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银行业在复杂多变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如何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快战略转型成为稳健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银监会于2012年6月8日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简称新资本管理办法),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相比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风险防控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时将要面临更多的挑战,需对此予以更多关注。新资本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和新规定新资本管理办法在巴塞尔协议Ⅱ的基础上,全面引入了巴塞尔协议Ⅲ确立的资本质量标准及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的经营由于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需要持有一定量的资本金,衡量商业银行资本金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资本充足率,它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国家规定的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是保证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稳健性的一项制度安排,其高低反映了银行抵御非预期损失的最终能力。随着全球银行业的迅猛发展,资本充足率日益成为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最重要指标。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88年发布的资本协议中规定,银行的资本分为核心…  相似文献   

3.
资本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从1988年的老资本协议到2004年6月公布的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委员会一直在努力使银行的资本能更加敏感地反映经营过程中面对的风险.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而言,要想融入国际金融体系,要想具备国际认可的信誉度,就必须遵守该协议.其次,为了达到新资本协议规定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8%的最低资本要求,实行负债管理 资产管理 资本管理三者并重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委员会新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将通过提高资本的质量、扩大风险覆盖面、建立逆周期缓冲资本等方式,克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加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些改革将使中国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可能会下降,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介绍新协议的内容,在总结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巴塞尔新协议对银行风险监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塞尔协议是迄今为止在国际银行业发展方面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国际协议之一。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推进,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要求,中央银行的监管方法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巴塞尔委员会于1998年开始全面修改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征求银行界和监管部门对修改稿意见,并计划于2005年在10国集团内实施,与1988年通过的目前仍执行的原协议相比较,新协议承袭了原协议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的监管思路,并吸收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提出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等三大支柱的原则,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思路、方法作了新的总结和规范,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创新。新协议作为各国监管机构和银行业配置资本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银监会一系列有关资本充足率监管和风险管理规定的出台,我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和科学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阶段。今年3月1日,银监会参照巴塞尔资本协议制定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正式施行,在监管层面进一步完善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为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提供了与国际领先实践接轨的框架性指导意见。在市场风险不断凸现的背景下,国内银行必须尽快弥补相对薄弱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及时应对监管要求和市场要求,最终达到通过有效管理风险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目的。按  相似文献   

7.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之精髓不仅仅局限于风险计量模型的技术和方法,它代表了世界银行业监管和风险管理发展的大方向。而作为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技术——内部评级法,正在成为全球领先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运用好这个工具,将有可能显著增长银行精确管理信贷风险的能力。同时,经济资本作为商业银行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数量模型应用,亦能有效提升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农村中小银行风险管理面临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发生后,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在金融改革方案中重申监管重点应放在全面风险管理和系统风险调控方面,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推出了旨在加强全球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巴塞尔协议Ⅲ》。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也加快了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步伐,并以此为契机,从制度修订、风险的业务流程再造、组织重塑、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
2009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将声誉风险列入"第二支柱",中国银监会也于2009年8月发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可见国际和国内银行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重视。而事实上,国内一些商业银行虽然在声誉风险管理上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但大多将声誉风险管理简单地视同于"危机处理"、"负面新闻处理",  相似文献   

10.
自2013年1月1日起,中国银监会将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办法)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为保证新办法的顺利实施,安庆银监分局根据新办法和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的相关要求,对全市农商(合)银行、村镇银行(以下简称农村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了定量测算,评估了新办法对农村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名为《操作风险管理》的咨询文件,之后操作风险作为一个单独的风险范畴引起人们的重视。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监管范围,为其设定最低资本要求。操作风险已成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的银行业三大风险。本文结合巴赛尔资本新协议的内容,简单阐述了操作风险的定义和计量方法,比较分析了巴林银行、大和银行、国际信贷银行等国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  相似文献   

12.
2011年7月,银监会专门发布《关于农村银行机构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指导意见》,规定所有农村银行机构要按照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统筹考虑的总体要求,开始分层次、按步骤正式实施《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本文统称新资本协议),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总体来说,农村银行机构尽早建立和完善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量化管理技术体系以及风险资本管理,资  相似文献   

13.
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一家银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银行资本监管遵循《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标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仍显不足。本文结合资本充足率计算办法,分析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经济资本(Economical Capital)又称风险资本,是商业银行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手段,内部绩效考核和贷款定价的重要依据。在资本监管要求日益严格、经济环境空前复杂以及股东回报要求压力的推动下,国际现代银行普遍运用经济资本来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15.
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发布,促使国内银行在发展中积极引入先进的资本及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大力探索和改进银行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办法》的实施,开启了我国银行业从“规模扩张时代”向“理性经营时代”跨越的大门。在国内银行业寻求转轨变型、积极向理性经营时代迈进的背景下,需要更加冷静  相似文献   

16.
2004年6月26日代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十国集团的央行行长和银行监管当局负责人举行会议,一致通过《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的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终稿,并将于2006年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由于巴塞尔协议代表着国际银行业监管方向和趋势,因此它将成为指导各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核心原则,同时也将成为评价各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和银行监管当局能力的国际性标准。新协议提出了银行监管的框架体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最低资本金要求、监管检查、市场约束)构成,这些不仅反映出当代银行业先进的风险监管理念,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62.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8.6%,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相比增加了330倍.但由于其本身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多数银行在强调业务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风险的关注和有效制约.本文通过分析经济资本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作用,阐述商业银行如何通过经济资本管理,加快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平衡,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在银行经营过程中,不良资产和坏账等可预期损失由呆账和坏账准备金来消化,并计入成本。而对于不可预期的损失,则需要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计量,最终由资本来弥补,这部分用于弥补不可预期损失的资本,就是经济资本。因此,经济资本是为抵御各项业务的风险的资本准备,等于各项业务的风险总和。经济资本管理是指在明确经济资本计量范围和方法的基础上,以资本制约风险资产的增长,将经济资本控制在既定范围内,并确保获得必要的回报,使业务发展的速度、效益与风险承担能力相协调,其主要内容是控制经济资本的适度增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逐步引入经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62.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8.6%,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相比增加了330倍。但由于其本身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多数银行在强调业务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风险的关注和有效制约。本文通过分析经济资本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作用,阐述商业银行如何通过经济资本管理,加快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平衡,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简称新资本管理办法)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施行,标志着中国银行业迎来了一个全面实施国际新监管标准的新时代。新资本管理办法的适时出台,为我国银行业的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广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既要认识到新资本管理办法给自身发展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也要深刻认识到新资本管理办法对于自身实现长远、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