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维药神香草对COPD小鼠血清炎性因子IL-13和IL-18的影响,探讨神香草治疗COPD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神香草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及COPD模型组,均给予各组熏烟,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相应浓度灌胃,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持续6个月。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13和IL-18的水平。结果 COPD模型组血清IL-13、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神香草高剂量治疗组IL-13、IL-18水平低于COPD模型组(P<0.05),神香草高、中剂量治疗组IL-13水平低于低剂量组,神香草高剂量治疗组IL-18高于中、低剂量组(P<0.05)。正常对照组IL-13、IL-18水平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神香草能一定程降低COPD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13、IL-18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l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b1低剂量组、Rb1中剂量组、Rb1高剂量组,采用T7~8脊髓自由落体打击模型,术后第1、7天及第2、4周对各实验组动物进行行为学评分。将生物化学法检测损伤段脊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手术第2、4周,Rb1干预组大鼠BBB评分增高(均P<0.05),组织内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增高(P<0.05)。结论人参皂甙Rb1可通过缓解脊髓损伤后的氧化应激和炎性损伤,从而促进大鼠的组织损伤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绿豆癀对正常及泼尼松龙(PSL)所致肝损伤小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SH-R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泼尼松龙组、绿豆癀高、中、低剂量组和绿豆粉组。绿豆癀和绿豆粉干预15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从干预第8天开始皮下注射PSL 15mg/kg,连续5d。测定GSH含量及SH-Re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泼尼松龙组GSH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泼尼松龙组相比,绿豆癀各剂量组和绿豆粉组GSH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绿豆癀各剂量组与绿豆粉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绿豆癀高剂量组的GSH-Re活性明显增加。结论绿豆癀对肝GSH含量GSH-Re活性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香菇多糖对骨折大鼠相关因子的影响,从而研究其在骨折中的药用意义。方法选取SD大鼠,均为雌性6月鼠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给药组(雌激素组、香菇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共计40只。模型给药组行卵巢切除后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再以0.07 mg/kg 雌激素,450,250,150 mg/kg 香菇多糖进行灌胃,3次/d,连续30 d。采用 Elisa方法测量骨钙素、IL-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给药组Gla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IL-2不同下调趋势。中剂量组表现最为明显。结论香菇多糖随着剂量的不同对骨折大鼠有不同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就丹参注射液抗肝炎肝纤维化效果的量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42例,将其分为中剂量组(35例)、低剂量组(36例)、高剂量组(35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低剂量组在此基础上注射10ml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注射20ml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注射30ml丹参注射液。结果对照组在降低肝纤四项指标方面都劣于高、中、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劣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劣于高剂量组,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的丹参注射液对于抗肝炎肝纤维化效果较佳,值得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癌止痛散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血清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的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面粉)、消癌止痛散(0.4 g/只、0.8 g/只)共3组,每组10只并进行温浴缩尾法镇痛实验;另选取SPF的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面粉)、模型组、消癌止痛散(0.4g/只、0.8g/只)共4组,每组6只,先进行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完成醋酸扭体实验后取小鼠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PGE2和β-EP水平。结果给药后15、30、45、60、90 min,消癌止痛散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的缩尾反应潜伏期(TCL)长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20min,消癌止痛散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的TCL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扭体法观察到消癌止痛散组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的扭体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小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PGE2水平明显增高(P<0.05),血清β-EP水平明显降低(P<0.05),消癌止痛散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PGE2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消癌止痛散可提高疼痛小鼠的TCL和痛阈值,有效减少小鼠体内PGE2水平,增加β-EP水平,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绞股蓝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组织(TI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糖尿病组,绞股蓝高、中、低剂量组。给药6周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的组织中TIMP-1、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组TIMP-1明显增高、而 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绞股蓝治疗组随着剂量的增加TIMP-1逐渐降低、 MMP-9逐渐增高(P 均<0.01)。结论绞股蓝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大鼠肾组织TIMP-1和上调MMP-9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胡皂苷d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柴胡皂苷组,正常对照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20mg/kg),模型组和柴胡皂苷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20mg/kg),模型组给予0.9%生理盐水(160mg/kg)灌胃,柴胡皂苷组给予柴胡皂苷d(160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160mg/kg)灌胃,每日2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4h再次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12h后检测肝组织中SOD、MDA的含量和血清TNF-α、IL-8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SOD的含量明显低于柴胡皂苷组,柴胡皂苷组小鼠肝组织中SOD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柴胡皂苷组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柴胡皂苷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IL-8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柴胡皂苷d对ConA所致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交泰饮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00 mg/kg)及新交泰饮低(5.94 g/kg)、中(11.88 g/kg)、高(17.82 g/kg)剂量组,每组8只。连续灌胃4周,每周测定空腹血糖(FGB),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OGTT)及血清胰岛素(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各项指标。