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韩暄 《产权导刊》2015,(6):45-48
论本文从研究我国国债期现货市场联动关系的角度出发,利用计量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现货市场不同时间段的变化特征、国债期货的上市对现货流动性相关指标的影响。发现并总结了国债期现货在市场规模、成交量、流动性的回归关系。意图为国债期货的平稳运行找到牢靠的现货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于国债期货,国内的投资人并不陌生,因为我国曾于1992年底就推出过这一金融衍生品形式。但是很多人对当年的国债期货似乎至今还心有余悸,因为“327事件”留给人们的印记实在深刻,因为这一事件及其后发生的类似事件直接导致了我国国债期货试点在经历短短的两年零六个月的时间后便宣告失败。然而事实上,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的一种,自1970年代推出以来.在国际上一直是公认的风险最小的一个期货交易品种。  相似文献   

3.
国债期货再度回归资本市场,复出的意义远远超出期货市场的范畴。沉寂了18年之久的国债期货重返市场。首批3个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于9月6日正式在中金所挂牌交易。复出的意义"作为我国利率期货的首个品种,国债期货上市交易,是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个实质性行动,也  相似文献   

4.
恢复国债期货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中的主要品种 ,对规避利率波动风险 ,形成远期均衡利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加入WTO ,市场经济日趋成熟 ,金融期货的推出呼之欲出的背景下 ,恢复国债期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本文通过对国债期市关闭的思考 ,分析了在期货市场日益成熟 ,国债现货市场日益完善、利率逐步市场化等条件下恢复国债期货的可行性 ,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推出短期利率期货市场之後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的因素取决于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事实上,管理、处置风险能力的大小和风险控制预案是否科学决定着期货的生死存亡。本文在总结我国九十年代的首次国债期货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推出短期利率期货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做好相关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以避免历史的重演。  相似文献   

6.
郭莉 《首都经济》2007,(10):19-21
有着长期实战经验的北京期货商会副会长、格林期货总经理赵广钰认为.目前在北京恢复发展国债等金融期货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在采访中.赵广钰谈到:自从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国债期货因著名的国债327事件而被尘封以及1996年开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以来,利率波动日益频繁.债券市场的“投资者面临着巨大的利率风险。何时能回复发展国债期货引起了投资界的极大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沪深300股指期货成功上市之后,金融期货逐渐升温,推出以国债期货为代表的利率期货成为中国金融交易所(中金所)的工作重点。2012年2月13日,中金所正式启动了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时隔17年,如今重启国债期货已经不仅仅是增加一个交易品种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8.
周博 《环球财经》2013,(8):39-42
各类衍生品工具历来是广大投资者最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而在利率衍生品市场中,国债期货占据重要地位。国债期货主要交易所分析利率期货范围宽泛,除以中长期国债为标的的期货外,还有以短期利率为标的的期货,如欧洲美元期货,3个月的Euribor期货等;同时,也出现了以利率互换为标的的合约,如:墨西哥衍生品交易所的2年期和10年期的利率互换合约:长期利率为标的的期货,如5年mini欧洲美元期货。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与国债期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不失时机地推出作为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国债期货和期权,对于加入WTO之后各经济主体回避利率波动的风险,以及作为利率改革的配套机制,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超 《湖北经济管理》2014,(18):130-131
2013年9月6日,在国债期货被叫停18年后,5年期国债期货在中金所挂牌上市交易,为债券投资者提供了有力的避险工具.国债期货由于特殊的交割制度,对空方存在隐含交割选择权.本文引入了Margrabe二元资产交换期权定价模型对国债期货交割期权定价,并实证分析了我国国债期货上市后交割期权的大小,进而分析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韶辉 《新财经》2013,(10):48-50
我国未来5~10年的利率水平将呈逐渐走高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债投资者急需一个产品来对冲利率风险。甚至有市场人士认为,称国债期货是专为银行解决利率风险设立的对冲工具也不为过,只是目前主角尚未粉墨登场。阔别18年后,国债期货于今年9月6日正式归来,这个曾经制造了"327国债事件"的"坏孩子"终于重回资本市场,成为推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与改善债券市场流动性的重要衍生品。上市当日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作为我国第一个场内利率衍生品,国债期货上市标志着我国期货衍生品市场进入了  相似文献   

12.
保证金制度是目前金融期货交易市场上最重要的风险管控工具,目前国外较为通用的保证金动态测算系统SPAN系统通过合理设置六大参数,从而进行保证金比例的动态设置。文章则将该方法运用于我国五年期国债期货保证金的测定,经过SPAN系统测算之后发现我国五年期国债期货目前所收取的保证金比例较高,并且静态保证金水平设定法不利于增强市场活力和有效性。对此我们提出,我国应尽快认识到动态模式对于保证金设置的重要性,尽快改革实现保证金水平动态设置,从而提升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3.
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内最大的国债持有主体,如果其不能参与到国债期货交易市场中,那国债期货的流动性及国债期货对于利率市场化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开展国债期货交易,时隔18年国债期货再次开闸,这引来了投资界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些亲历1995年“327国债”期货事件的资本市场老人纷纷回忆那时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过,今年即将推出交易的新国债期货和1995年老国债期货有着巨大的区别和改进。以标的债券为例,当年“327国债”期货事件中,标的债券为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923国债,其发行量仅为240亿元,远小于当时的老国债期货交易量。而即将推出的新国债期货标的物采用的是虚拟标准券形式,即市场上某个期限范围内所有一篮子债券都可以作为国债期货到期交割标的物。投资者可以利用交易所公布的转换因子,选取任意债券进行实物交割。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国债期货标准。  相似文献   

14.
《新财经》2011,(1):56
"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后,中国股市十五年都不敢试水金融期货产品1992年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内地第一个开办国债期货交易,由当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尉文渊大力推进。但尉文渊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由于交易规则过于稚嫩,在国债期货交易中已经先天性地埋下了一枚核弹。  相似文献   

15.
谭婞 《中国集体经济》2008,(Z1):106-107
文章系统整理了近年国内关于国债期货的文献,将我国国债期货失败的原因、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重新推出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分类阐述;最后结合目前情况,认为对国债期货的研究还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且结合股指期货等我国正在酝酿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  相似文献   

16.
国债市场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债价格成为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关注的关键变量。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重要的进展,将西方成熟的国债定价理论应用于我国的国债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分析了均衡模型和无套利模型、单因子模型和多因子模型的特征,并利用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回归得到几个随机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利用这些期限结构模型给我国国债定价。根据国债定价结果,对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已经被妖魔化了的“327事件”并非当年国债期货的全部,国债期货的推出活跃了当年国债现货二级市场的价格,极大促进了国债的发行,第一次实现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衔接,形成了现货、期货、回购业务“三驾马车”的联动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市场在摸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学术界对国债发行方式、国债适度规模、国债流动性等方面的讨论也日益增多。本文主要对国债发行、国债规模、国债流动性、国债收益率、国债风险、国债回购等6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期权交易将正式登场■原油期货即将推出■银行、保险将角逐国债期货市场2013年对期货从业者来说可谓是充实的一年,行业创新不断推进:新品种大量上市、夜盘交易上线、资管业务开放、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推出。2013年上市了9个期货新品种,包括焦煤、动力煤、石油沥青等8个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使得国内期货品种增加至40个。是自上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20.
金融     
《西部论丛》2006,(1):7-7
中国人民银行将推动公司债券市场快速健康发展;三部委将加强国债期货的研究;银监会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