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国有企业职工存在着补偿问题。国有企业职工原来是终身制的,现在下岗了,就有一个补偿的问题。职工补偿了,农民补偿不补偿?国有企业补偿了,非国有企业补偿不补偿?隐性失业可能就是一种补偿办法。因此,职工只要下岗身份,而不愿要失业身份,因为失业后国家给的“补偿”就没有了。2.现在提出减员增效,减员是否真的可以增效?如果企业的体制不规范,下岗失业也不规范,结果就只能是能人走了,不能干的留下了。因此,只要国有企业没有建立起留下能人的机制,减员不一定就能增效。3.中国人口众多,国有企业减员后,人到哪里去?从总…  相似文献   

2.
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有少数企业在实施减员增效后没有取得满意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没能全面理解减员增效的含义,没有把减员与增效结合起来进行。把减员与增效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把增效作为减员的B的。减哪些员、减多少员以及减员的时机等,都要根据是否能够使企业增效决定。减员不能增效,则不一定减员,如果增员能增效,增员也未尝不可。一句话,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辩证地看待减员与增效之间的关系,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减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增…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杂文界》上发过一篇"会哭的婴儿有奶吃"的杂文,讽刺一些人为了房子、票子等好处而会"哭",鞭挞个别领导怕"哭"和服"哭"。也提了点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看来这些办法单薄了些。最近,笔者了解到武钢硅钢片厂吊车车间支部书记马福成有一治"哭"的招。武钢从去年起每年有30%的职工被择优涨工资。同样,只要是涨一部分人不涨一部分人,就免不了有职工来找。面对来找的职工,马书记的"招"就是"两少一多"和"你来我去"。  相似文献   

4.
今年,公司开展了以"练内功、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为主题的"成本效益纵深行"活动。开始有的同志认为把成本提得这么高,未免有点小题大作,武钢这么大,浪费一点怕啥?成本高一点钢材价格高一点不就行了吗?通过学习两级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认识到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陋习,是败家子作风。成本指标是反映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和职工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指标,它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紧密相连,与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我们作为武钢人,就要为武钢分忧,树立家大业大,更要勤俭持家的良好风气。在"成本效益纵深行"活动中,我们发扬主人翁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岗位做起",已完成了车间下达给我班年降成本计划的二分之一。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武钢努力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企业发展的思路上,把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和全面发展的一个衡量指标,并坚持按照"理顺关系,摆正位置;突出主题,把好方向;强化机制,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从而既使广大职工增强了改革发展的适应能力,又使企业增强了发展的后劲。一、理顺关系,把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武钢发展一靠深化改革,二靠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这在理论上不难形成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有的同志又往往把两者对立起来,或者割裂开来,认为改革要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就不可能不引起职工思想上的震动和导致一切向钱看的倾向。甚至认为职工在改革中引起的思想矛盾和道德观念的混乱,只有在改革取得巨大成果以后才能消除。因此,工作中往往出现一手紧、一手松,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公司党委通过探入调查剖析,深深感到落实  相似文献   

6.
宣传思想战线98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抓住武钢改革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以宣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为主线,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牢牢把握宣传舆论导向;以推动武钢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为目标,引导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树立信心、振奋精神、支持改革、大力弘扬武钢人艰苦奋斗的好传统。继续深化"创文明岗位,让用户满意"主题活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服务,促进武钢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实现新的飞跃。主要工作思路:围绕四个问题抓好四项工作。一、以宣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为主线,围绕改革抓理论宣传贯彻十五大精神,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好十五大报告和邓小平理论,是宣传战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首要任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用十五大报告和邓小平理论指导武钢的改革实践。学习十五大报告,要密切联系武钢实际,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三个结合":一是把学习十五大  相似文献   

