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虹 《计划与市场》2002,(10):37-37
一、必须正视中国严重的就业压力中国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少人的劳动权和生存权是同等重要的,不少人的就业不仅关系自身的存在,还维系着全家的生存权和教育权。就业问题仍是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可以说中国正进入就业压力最大的历史时期。这一次的特点是“综合型”、“组合型”,有点像1998年的第六次大洪峰洪水一样,江满,河满,库满,堰满,上游还在降雨,一切“错峰”手段已用,下游无处分洪分流,洪水又超设防水位。中国国家大,又处在发展中,对前四次处理就业问题回旋余地大。本次就业压力主要来自六个方面:①人口的自然增长,新成长的劳动力人数增加,劳动力供给量增加;②近凡年高校扩招,正进入毕业生就业高峰期;③军队继续推进现代化,常规的复转军人和裁军并重;④近凡年加大了行政机构定编改革的力度,加大了事业单位人才竞聘力度,加大了  相似文献   

2.
臧梦璐 《光彩》2023,(8):28-30
<正>数字经济创造出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进而催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创造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通过与各行各业的广泛连接,数字经济创造出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进而催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数字经济如何有效带动就业?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  相似文献   

3.
观点新闻     
《光彩》1999,(12)
就业增长优先经济学家胡鞍钢近日撰文指出,即将跨入21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近年来全国城镇突发性的、大规模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即能不能在将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8%之间的同时,实现相对高的就业增长,使城镇真实失业率控制在5%-6%之间。他建议:实行就业导向的增长策略,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私营和个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积极吸引外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施有利于就业的激励政策和促进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的政策;切断就业人员与企业社会服务之间的联系;鼓励非正式部门的发展和非…  相似文献   

4.
张宏霖  尹一妍 《浙商》2006,(9):23-23
目前,中国正处在生死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未来的30年,中国正在翻越工业化的最后一道门槛。那么,如何翻越这个门槛?如何才能摆脱数字“迷信”与盲目乐观,在质的层面上提高中国的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徐勇 《中国工商》2003,(3):30-31
1992年,每1000名就业女性中,可能只有一个人敢辞职“下海”。而到了2002年,这个数字几乎翻了数十倍——每100个女性中,就有6到7人选择自主创业,成为叱咤商海的“民营女老板”。法宝何在7专家们总结出了她们成功的”秘密”:有眼光,肯吃苦,爱学习。  相似文献   

6.
会计师,律师,教师,这“三师”,被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自由职业和高级白领职业,它们的就业环境,执业标准历来教师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发展着。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瞬息万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这三大职业的市场格局在我国正经历着改革的阵痛与嬗变,尤其是民族会计市场,它在风云变幻的市场演进中应该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政府能做些什么?”“中国企业在外投资,应首选哪些国家和地区?”“关于贸易壁垒和TBT,中国企业应怎样预防?”一串串的问题接踵而来,这是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讨会暨《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交流会上的热烈场面。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中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但是也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可否认,30年带来的经济巨变让人们尝到了经济腾飞带来的就业甜头;但不可不忽视,金融危机在这一年爆发,又让更多的人陷入了“四面夹击”的就业围城。就业的春天在哪里?人们开始寻找开往春天的地铁!  相似文献   

9.
齐连山 《理财周刊》2003,(11):54-55
每年都有许多学子迈入就业市场,成为社会“新鲜人”。社会新鲜人如何为自己选择一份保险,既可承担不可预料的疾病和意外,又是低保费,高保障,而且不给个人在经济上造成负担呢?  相似文献   

10.
白木 《经贸世界》2005,(2):14-17
2004年初,中国内地约有500家直销企业,8月,这个数字变成了1,000多家。年底,这个数字又变成了2,000多家。这组数字是行内人士预估的……直销会对中国传统营销模式造成多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UNCLEBO 《商界领袖》2004,(1):58-59
如果在十三亿这个数字的后面加上5到6个零,这将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就是为何那么多的汽车制造商为了争夺中国这块蕴涵着巨大商机与无穷活力的市场,不惜斗得头破血流、甚至血本无归的原因。这就是商业的残酷,也是商业的魅力所在。商海战场,狼烟四起,从价格到车型到销售到服务,处处充满着竞争的痕迹。广本的飞度,报出9.8万的价格,但其竞争对手排量相等的车型,早已一步在先,纷纷降价,而且降很大,有的还一降再降。南京菲亚特的“西耶耶”和“派力奥”,降幅从7000——10000元,3000——6000元不等。  相似文献   

