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MEA是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的简称,分为设计FMEA和制造过程FMEA,其目的是发现和评价过程中潜在的失效及其后果,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要因,将上述整个过程文件化。文章就制造过程FMEA(PFMEA)在现场问题解决及工艺优化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探究如何不断提升制造质量,推动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失效模式影响分析(FMEA)能够提高产品设计可靠性,缩短设计周期,降低产品研制成本。本文阐述了如何将FMEA应用到汽车车门设计项目中,构建一套操作性、实用性强的开发风险管理工作流程,使车门的设计过程中能够实现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案的相互权衡,来应对车门设计项目中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软件测试中,重点在于测试软件的业务功能是否实现,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而常忽略了软件系统失效情况下导致的产品质量风险.为杜绝此类风险,需充分挖掘软件的各类隐含需求,从而加强对软件缺陷的管理.本文通过对一个偶发的软件失效导致的质量问题事故进行思考,提出将潜在失效模式FMEA应用于软件开发测试,预防软件失效风险,确保产品质量的方法.实际应用案例表明使用FMEA后,A企业因软件质量失效模式引起的产品质量隐患改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基于FMEA的业务外包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在做出业务外包决策之后,必须对外包风险进行评估和管控,以避免或降低外包风险带来的损失。本文尝试应用FMEA技术进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在构建失效模块层次结构的基础上以合同履行失效模块为例,从质量、数量、时间三个维度探索识别失效模式,研讨确定失效的严重度、发生度和检测度的评分标准。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基于FMEA的企业业务外包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陈露露  郭琳 《价值工程》2014,(11):30-31
随着企业在设备上的投资越来越多,设备维修所占用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着低效率、高资金占用的弊病。文章结合近年来风机维修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将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理论应用于风机的维修策略制定的步骤和方法,并在实际的维修应用过程中对维修策略进行了改善,维修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基于过程控制缺陷预防的质量管理模式,阐述了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MEA)和控制计划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及其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一次性装配合格率,减少返工和返修,降低质量风险,本研究以S车型安全气囊控制器安装工艺规划为切入点,采用《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程序》(GB/T 7826–2012)标准判别工艺失效模式,评审失效模式严酷度、发生频度和可探测度,识别高危害性项目,并结合生产线实际,提出、实施优化措施。经过批量验证,高危害等级失效模式识别正确,所提出的规范措施有效降低了失效模式危害性等级,显著提高了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欣 《企业技术开发》2014,(29):104-105
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正逐步走向一个各国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全球经济体系,这使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竞争。为了更优化的资源配置,许多跨国企业都选择了将产品进行国际协作分工来持续降低成本,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但是此类项目一般都有时间紧、投资大、项目干系人多、公司内组织关系复杂等特点。因此如何合理调配资源,识别、分析、评估、应对项目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推进项目的顺利进行对相关企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引入、改良质量管理工具FMEA,尝试探索一种适合此类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欣 《企业技术开发》2014,(10):104-105
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正逐步走向一个各国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全球经济体系,这使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竞争。为了更优化的资源配置,许多跨国企业都选择了将产品进行国际协作分工来持续降低成本,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但是此类项目一般都有时间紧、投资大、项目干系人多、公司内组织关系复杂等特点。因此如何合理调配资源,识别、分析、评估、应对项目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推进项目的顺利进行对相关企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引入、改良质量管理工具FMEA,尝试探索一种适合此类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母子化公司关系、集团化公司的管理级层及下属企业技改项目的管理现状入手,分析指出应通过技改项目后评估的方式,提高企业对项目决策、管理和运营的水平。并且,提出了设立后评估管理机制、建立后评估制度、确定适宜的评估内容、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4项措施,帮助企业加强技改投资项目后评估工作;提出了以效益为主要依据考评技改效果的观点,探索了提高技改效益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