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彭中文 《经济师》2006,(1):91-92
随着我国的入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众多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了许多R&D中心。文章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特征,然后研究了其R&D投资模式,主要有独立研究、共同研究和合作开发等模式,并且分析了跨国公司的R&D投资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R&D国际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因素.在R&D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应对跨国公司R&D国际化给我国医药产业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进一步利用跨国公司R&D国际化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己经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战略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R&D国际化给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省域尺度上考察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区位布局。采用2006年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数据,对影响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区位分布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吸收利用的FDI规模和市场规模是影响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区位布局的决定性因素;R&D资源的密集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影响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区位布局的重要因素,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布局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R&D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裕春  万欣荣 《经济师》2002,(11):60-60,81
自 1 994年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在北京投资成立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电信发展研究中心 ,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R&D。截止 2 0 0 0年底 ,来自 1 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 1 0 0多家R&D机构。文章阐述了跨国公司来华进行R&D投资的动机 ,总结海外R&D机构在华分布规律 ,探讨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特点 ,展望跨国公司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发展趋势 ,分析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加大在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研发机构,进行研发活动。文章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然后选择了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阐述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后,结合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代跨国公司R&D现出分散化的特点,并采用了国际许可证、国际合作、"绿地投资"和并购等方式.R&D分散化会产生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挤出"与"挤入"、技术外溢等诸多效应,并对经济全球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应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我国28个省、直辖市1998—2005年期间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数据,对各地区吸引海外研发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吸引海外R&D投资的主要区位因素在于该地区的科技实力;通过比较各地区吸引FDI和吸引海外R&D投资的情况发现,海外R&D投资对东道国市场因素的关注程度要明显低于FDI;另外,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具有明显的集聚特性。  相似文献   

8.
9.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R&D投资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R&D资源的一种投资活动。其在华R&D投资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介组织、政府及区域创新环境的作用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协整理论和Borensztein的模型,文章采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跨国公司R&D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效相对较长,并且影响力度逐渐减弱。对考虑人力资本的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后,本文认为在目前跨国公司的R&D投资过程中,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跨国公司R&D投资的引入对国内投资也不存在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将双寡头市场中的企业R&D和广告竞争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利用微分对策理论研究了企业的最优R&D与广告投入策略。首先在一定的假定下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然后分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情况对均衡解的性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参数值在一定范围内,企业投入R&D有利于增加利润;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发成本低的企业的最优策略对对手企业广告影响力系数的敏感性,大于对手企业对自身广告影响力系数的敏感性;免费搭车问题会造成R&D投入不足;广告成本系数对利润的影响大于广告影响力系数。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企业研发的相关研究一直以来就受到了重视,不过目前关于国内企业的相关经验研究都存在诸如样本容量稀少、检验方法欠缺以及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从而所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质疑.使用2007年样本容量巨大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企业研发方面的相关检验,并且将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并比较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企业应重视生产经营,从而积累更多的资源用于研发,利用研发提高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14.
企业海外研发投资的公共区位因子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海外研发投资,会受到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不同区位因子的影响。在简要回顾国内外有关企业海外研发投资区位因子选择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14个相关指标,然后依据由世界银行提供的有关22个国家和地区的样本数据,利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企业海外研发投资的一些公共区位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其结果及给我们的启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研发活动的高风险特征决定其必然受到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方式,是否影响研发投入?以我国2009-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商业信用融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产权性质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越不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商业信用带来的短期偿债压力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商业信用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主要表现为偿债压力带来的风险效应,而不是融资支持,对民营企业的风险效应更为显著。在金融市场不完善情况下,短期融资难以支持企业长期投资,因而政府需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降低短期负债偿债压力对企业研发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企业研发投入行为能客观反映企业创新活跃程度,进而反映产业或国家的创新能力。本文基于欧盟产业研发投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比较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印度7个国家汽车和零件企业研发投入的差异。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汽车和零件企业创新活跃程度不断——提高,在行业内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中国正在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但是,中国汽车和零件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与主要创新型国家尚有较大差距。本研究对于了解我国汽车和零件企业研发投入现状,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海声 《现代财经》2006,26(1):32-37
本文首先分析了原创性R&D的投资收益特征和投资特征,指出原创性R&D以内源融资为主、以股权融资为主,并通过对广东省部分大、中企业研发投、融资状况的调研,分析广东省大中企业R&D以应用性开发为主,提出现阶段R&D融资的基础措施。即,实行R&D过程与销售实现的早期结合;从产业链角度进行扩股;以并购形式扩股;以股权形式联合,可加速R&D融资。  相似文献   

18.
公司研发决策不是完全独立的,可能受到同行业公司的影响。利用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数据,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同伴效应的存在性、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受同伴公司决策的影响显著;信息优势和竞争压力是研发投入同伴效应的形成机制;政策冲击、产权性质、行业地位和融资约束均对研发投入同伴效应产生影响。结论对我国上市公司掌握研发决策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创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和内外部融资约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选取2014—2019年新能源行业164家创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融资约束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创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验证股权集中度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研发投入强度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融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创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不仅对创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还可削弱融资约束对创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负面影响;创业企业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强度与研发投入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研发已经成为企业保持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研发失败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也被广泛关注,并成为了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对影响企业研发活动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不足、协调不足、管理不佳、技术不当、外部变动是企业研发活动失败的重要因素,认为创造容忍失败的环境有利于企业从失败中学习,从而降低企业研发失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