12.
不渝 《理财周刊》2005,(12):44-47
三人行,必有求职者。大学是大多数中国学生的学业终点,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起点。今年的高校毕业生起薪有多少?8月初,中国人力资源网最新公布的今年对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上海毕业生以2600元问鼎全国起薪统计表。尽管如此,但记者在采访中,却不断遭遇上海学生的诉苦,“在这座城市生活,拿现在这点薪水,实在是很一般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质量,并运用多重计量模型系统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就业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就业质量;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数字经济促进就业质量提升的重要中介机制;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就业质量增长具有对数型的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一影响在西部和中部地区更加显著,而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却不显著;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相邻地区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也具有显著性。因此,应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以数字经济为抓手提升就业质量需遵从“适度”原则,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举措,抑制数字经济垄断,以便实现就业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糖烟酒周刊》2007,(7):32-33
2007年作为标王事件十年祭的“纪元”,对于鲁酒而言有无比寻常的意义。已经丰富和丰满起来的新鲁酒代表真正开始了“跨越”。在开始的这新的“跃动”中,他们又必须逾越什么?舍弃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当数字媒体的冲击波一浪高过一浪,那些坚守在纸质媒体阵地上的人到底何以生存?当信息的载体和渠道一次又一次被技术颠覆之后,那些坚定地信仰“内容为王”的行家里手正在寻求何种改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之后,那些靠仿制起家的中国制药企业,会有多少笑得起来? 入世后,那些实力雄厚的制药外企会不会“秋后算账”?对于中国制药业来说,这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面对源源不断的专利诉讼──  相似文献   

17.
徐行 《广告大观》2007,(8S):100-103
新媒体的爆发式发展,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给传统的电视媒体带来了挑战,无论是其广告收视还是互功性还是资金回笼渠道,似乎都成为遏制电视媒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随着jG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和手机媒体更加迎来了突破性的发展,但运营商内容上存在巨大缺口,对手机增值业务市场需要及时占领,但仅凭目前的运作方式,也很难在这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一切都似乎在预示着电视媒体和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势在必行,而谁走在最前面谁就将成为这块市场的最大赢家。北京普天基业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和北京财智富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看到了这一点,共同创造了新型的技术性“数字体验式广告”,经过将近三年的市场试点,探索出了一条实在可行的基于增值方面,移动运营商与电视台紧密捆绑的成功商业模式。目前,“数字体验式广告”是中国市场上唯一拥有手机电视互动方面全面和整套技术的广告形式,这在目前整个市场只拥有一些零星的互动技术的情况下,“数字体验式广告”的发展前景得到了业界一致看好。究竟什么是数字体验式广告?这一产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普天基业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和财智富通公司的优势在哪里?为了解详情,记者专访了这一新型广告的发起者——北京普天基业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思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导读]“这几年国外的就业形势比较差,移民政策也越来越严格,相比之下,国内的就业形势更好,发展机会也更多。”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留学归来的小安告诉本报记者。  相似文献   

19.
礼品也营销     
本期适逢元旦、春节,因此,编辑部把“礼品营销”作为本期焦点,多少也算是应时变法,逢场作戏。据有关学者统计,中国的礼品市场规模大约有600个亿,我不知道这个数字如何统计出来,但是,据我的经验,这个数字可能是被低估了。在销售收入之中.节日和礼品的销售额占了多少?本期焦点没有明确言及,而多数资深人士宣称,占了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叶莺 《商界领袖》2004,(4):130-131
常常有人问我:“女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女人在家庭与事业中如何抉择?”,“女人应不应该走出厨房?为什么不能安分于相夫教子的传统角色?”.“漂亮的女人是否更容易成功?”,“女人的成功到底是什么定义?”很显然,“女人与成功”是许多人,包括男人与女人,都认为是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