7.
1984年以来,武钢实行工资总额同上缴利税挂钩的办法,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改革内部分配制度作为调动职工积极性、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有利措施和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充分调动了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6年上缴利税比1983年净增4.4亿元,比挂钩前3年净增利税又增长一倍多。改革以来全员劳动生产率一直居全国大型钢铁企业之首。武钢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2000年,能源总厂在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强大优势,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减员分流指标,减少在岗职工123人,其中下岗进再就业培训中心70人,为适应公司改革和发展需要做出了贡献。总厂党委书记程虎江认为:这是基层党组织运用超前引导、同步开导、善后疏导"三导法"的一场成功实践,是对各级领导落实"一岗两责"的一次有效检验,职工队伍也经历了一场改革与竞争的锻炼。一、层层动员,超前引导,增强职工对减员分流的认同感1997年至1999年,能源总厂减员分流职工已达1000余人,而2000年减员分流指标异常艰巨,其中进"中心"人员是往年的好几倍。减员分流工作难度和压力都相当大。为确保减员分流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总厂召开了动员大会,厂长鲜小毛在大会上指出,要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坚决完成减员分流目标。党委书记程虎江强调,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确保减员分流工作稳定有序推进。为此,全厂上下层层动员,超前引导。通过层层释疑解惑,澄清模糊认识,着力为减员分流工作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石油企业要走出困境,必须要走减员增效的路子。减员增效工作涉及到国企改革、经济调整、社会保障等许多方面,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再就业工程。道理很简单,不搞好再就业工程,就无法顺利减员,更不能增效,只减员而不就业或不能比较充分地解决就业问题,就违反了减员为了增效的初衷。因此,再就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减员增效工作的成败,还关系到石油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再就业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石油企业的再就业有哪些特点呢?作为矿区型的国有大型企业,它既具有城市型国企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矿区…  相似文献   

10.
1992年,武钢推出了"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企业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将占职工总数60%的非钢铁生产部门从钢铁生产主体中分离出来。其中,2000多名下岗职工成为企业一股新的劳动力资源。为了集中安置下岗职工,同年9月,武钢改革的一个新事物诞生了:兴达开发公司成立。2000多名分流下岗职工集中汇聚兴达,成为武钢劳动力资源再开发的"蓄水池"。如何开发资源?怎样利用劳动力?兴达公司的作法如下: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做人的转化工作,在安置中求稳定首先,在安置中求得思想的稳定。兴达公司在安置初期,职工的思想十分活跃。针对职工思想的问题点和活跃点,兴达公司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抓。一方面细致耐心地做职工的思想工作,鼓励职工振作精神,坚定信心;一方面开  相似文献   

11.
正宝斋     
有12万职工的武钢,1993年率先推出了“精干主体、剥离辅助、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喊出了“七万人不吃钢铁饭”的响亮口号。 1993年以来,武钢成功地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剥离辅助,下岗分流,剥离76139人,减员46565人。武钢从业人员由11.2万人减至14850人,钢产量由475万吨增至708万吨,人均产钢由42吨增加到470吨,9年上缴利税182.45亿元,资产保值增值率达261%,职工工资增长284%。 剥离、减员十几万人却波澜不兴,没  相似文献   

12.
减员分流和再就业工作,事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然而,做好减员分流和再就业工作的难度很大。企业的各级领导如何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正确理解、支持改革、参与这一项工作,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认为,坚持“四个结合”,是在减员分流过程中确保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环节。一、减员分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解决观念问题首先,企业党组织及有关部门应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广泛深入地进行思想教育,把企业面临的压力传递到基层、传递到全体职工。要讲清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目的、意义、目标和措施,消除职工群众对改…  相似文献   

13.
近来,媒体将一个被冷落多年的群体重新捧上了舞台。一篇《重金难聘高级技工》的文章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一时之间“蓝领”成了“白领”、“金领”之后新的热门话题。这个话题应该引起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关注和思考。国有企业在改革调整过程中,多选择了减员之路,同时也感到了伴随着减员,企业人才流失的压力。尽管,每个企业在减员过程都想办法留住骨干、留住“蓝领”人才,但又感到很难找到有效的办法。企业的人才留不住,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未来企业面临最大挑战是来自人才的竞争,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5月7日《信报·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拓宽思路,在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基础上,着眼于"五点法":发现职工"闪光点"每个职工身上都同时存在着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当积极因素占主要地位的时候,也就是职工身上的闪光点显现的时候。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它,努力挖掘它,紧紧抓住它,不断扩大它,使之萌发自我激励的欲望,鼓起自强不息的勇气。如近年来,武钢大冶铁矿各级党组织围绕生产  相似文献   

