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步伐,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十二五我省将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步伐,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工业新型化,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模式,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为主要支撑,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  相似文献   

2.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任务。总结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得到的启示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必须正确发挥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同步发展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工业化、城镇化的支持带动作用,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湖北省孝感市抓住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机遇,着力开发农业多样性功能,探索"依托城市、服务市民、发展生产、美化生态"的都市农业发展之路。如何进一步加快向现代都市农业迈进,笔者以为,一要发挥转型优势,二要完善转型路径,三要强化转型保障。发挥转型优势审视孝感基本农情,孝感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具备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的条件和优势。农业基础优势。目前,已建立优质水稻、优质油料、优质水产、优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6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针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农民工融入城市难、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少委员认为,城镇化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要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  相似文献   

5.
以现代农业为突破,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甘肃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三农"短板问题更加明显。立足省情实情,紧扣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我们坚持以现代农业建设作为突破口,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一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支撑,也是全面实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统筹发展是破解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辽宁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水平居于全国各省先进水平,但辽宁的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有限,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辽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对辽宁而言,实现“三化”同步统筹发展关键就是要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力度,补齐现代农业发展这条短腿.  相似文献   

7.
1978~2011年河北城镇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且波动明显。1996年河北工业化进入中期发展阶段,但由此引发的城镇化加速效应并不十分明显,农业现代化步伐也于2005年后逐年走低。通过VAR模型对1985~2011年间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发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对城镇化均具有正向拉动作用,并且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城镇化的影响分别为10.11%和1.88%,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高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盱眙农商行抓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一时机,向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转型精准发力江苏盱眙农商行抓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通过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的精准性和目标性,向当地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转型精准发力,量身定做服务产品,以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重大战略。正确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对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海南农业转型升级,把热带特色农业打造成真正的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推进“三化”同步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工业重型化趋势明显,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不高,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突出;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劳动力的年龄和素质结构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较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资源加速从农业和农村向工业和城市流动。同步推进“三化”发展,必须把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目标任务。根据我国现阶段“三化”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应当发挥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应当发挥城市化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贫困县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山西贫困县面积大,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十二五"时期,如何推进贫困县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该研究探索了全省57个贫困县城镇化发展的途径与对策,为全省"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如何协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态,如何在城镇化发展中保护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即如何实现城镇化发展的"绿色发展",已成为吉林省在城镇化发展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是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过程.在“三化”同步发展中,辽宁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协调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树立“三化”同步发展的理念,建立协调发展的机制,并充分认识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同步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与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化同步"发展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我以为,"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主要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四化同步"发展要从中国国情、农情、粮情出发,探索出一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一、城镇化进程对粮食安全的双重压力回顾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有一个共同特征,基本上都是以农业和农村为支撑的。从城镇化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对农商行而言意味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农商行亟需创新机制体制,转变经营方式,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城镇化业务发展城镇化的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及引擎,对农商行而言意味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农商行亟需创新机制、体制、产品、管理,转变经营方式,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稳健、持续、有效发展。城镇化带来新机遇在中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发展方向。作为长期服务于农村市场和农村经济的农商行,三大支农任务之一就是支持农村城镇化建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在这个背景下,必须适时同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民种田方式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历史性跨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契合点近年来,江苏大力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城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作为"新四化"中的两项重要任务,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快农业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农业各类生产要素优化整合;坚持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化,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坚持以创新为支撑的城镇化,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农业发展潜力;坚持以集约为方向的城镇化,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九五”以来,溧阳市地方政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总目标,调整农业结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实现了农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的阶段性跨越。如何进一步发掘利用后发优势,推进农业发展新跨越是溧阳农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推进城镇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强调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新一轮城镇化发展大幕开启之际,必须看到,要成功打造升级版的城镇化,避免出现偏差和畸形,一定要把更多的问题放在"三农"的视角下去审视和谋划,切实把城镇化发展与"三农"工作更多地捆绑在一起统筹考虑,科学协调地加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需要在认识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