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财政制度的现代化,2013年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两次突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一重要内容。财政制度体现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之间的关系,也深刻影响着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等各个方面。财税体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本文主要对近来学者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的现代财税制度改革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安排下,财政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财政与市场、财政与社会、财政与民众各个层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财税预算制度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中国财政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期间,尽管经过了1994年税制与分税制的大规模改革,但离现代财政制度相距甚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而且也必须从深化财政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增强财政治理能力入手。  相似文献   

3.
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基础,作为财政制度重要部分的财政分权制度也被赋予现代化改革新内涵。制度法治化、权责划分科学化、运行规范化、管理民主化和资源配置公平性是财政分权制度向现代化转型的价值内涵及意蕴。纵观我国现行财政分权制度实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相距甚远。未来改革应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增强财政平衡功能、规范政府财政行为、合理划分财政权责以及推进财政法治化和民主化建设,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日益发展,西方财政理论在转型期的中国已经逐步丧失其现实解释力.本文在分析西方财政理论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立足于新中国主要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变化以及现代财政制度与我国传统财政理论一脉相承、不断演进的关系,明确了新时期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维治理主体中的主要职责,并在政府-市场-社会三维立体分析框架内进一步明确了基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定位与重构,即以"平等共治、法治包容、持续共赢"为基本理念与核心要义的"多中心、多层次、多主体"的现代财政.  相似文献   

5.
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原则与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新定位,中国需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既要放眼世界,又要立足国情。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应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现代财政制度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体现民主财政和法治化财政理念,有相应的专门财政管理机构,以专门的治理技术为依托,适应动态财政治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财政机能的正常发挥。日本的财政管理体制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它体现和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的资金的支配权和管理权以及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我国应针对存在的问题 ,借鉴日本的经验 ,一要科学界定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事权 ;二要合理界定政府在经济方面的财权 ;三要合理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四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中央对地方收入转移支付制度 ,以正确处理好我国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  相似文献   

7.
财政分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分权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的根源在于现行体制对地方政府的激励与约束.因此,规范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点就是要调整完善地方政府的治理结构,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划清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财权,做到财权与事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相似文献   

8.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财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型政府、公平竞争型市场和合作型社会三者互为基础、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三维"目标体系。财政配置公共资源体现了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公共资源取得的数量和方式,以及配置的方向和结构,都会对市场和社会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深化财政改革,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此,本文研究了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财政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我国经分税制改革而建立、完善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业已实施了近20年,在发挥一系列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挑战。文章以财政分权理论及其实践的兴起为出发点,总结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实践特点,结合目前对我国现有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质疑,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略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均有数量不等的债务存在,且债务数额呈上升趋势,地方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要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必须理顺政府与市场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国家债务监测体系,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归口管理,完善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编制财政风险预算.建立财政风险基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明确地方政府债务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财政制度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全与否事关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文章以财政制度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作用机理为研究起点,剖析现代社会治理架构下财政制度的运行缺陷,主要集中在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税收制度亟待优化、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应、预算制度不健全四个层面,进而提出匹配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制度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2.
财政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财政体制变革往往导致其它经济体制的变革.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体制的探讨, 剖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并进一步应用博弈论的模式,分析了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互动行为,提出完善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应确保中央财政在分级财政体制中的主导地位,在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合理界定财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有效发挥横向均衡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有史以来都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对经济的长远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在清代,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经历了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中央与地方争权型3个阶段,中央与地方地财政关系的演变与社会性质、政府职能、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前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仍处于改革阶段,借鉴清代财政分配关系对完善中国财政分配体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规范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需要重新认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央地财政关系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内容.除了技术原因之外,还有不少认识上分歧,导致改革具体思路、具体内容、具体改革方案的选择存在分歧.本文分析其中最为关键的央地财政关系的稳定性问题、政府职能动态变化对央地财政关系的影响、地方税的界定和地方债管理问题.央地财政关系需要稳定性,以发挥激励作用.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要求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这会影响央地财政关系,要求财政制度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有一定的弹性.只要是地方能支配的税收收入都是地方税;共享收入属于地方部分同样是地方税,共享税问题的关键是共享比例事先确定且保持相对稳定.此外,地方债管理制度改革应以各级政府均有发债权作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集权还是分权或如何集权和分权,是厘清财政体制改革思路和确定未来财政体制改革方向需要讨论的焦点。自上世纪70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财政体制经历了包干制改革和分税制改革两次由中央政府主导的以利益诱导为主要手段的强制性变迁。两种方式的改革都有自身的成本和收益。财政包干制的制度特征决定了其具有中央政府难以控制的交易成本,并具有成本递增机制。分税制是一种长期的合理制度安排,但其成本机制也确实阻碍了中央和地方理想收益目标的实现。进一步的制度变迁方向,是在坚持分税制分权化制度变迁路径的前提下,通过改进分税制的具体制度设计来使更多的外部收入内部化,并须以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级行政和奠定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制度规则的宪法基础为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职能的新定位,将财政职能由经济延伸至社会、政治等方面,中国的财政改革由以经济改革为中心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完善财政改革和明确现代财政治理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涵义,这种改革定位的历史性突破也将引起财政改革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地方财政治理体系构建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树立地方财政善治理念、探索建设地方"大财政"发展格局、促进地方财政治理法治化、建立科学的地方财政治理评估体系等途径入手,提出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事权常作非正式调整,财力也常发生非正式转移配置。从总体来说,事权下移,财权有所上收,而财力则作不规则转移,这直接导致了基层县乡政府的财政困局。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项贯彻国家政策意图、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财政平衡制度,在我国由于其法律规制的程度过低,其实效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循序渐进,实现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是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8.
财政体制决定着一个国家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缺乏对国家财政权定位的正确认识,错误的将财政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把政府利益看作社会公共利益,在我国的多次财政体制改革中,都没有处理好这种关系,不但导致了地方财政权责不对称、财政权配置不合理,同时也使政府财政权不规范,与民争利,甚至侵害公民财产权。因此,在今后财政体制改革中,我们应当坚持宪法对国家财政权性质的界定,将国家财政权定位于公共利益。并通过统一政府财政权,扩大地方财政权,强化人大财政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家财政权配置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探究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对完善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符合的国家制度体系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至今财政制度的发展与变革,提出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研究命题。其次,总结了当今国外发达国家形成的财政制度体系,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形成的背景、国情及其财政制度体系特征,重点以美国、德意志联邦、日本为例。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与发展阶段实际,对国外发达国家现代财政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经验总结,得出对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启示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各国财政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各个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具体做法也各有优劣。本介绍和分析了西方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之与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