结果 新交泰饮组中剂量组在降低FGB和OGTT水平方面较二甲双胍组弱(P<0.05),但在增加INS分泌和降低TC、TG、LDL-C水平方面较二甲双胍组强(P<0.05)。结论 新交泰饮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其调控作用可能与维护糖耐量、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改善血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咳尔康口服液对哮喘模型大鼠TNF-α和SOD活力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咳尔康口服液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咳尔康口服液实验组。采用卵蛋白和氢氧化铝制备哮喘模型大鼠,观察咳尔康口服液对大鼠TNF-α和SOD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模型组大鼠TNF-α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咳尔康口服液可以降低TNF-α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比较,模型组大鼠SOD 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咳尔康口服液可以升高SOD 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和SOD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生,而咳尔康口服液治可以抑制TNF-αmRNA表达水平,同时也可以升高SOD mRNA表达水平,改善哮喘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苦参和土木香四味汤水提物经口给药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给药组,经口给药进行预实验获得最大给药量苦参(39.102 mg/kg)、土木香四味汤(72.110 7 mg/kg),亚急性毒性实验将给药组分为苦参水提物高剂量(16.088 4 g/kg)、中剂量(2.681 4 g/kg)、低剂量(0.446 9 g/kg)组,土木香四味汤水提物高剂量(18.208 8 g/kg)、中剂量(3.034 8 g/kg)、低剂量(0.505 8 g/kg)组。1次/d,连续给药28 d,观察小鼠状况,监测体重、摄食量并详细记录。实验第14天、最后1 d时,检测小鼠生化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UREA)、肌酐(CREA)水平。实验28 d时观察小鼠肝、肾病理变化。结果 第14天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苦参高剂量组和土木香四味汤中剂量组小鼠血清UREAL和CREP水平显著降低(P<0.05);第28天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苦参(低、中、高)剂量组和土木香四味汤(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UREAL和CR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淀粉样β蛋白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AD模型组及对照组各10只。应用Aβ1-40对AD组大鼠进行双侧海马定位注射以复制AD模型,对照组鼠注射溶媒液,比较两组数据结果。结果 AD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与时间、p38免疫阳性产物情况、GFAP阳性表达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Aβ1-40进行双侧海马定位注射,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力出现障碍,星型胶质细胞活化性降低,p38表达情况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梗死区炎症介质NF-κB和PAR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吡格列酮组。观察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NSS评分,应用RT-qPCR检测梗死区NF-κB和PARP基因的表达。结果吡格列酮组较模型组NSS评分显著降低(P<0.05),梗死区NF-κB和PARP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下调炎症介质NF-κB和PARP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脑缺血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磷酸奥司他韦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实施乌司他丁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炎症介质水平,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大剂量组31例,瑞舒伐他汀钙剂量20 mg/d;中剂量组33例,瑞舒伐他汀钙剂量10 mg/d;小剂量组29例,瑞舒伐他汀钙剂量5 mg/d;对照组32例,使用安慰剂。比较4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大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显著低于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3%、78.8%、5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 mg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舒利迭(50/500μg)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中肺功能/血气分析、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就诊COPD稳定期患者60例。患者均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及止咳化痰等常规处理,治疗组给予舒利迭50/500μg,对照组给予舒利迭50/250μg治疗。观察6个月内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检测6min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观察急性加重频数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水平比较,治疗组肺功能改善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急性加重频数的发生比较,对照组较治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舒利迭(50/500μg)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可提高患者肺功能、健康生活质量,可减少COPD急性加重频数,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61例MRSA肺部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替考拉宁注射液负荷剂量6 mg/kg,每12小时1次(前3剂),维持剂量6 mg/kg q24 h治疗,试验组给予负荷剂量12 mg/kg,每12小时1次(前3剂),维持剂量12 mg/kg,每24小时1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Cmin)及达标率、临床疗效、疗效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替考拉宁血药Cmin水平及达标率、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患者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时间、C反应蛋白(CRP)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RSA肺部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提高替考拉宁给药剂量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血药浓度,加速临床症状缓解,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产后出血产妇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方大医疗(营口)群众医院妇科收治的78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PLT、APTT、PT、FIB、治疗有效率、产后1 h及24 h出血量、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LT、APTT、P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1h及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使患者PLT、APTT、PT、FIB水平得到改善,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小鼠血液中抗氧化酶含量来研究蜂胶(PROPOLIS)的抗氧化效能。方法采用D-半乳糖制作的衰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灌胃30d后,检测抗氧化酶相关指标。结果各剂量组能提高小鼠血液中SOD、GSH-PX的活性,并能降低MDA的含量。结论蜂胶(PROPOLIS)具有较好的消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养血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肾虚血瘀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辽阳辽化医院收治的68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干预,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炎症介质及血管内皮功能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细胞比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一氧化氮(NO)上升水平,内皮素-1(ET-1)、促血管生成素-2(Ang-2)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肾虚血瘀型脑动脉硬化症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炎症介质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