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学家有没有良心看上去似乎是个伪命题,但是现实中的确说不清。说不清的典例就是吴敬琏吴先生。吴先生2001年当选为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吴先生代表了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在《财经》刊登驶“基金黑幕”之后,在以博时基金公司为首的10大基金公司联合声明要告《财经》之后,在几乎所有的股市经济学家患上了集体失语症之后,吴敬琏站出来接受采访,公开表态支持媒体的揭露,直言中国股市“黑不得”。“黑不得”三个字成就了吴敬琏先生中国经济学家良心的代表,可见中国的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是一种什么基本判断。“黑…  相似文献   

2.
社会大众对经济学家的评判往往是采用“有良心”或“没有良心”的泛道德尺度。通过许多零散的印象所组成的画像,显然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出他们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3.
吴敬琏是谁?     
他是一个出生于193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世家的知识分子,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曲折。他是一个心系国家、情牵百姓的经济学家,至今不遗余力投入一生。他最早举起了“市场经济”的理论大旗,以敢说真话而著称,被誉为“经济学家的良心”。他,就是吴敬琏。  相似文献   

4.
一个导游.十年经历.从风光旖旎的海南到冰天雪地的哈尔滨.黑导各种赚钱手段她都用过.她以此谋生。然而.在赚取黑钱的同时.她饱受良心的谴责。五一黄金周前夕.这位在旅游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导游接受了本刊独家专访。详述黑导骗招的变迁和最新套路——  相似文献   

5.
紫辰 《企业文化》2005,(5):44-46
去年,国际管理学会向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授予杰出成就奖,以表彰他在经济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吴敬琏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首位获此殊荣的学者。在中国经济学界,吴敬琏德高望重,他被称为“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在吴敬琏的治学理念里,揭示事物真相的专业精神和为民立言的平民意识,就是经济学家的职业道德。基于这样的理念,他判断事情的标准是:第一,是否是真理。第二,是否有利于民族。他指出的股市中的官商勾结操纵市场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外管理》2004,(9):20-24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在春夏之交再次成为舆论漩涡的中心。这一次不是因为他又发表了什么振聋发聩的学术观点,而是其引发了一场对所谓经济学家”公共良心”的大辩论。  相似文献   

7.
我老家在安徽,2002年5月,眼看着家里的那几亩地没有什么好的收成,我就随着早在广州打工的几个小老乡一起来到了他们口里说的“满地都是钱,就看你弯不弯腰”的广州。这两年虽然帮着“黑心老板”炮制黑心大餐赚了不少工钱,可是良心的谴责让我时时不安。最终我离开了那个赚昧心钱的地方,并以自己亲眼所见到的一切告诉大家,当地颇为有名的乳鸽是怎样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家,尤其是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对舆论和公共政策的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一个利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经济学家们事实上已经成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代言人,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刻意回避的问题。正是这种回避让我们以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概念去对照处在财富中心的经济学家的人格和品德,产生出经济学家们有没有良心的质疑。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家,尤其是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对舆论和公共政策的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一个利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经济学家们事实上已经成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代言人,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刻意回避的问题。正是这种回避让我们以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概念去对照处在财富中心的经济学家的人格和品德,产生出经济学家们有没有良心的质疑。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家,尤其是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对舆论和公共政策的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一个利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经济学家们事实上已经成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代言人,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刻意回避的问题。正是这种回避让我们以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概念去对照处在财富中心的经济学家的人格和品德,产生出经济学家们有没有良心的质疑。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家,尤其是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对舆论和公共政策的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一个利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经济学家们事实上已经成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代言人,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刻意回避的问题。正是这种回避让我们以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概念去对照处在财富中心的经济学家的人格和品德,产生出经济学家们有没有良心的质疑。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家,尤其是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对舆论和公共政策的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一个利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经济学家们事实上已经成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代言人,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刻意回避的问题。正是这种回避让我们以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概念去对照处在财富中心的经济学家的人格和品德,产生出经济学家们有没有良心的质疑。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家,尤其是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对舆论和公共政策的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一个利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经济学家们事实上已经成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代言人,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刻意回避的问题。正是这种回避让我们以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概念去对照处在财富中心的经济学家的人格和品德,产生出经济学家们有没有良心的质疑。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家,尤其是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对舆论和公共政策的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一个利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经济学家们事实上已经成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代言人,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刻意回避的问题。正是这种回避让我们以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概念去对照处在财富中心的经济学家的人格和品德,产生出经济学家们有没有良心的质疑。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家,尤其是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对舆论和公共政策的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一个利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经济学家们事实上已经成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代言人,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刻意回避的问题。正是这种回避让我们以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概念去对照处在财富中心的经济学家的人格和品德,产生出经济学家们有没有良心的质疑。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家,尤其是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对舆论和公共政策的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一个利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经济学家们事实上已经成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代言人,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刻意回避的问题。正是这种回避让我们以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概念去对照处在财富中心的经济学家的人格和品德,产生出经济学家们有没有良心的质疑。  相似文献   

17.
《巴蜀质量跟踪》2002,(18):44-45
在成都某装饰公司分管材料供应的郎先生近日自曝内幕:每年有超过24000公斤的可致癌“毒气”在侵袭蓉城市场,他怀疑自己唯一的弟弟的死与此有关,为此,他良心受到极大谴责,再也不愿看到更多的人们受到伤害,所以,不得不提醒人们在家装时,一定要警惕有毒有害的家装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家》2008,(21):22-23
全世界都在谴责华尔街:发明金融衍生品的银行的失误、银行家和经纪人的贪婪、美式资本主义的没落……从普通投资者到经济学家、从媒体精英到政府首脑,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对风雨飘摇中的华尔街指手画脚。  相似文献   

19.
校园安全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可是每年校园安全的聚焦点却不一样。但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中毒事件,抑或前几年沸沸扬扬的校园黑社会,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说每一年校园安全问题都是国家工作的重点。不同于以往的内向型伤害事件,外向型事件把最血腥的最直接的暴力魔爪直接伸向无缚鸡之力的祖国花朵。舆论哗然,拷问谴责犯罪分子良心的同时,校园安全机制也面临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20.
谢Yuan 《企业经济》2001,(12):170-172
近半年来,关于股市泡沫的问题已引起空前的关注,理论界的争议也是一度达到白热化,其导火线便是经济学家吴敬琏对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出的激烈批评。吴敬球对“网络泡沫”、“基金黑幕”、“股市黑庄”等敏感问题均有屡利言辞,因而被誉为“中国经济的良心”。吴敬琏认为:“目前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高达60-80倍,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能长期支持这么高的市盈率”。美国股市出现大幅下降,尤其是NASDAQ的泡沫破坏,距去年的高点已累计下跌120%以上的事实便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