意识,拓宽决策视野,由传统的封闭式思维向开放性思维转变建立...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急需培育和造就一个生机勃勃的企业家阶层。企业家是企业经营与生产的总设计师,是企业发展的领路人,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推动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思维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那么,新型的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怎样的独特思维呢? 一、创新性思维。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对某些事物有新的或者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当一个人的头脑中具有丰富的形象和词汇库并能以一种独特的建设性的方式应用它,他就是一位创新性的思维者。美国  相似文献   

4.
晓红 《车间管理》1997,(1):43-44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家成功的基础。美、日企业家十分注重企业创新,以增强发展活力,保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品牌企业如何创新模式,如何与产业链开展新合作发展?为探索江苏乃至全国纺织服装发展大趋势和品牌发展的成功新模式,江苏国际服装节阿仕顿·中国(江苏)纺织服装品牌创新模式论坛将于9月13日在江苏国际服装节开幕之日举行。论坛将以品牌企业的运作模式为基点,聚焦行业当下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启迪创新发展思维,展开关于品牌创新模式的全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首届中国企业家与公共关系高峰论坛”是北京遭受SARS以来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论坛嘉宾与参会企业代表共同分享和交流了企业公关的成功经验与心得,话题集中在企业危机公关、企业家的形象定位和声誉管理、企业家与危机公关、企业家自身形象与产品(企业)形象、政府公关、企业家责任与企业知情权、互联网与企业公关、媒体眼中的企业家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以及时空观念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作为经济发展“领头羊”的企业家们,能否在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竞争中,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继续改革来促...  相似文献   

8.
“首届中国企业家与公共关系高峰论坛”是北京遭受SARS以来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论坛嘉宾与参会企业代表共同分享和交流了企业公关的成功经验与心得,话题集中在企业危机公关、企业家的形象定位和声誉管理、企业家与危机公关、企业家自身形象与产品(企业)形象、政府公关、企业家责任与企业知情权、互联网与企业公关、媒体眼中的企业家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企业家经济,是强者经济。中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一批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纺织工业所进行的战略性调整和改革,更需要有一支政治素质好,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能竞争的企业家队伍。选就一支宏大的企业家队伍,充分发挥其在企业中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的作用,是时代的呼唤,是纺织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一、开发企业家资源的重要性当今企业人、财、物、设备、技术五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为宝贵的。国外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在一个现代企业里,每增加一名合格的体力劳动者,可取得1:1.5的经济效果;每增加一名合…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企业家的素质及成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现代企业,其经营管理是以企业家为核心的。没有一批高素质的现代企业家就谈不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不能很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自然就谈不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现代企业家是指具有创新精神、敢冒风险、勇于开拓、善于经营的经营管理者。在整个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他们还承负着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原化工部部长)对会议提出了要求,强调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会议就企业的持续成长与创新、企业家的创新思维与企业创新机制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并对管理创新成果进行了点评交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加入 WTO的日子已不遥远,中国经济将彻底融入经济全球 化 的大潮。面对入世,我国企业在诸多方面还准备不足,尤其是企业经营者队伍的状况与中 国企业的客观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使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制约。   中国的企业呼唤企业家,更呼唤新时代的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成 败 的关键,他的品格、思维、行为和能力除了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还应当跃上知识经济时 代企业家的新境界。   新时代企业家的素质和行为成为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因素。本文 将 探讨现代企业家应具备的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也需要有一大批具有现代意识的,懂经营、善管理、能用人的现代企业家来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市场经济呼唤企业家,市场造就企业家,市场经济是企业家经济时代。企业家阶层正在形成。企业家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有了市场经济就有了孕育现代企业的胚胎和为追求盈利而经营筹划的管理职能。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日益壮大,生产技术和产品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科学的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基本要求成为企业生存和…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2月7日~8日,首届南方民营企业家论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民营实业家协会、广州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和广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经济学界泰斗于光远、以“曹破产”享誉全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曹思源、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石滋宜等与近百名民营企业家一道,纵论民营经济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有效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民营企业家解惑支招,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先生在论坛开幕词中表示,热情支持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并主张尽快立法保护私有财产。论坛上,于光远先生指…  相似文献   

15.
徐大鹏 《工业技术经济》2000,19(2):21-21,28
对我国企业家劳动报酬问题,不少人已经就报酬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及定性分析作了必要的探索,但对报酬数量问题的研究尚不足。 一、企业家以无形资产作投入,其贡献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企业家是以其理论、知识、技能、声誉等无形资产作投入,谋取企业经营管理职位的人。他们是寻找并能够发现市场机会,寻找人财物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将市场机会变成现实财富的人,是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启动者或推动者,是企业风险的化解者和承担者,是企业运营发展的协调者和管理者。企业家的劳动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在“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原化工部部长)对会议提出了要求,强调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会议就企业的持续成长与创新、企业家的创新思维与企业创新机制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并对管理创新成果进行了点评交流.……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在"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原化工部部长)对会议提出了要求,强调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会议就企业的持续成长与创新、企业家的创新思维与企业创新机制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并对管理创新成果进行了点评交流.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人们观念的变革,促进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为造就企业家队伍提供了条件和契机。企业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企业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崭新的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19.
多些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丰富的市场要素只有掌握在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手中,才能真正成为财富的源泉。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不可逆转,作为公用事业性质的县供电企业也需要自我发展,而发展就需要合理盈利。新形势下,县供电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家精神,这要求县供电企业领导多些创新与敬业,多些学习与执著。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就是善于抓住机遇,勇于不断创新,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正>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丰富的市场要素只有掌握在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手中,才能真正成为财富的源泉。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不可逆转,作为公用事业性质的县供电企业也需要自我发展,而发展就需要合理盈利。新形势下,县供电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家精神,这要求县供电企业领导多些创新与敬业,多些学习与执著。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就是善于抓住机遇,勇于不断创新,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