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20年来,尽管国有粮食企业受到了冲击,但仍摆脱不了亏损的“帽子”,跳不出传统主业的“圈子”,放不下国有企业的“架子”。国有粮食企业的经济结构,组织结构不完善,难以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为解决减员、分流、改制的实质性问题,根据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具体情况,在没有现成体制改革模式的情况下,因企制宜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减员、分流、改制的趋势粮食企业减员分流是大势所趋,也是职工最为关心的热点。我县粮食企业在职职工1293人,人员工资、统筹保险、劳保福利就需开支850万元,还未计其它管…  相似文献   

2.
2004年是粮食企业改革年,农发行对于改革改制中的粮食企业投入了极大的关注,采取了各种措施保全债权。河南省获嘉县2004年国有粮食企业从1295人分流减员至256人,支付改革费用1052万  相似文献   

3.
当前,许多地方的国有粮食企业在自身改革中存在不少困难,主要是缺少资金支持。对此,农发行应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帮助粮食企业自身改革方面有所作为。这对银企双方都有好处。一、粮企自身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难题1.减员分流缺乏资金支持。粮食企业人员冗肿,目前各地比较推崇的减员措施主要有三种:一是发展多种经营;二是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合同;三是自谋生路。但这三种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都有难以逾越的资金障碍。首先,当前粮食企业经济效益低下,自我积累少,企业资金大部分是农发行收购资金贷款,那里有钱去发展多种经营?其次…  相似文献   

4.
1998年以来,锦江粮食分局对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抓紧减员分流工作,亏损大幅下降。认真转变观念,建立新的企业运行机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形成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经营格局。坚持两手抓:一手从粮食主业入手,跳出纯零售业的框框,以多种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已势在必行,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因地制宜,广辟渠道,分流人员。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转变观念是前提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尽管减员分流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粮食职工的整体利益和...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南充市国有粮食企业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实施了主副分离、减员分流、消化“三老”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粮食职工减员分流基本达到目标,国有职工身份转换基本完成.粮食亏损挂帐全部剥离,企业发展进入新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在减员分流、竞争上岗、建立激励的用人机制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尚未触及到产权,企业很难适应国家粮食政策决定其走向市场的要求。根据中小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也应本着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做文章。   一、主要做法:   (一 )择优扶强,壮大购销企业规模   要借国家对购销企业布局和规模调整之机,选择本地区较具规模、有竞争实力且有发展优势的购销企业做大做强。一是抓住当前大举建库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建仓指标,扩大仓储规模;二是…  相似文献   

8.
减车也可增效●田羽当前,“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已成为粮食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对策之一。笔者认为,要止亏增盈,岂止一个“减员”,还有很多可以减,比如减会议,减公宴,减办公经费,减公车……这些“减”都可以带来增的效应。就拿减车这一项来说,我看就大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9.
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系到粮改目标能否最终实现。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推进和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显得尤其紧迫。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布局不合理、产权结构单一、经营机制不完善、减员分流不彻底,企业的历史包袱沉重、经营亏损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  相似文献   

10.
粮企减员分流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周必良赵刚国有粮食企业做好减员分流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减员分流是新形势下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内在必然,它不仅关系到粮食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大局稳定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1.
1 回眸 2003年,湖南省粮食系统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特别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1 减员分流,优化人员结构 截至2003年底,全系统已分流10.5万人,其中购销企业分流6.3万人,占分流总数的60%。分流人员中有50 277名职工置换了原有身份,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变为“社会人”。永州  相似文献   

12.
粮企减员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刘名减员是粮食企业改制的焦点、难点。笔者认为,要实现积极稳妥分流人员,需同时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解决两个认识问题1.企业的认识问题首先,传统的体制、陈旧的观念已给企业带来僧多粥少、人浮于事的积弊,减员分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摆脱困境,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从国有粮食企业近年来的实践看,下岗分流,减员与增效比较难以做到和谐统一,困难多,阻力也大。如何搞好国有粮食企业减员增效工作,现试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见。一、粮食企业减员增效的必然性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  相似文献   

14.
在不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多数企业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也有少数企业裹足不前、等待观望,延误了改革进程。笔者认为,基层粮食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尽快完成由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的转变,克服“等、靠”思想,积极行动起来,妥善处理人员分流、资产重组、优化配置的关系,逐步使企业甩掉包袱,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企业减员应处理好三矛盾符建辉根据本单位人员分流的实际,笔者认为粮食企业的减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对以下三类矛盾:1.正确处理人员分流和队伍稳定的矛盾。企业减员分流,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势必要影响到职工的情绪,使部分职工在一段时期里因担心分流下岗而产生较...  相似文献   

16.
1999年,将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的一年。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三项政策”的同时,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将被提上重要日程,企业改革首当其冲的课题是如何减人、如何增效,说明人员分流已迫在眉睫。现仅就国有粮食企业人员分流的问题发表个人浅识:一是要...  相似文献   

17.
企业改制、人员分流是当前粮食企业改革的主旋律。不少企业在减负中增效;不少人员分流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大显身手。但在已分流的人群中,还有一些人无所适从,视分流为失业;有的甚至产生积怨,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在岗人员中,一些人由于没有专长和技术,也是整天忧心忡忡,害怕分流。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当前深化粮改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  相似文献   

18.
达州市国有粮食企业通过前一轮减员分流、资产重组、企业转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企业小而散、经营机制不活、现代企业制度未完全建立、改革遗留问题多等问题仍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按照市政府的改革部署,市粮食局广泛开展改革调研,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理清拟定改革思路。现就如何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进入九十年代 ,剑阁县政策性粮食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 ,经营性企业多数资不抵债 ,在职职工达到 1479人 ,全县粮食企业陷入困境。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县粮食局痛下决心 ,以减员分流为突破口 ,整体推进粮食企业改革 ,使全县粮食企业展现了新的活力。   一、改革的基本作法和初步成效 (一 )搞好分流方案 ,明确分流政策   1.先清退后分流凡有贪污盗窃、经济不清、触犯法律、严重违纪、不履行停薪留职协议的 ,经职代会讨论通过 ,给予除名、辞退。并根据不同情况、问题轻重与性质 ,区别经济补偿标准:一般职工实行夫妻双方、兄弟姊妹均在粮…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阿荣旗国有粮食企业乘粮改春风,走减员增效之路,取得明显成效。 他们的减员分流工作前几年就开始,但由于某些原因,效果不明显。为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2000年旗粮食局制订减员分流方案,之后,又提出了四种减员下岗分流方式:①内部退养。对年龄偏高、体力较差、文化程度低、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职工不再安排岗位,实行内部退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