15.
实行股份制改组,是武钢发展史上的一次脱胎换骨的深刻变革。那么,职工在股份制企业中的身分究竟如何认识,很值得认真探讨。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里,职工首先应是企业的股东(产权的所有者),同时又是企业的雇员(社会的劳动者)。确立职工在企业中的身分,直接影响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职工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当股份制改组工作在武钢全面铺开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职工流露出一种忧虑,担心实行股份制以后,职工便由企业的主人翁变成受雇于企业老板的"打工仔"或"打工妹"了,因而产生一种惶恐不安的"失落感"。这是职工(主要是中、老年职工)中较为突出的一种心态。  相似文献   

16.
推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实施再就业工作,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武钢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减员分流与改革发展这个契机,认真学习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减员分流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与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通过减员分流,我们完善了职工考核机制,强化了岗位竞争意识,优化了劳动组织,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有力地推动了我公司各项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一、宣传发动,提高职工对减员分流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科技兴企"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形势下,武钢实施"科技兴企"就是参与世界钢铁列强的科技竞争。这场科技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能否培养和拥有我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层次科技专业人才,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作为武钢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的武钢技术中心,"九五"以来一直致力于高层次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抢占我国钢铁企业参与世界钢铁列强竞争的滩头阵地,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武钢技术中心已拥有博士17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37人,在读硕士13人;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名博士后进入该站工作。一、从战略的高度提高对企业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认识高层次人才培养也就是把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在的人才优势和竞争优势。而研究生培养是高层次人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根据武钢的改革部署,矿业公司即将进行企业改制。作为一个亏困企业的改制同其它企业的改制相比,既有"同"也有"异"。同就同在改制的宏观环境即大政方针政策相同,异就异在"亏困"二字上,即由于企业亏困,引发职工思想上认识上的困惑较多,而这些恰恰又是企业改制必须着力解决好的关键问题和需要创造的前提条件。显而易见,如何在改制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为改制顺行消除职工的困惑,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又是必须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一、化解矛盾,改制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针对性众所周知,武钢矿山曾有过辉煌的业绩,现在处于亏困中,职工昔日的荣誉感、优越感变成了自卑感。一方面希望矿山能尽快冲出困境,再现辉煌,另一方面认为矿山资源减少,亏损大、包袱重、条件差,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一直承担着离退休职工养老和代办社会福利事业的重任。如何使老年事业逐步走向社会,参与市场平等竞争?作为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发展壮大。一、转变观念,武钢敬老院适应市场取得初步进展1996年前,武钢敬老院是个纯福利型单位。22个孤寡老人,服务人员却有34名,每个老人每月的服务成本高达1400元,而且老人还不满意。自1997年开始,敬老院从"等、靠、要"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在服务武钢的同时,树立走向社会的新观念。同时改革分配机制与用人机制,实行责任承包,减员"消肿"。目前正式职工从34人减到5人。在硬件设施上,增设了供暖和制冷设施,每个房间装上了201电话机,开辟了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武钢人以什么形象进入21世纪?这是塑造武钢人形象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提出武钢人形象的表述思路、内涵阐述和相关的哲学观。一、武钢人形象的表述思路我们认为,确定武钢人形象表述语言,应符合下列三点基本要求:(1)表述语言要体现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能够长期承担教化功能。(2)能体现武钢职工的本质属性,与武钢人精神匹配能体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对应关系。(3)言简意明,涵盖面宽,将其内涵展开阐述又有一定深度。根据上述要求,我们提出武钢人形象的表述思路是:围绕"四有"职工目标,努力塑造武钢人爱岗创业、当家理财的主人翁形象。其要点有三:1.塑造武钢人形象的基本目标,是建设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